1.回家鄉見故友,其中一個說,咱把誰都叫過來吧,這麼多年不見了,同學們回來大家都一起聚聚。
嗯,我說,就你還有那個誰,就夠了。你知道的,我這個人不喜熱鬧,不愛寒暄,人多了就是場面了。我就想咱這撥兒里,跟你倆好好說說話,就挺好的。
時間珍貴,只給最喜歡的人。
2.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逆火效應」,如果更正的消息與人原本的看法相違背,它反而會加深人們對錯誤信息的信任,這就是逆火效應。而更正信息的行為就像是一把逆火的槍,雖然沒有射出子彈,但卻「擊中」了謠言,讓更正後的(或原本)真實的信息更加沒有市場。當人在被動的接受信息轟炸時,會有一種保護自己的既有觀點不受外來信息的侵害的本能。慢慢的,逆火效應就會讓你對自己的懷疑越來越少,最終把自己的看法當做是理所當然的事實。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受騙後非要打錢給騙子,警察和銀行怎麼解釋都不信,怎麼攔都攔不住。亦或是老人喜歡保健品,而子女擺一堆科學道理甚至是產品欺詐的證據也無濟於事。
3.三聯有篇文章討論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敢」?看到一條評論:「作為不再年輕的人,說一句:我認為有問題的不是年輕人,是什麼讓十年前的活力、冒險變成了上岸和內卷,每個人自有判斷。
4.」 沒有可怕的深度,就沒有美麗的水面。——尼采
5.一個小樣本觀察,一些相處起來有些彆扭,常常讓人感嘆「他為什麼會這麼想/這麼做」的人,往往一問,發現都從來沒有談過戀愛。不是說單身不好,也不是宣揚「沒有戀愛的人生不完整」之類的霸權思維,而是單純描述一下。短兵相接的戀愛關係,的確會逼人鍛鍊出來一些邊界意識和管理期望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