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總有人會說,你媽媽和女朋友同時掉水裡你先救誰?毫無疑問,肯定先救自己的媽媽,你救媽媽是法定義務,救女朋友是道德義務。當母親和妻子同時掉水裡,並且只救一個,那又應該救誰?在法律規定中,我們似乎救誰都可以,這已經在道德的容忍範圍內了。你會發現我們人生中面臨著很多選擇,明白世界不僅存在著善惡對立,還存在著善與善之間的對決。有很多美好的東西之間是相互衝突的,我們應該去怎樣選擇?
我們經常懷疑自己的選擇,懷疑自己讀書有沒有意義;懷疑自己從事的工作能給自己帶來什麼;現在甚至懷疑自己談戀愛,結婚有沒有意義。懷疑自己的目的,只是為了確信自己的選擇,在懷疑的過程中去修正、改變做更好的自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覺得這是一種帶著懷疑的目的,是反思自己的過往,不代表徹底的拋棄和放棄。一切的懷疑,反思是為了通往正確的路口。
人往往在自我選擇中迷失了自我。讀書時期,考研與工作同時降臨在你身上的時候,對你來說毫無疑問是一個重大的選擇。出來工作,你可以讓家裡面減少經濟壓力,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讓父母不那麼擔心,甚至開始有能力養活自己,存在缺憾就是自己沒有接觸更廣闊的知識空間。努力考研,進入高校,你可以認識更多優秀的人,以後畢業可以有更高的工資,甚至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學生時期,認為你做對了這個選擇嗎?工作後又在後悔,為什麼不接著考研?讀研的又在後悔自己為什麼不去工作。人總是在選擇之間反覆拉扯。我很欣賞有些坦白的人,問他你為什麼不去考研?他說我還沒有做好踏入社會的準備。看似懦弱,實則不都在遵循自己的本心嗎?畢竟每個人都是有選擇的,我們沒法對別人的選擇進行評頭論足。當你處於他的環境中,想想如果你是他你又應該如何去選擇呢?有很多人站著說話不腰疼,我覺得你應該這樣,先做好自己吧,確定好你的選擇。
生活本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抉擇,沒有預兆,也沒有攻略,每個人都是特殊的,別想著後悔沒幹了什麼,向前看!放棄是又何嘗不是一種選擇,有時候及時止損比傾家蕩產划算的多,不要認為這是不敢面對,你只是做了你自己的選擇。別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你,那是他們的事兒,關鍵是你認為你自己對,或者說選擇正確了嗎?不要去後悔,世界上沒有後悔葯。我們沒有多少觀眾,不妨遵從本心,做自己的選擇,大膽一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