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很久沒有刷到一個人的動態,或者是突然好奇他最近在幹什麼,於是點進他的朋友圈,只看到一條冰冷的橫線的時候,你會是什麼感受?驚訝、氣憤,還是難過?思來想去後,或許你還會試探性的給對方發條消息,發現對方可以收到,沒刪除你,拉黑你,卻又對你屏蔽了朋友圈,這是什麼意思?這樣做的人,其實多半屬於這三種心態。
關係不熟的人,不想被隨意窺探隱私那麼,你介意不熟的人翻你的朋友圈看嗎?有些人可能覺得無所謂,但有些人的確很介意。我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的吐槽,真的很討厭那種根本不熟還動不動就監視我朋友圈內,乍一聽有點偏激。在了解事情的經過之後,我完全能理解他的感受。他平日里大大咧咧的,抱著看著看吧,無所謂的心態,很少屏蔽別人,直到加了一個人,接觸不多,只要他一發朋友圈,同事就會在評論區自以為幽默的指指點點。他發旅遊的照片,同事說有錢了又去哪裡玩了,他發遊戲戰績,同事說這個打打殺殺的遊戲一個女孩子有啥玩的。有的時候看他發了朋友圈,同時還會找他閑聊幾句,問他在朋友圈裡發的話是什麼意思,照片里的異性是不是男朋友,被挖掘隱私的感覺很不好說,她很想直接刪除對方,但礙於同事。關係不能撕破臉,只好屏蔽了他。我能懂他的無奈,向他人開放朋友圈是一種願意袒露自己的真誠,但如果碰到這種關係不熟還喜歡指手劃腳隨意評價的人,就只能收回這份真誠了。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開始反思自己,明明沒有這麼讓人討厭,為什麼對方還會屏蔽你呢?界限內是關係親近的人,界限外是關係疏遠的人。對於朋友圈這個私人基地,他只想接納親近的人,不想被不熟的人闖入。更重要的一點是他發朋友圈比較隨心所欲,不會深思熟慮的精心編輯。熟悉的人看到了怎麼評價調侃都無所謂,畢竟了解他真實的一面,而不熟的人看到了,可能會因為這條朋友圈對他產生片面的印象,甚至造成誤解。與其每次都設置分組可見,不如直接屏蔽不熟的人,讓發朋友圈這件事更加簡單隨性。
還有就是怕父母操心,也想給自己留點空間。有些人的朋友圈可以向不熟的人開放,卻對最親近的人封閉。對於被屏蔽的人來說,實在有點想不通。為什麼有人會屏蔽自己最親近的人呢?說一個身邊朋友的經歷,或許你就能體會這其中的用意。朋友糖糖有一次和男朋友吵架了,三更半夜發了一條朋友圈,控訴男朋友的種種罪行。她發這條朋友圈,一半是為了宣洩情緒,一半是故意發給男朋友看,沒過多久,男朋友就向她道歉了,他們自然而然的和好了。只存在了十幾分鐘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