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這樣輸給了親家(微小說)

2022年07月05日01:11:33 情感 1781


她就這樣輸給了親家(微小說) - 天天要聞

01

陳阿姨知道,兒媳孫女一直與她不親,以為是嫌棄她是從小地方來的,殊不知不是這樣。

陳阿姨和老伴好不容易把兒子養大,送他上大學,畢業後分在市裡工作,然後結婚、生女,前幾年還買了套100多平米的商品房,一路走來,雖然辛苦,但陳阿姨很自豪。

當年媳婦生孩子時,按當地風俗,坐月子要在婆家。

媳婦家在市裡,父母還在上班,而陳阿姨是家庭婦女,有的是時間,但她考慮媳婦是大城市的人,回縣城去坐月子委屈了,於是她一個人來到市裡,在兒子家照顧媳婦坐月子、照看孫女。

半年後,兒子請好保姆,她才放心回老家。

老伴一個人在老家,時間久了,她不放心。

一晃眼,小孫女在保姆和陳阿姨的輪流照顧下,長大了。

兒子媳婦工作順利,尤其是兒子,勤奮努力,下派到基層去鍛煉了2年後,回來不久,就提為科級幹部。

小兩口和兩親家都很高興,又過了幾年,兒子按揭買了商品房,高高興興搬進新家,陳阿姨知道後,逢人就誇兒子能幹。

她就這樣輸給了親家(微小說) - 天天要聞

02

又過了幾年,老伴退休,孝順的兒子接陳阿姨兩口子到市裡去生活,住在單位分的福利房裡。

福利房與兒子商品房很近,走路也就20分鐘。

按陳阿姨的想法,她來後,買菜做飯、打掃衛生這些家務,由她來做。

兒子家隔得近,一家人的吃飯就在她這邊解決,每周她再到兒子家去打掃一次衛生,兒子媳婦把精力用在工作上,孫女上高中學習正緊張。

剛開始,兒子一家吃飯確實在她這邊。能天天見到他們,老兩口很高興,以為生活就這樣一直過下去了。

慢慢地,媳婦不怎麼來吃飯了,說是單位有伙食團,在單位吃,方便。

接著,孫女也以學習緊張為由,不怎麼來吃飯了。

好在兒子繼續天天來吃飯,沒有變化,陳阿姨還是很高興,幾次想問母女倆是不是吃不慣她做的菜?又怕是自己想多了,沒問出來。

其實,媳婦孫女不再來,是因為陳阿姨那張愛嘮叨的嘴。

每次他們過來,她叭叭叭說過不停,今天說菜又漲價了,白菜都要2塊錢一斤;明天說老家侄兒媳婦生了小孩,又要花1000塊錢去趕禮;後天是樓下誰家的媳婦賭氣回了娘家,把孫子丟給婆婆帶……

說得高興的陳阿姨,絲毫沒有注意到大家的反應:一片沉默。

對此,老伴兒子習以為常,不讓她說,會憋死她,但媳婦、孫女呢?

她就這樣輸給了親家(微小說) - 天天要聞

03

老伴懂電器維修,到市裡住下不久,經常到樓下電器維修鋪去吹牛,老闆見他是內行、懂維修,於是請他坐陣店裡,賺一份額外的養老錢。

住在兒子分的房子里,老伴兒又找到了賺錢的活兒,天天還能見到兒子,陳阿姨的高興勁兒,空前高漲。

在家叭叭叭,在外呱呱呱,該說不該說的都往外說,有嫉妒者把她的話到處傳,不久,就傳到了住在其它區的親家母耳里。

親家母把女兒喊回家,把聽到的話原封不動地轉告了女兒,叫她回去提醒陳阿姨,不要什麼都往外說。

媳婦回家後,告訴了丈夫,說她不好去說。

兒子回去問母親,陳阿姨不承認說了那些話,還破口大罵街上那些人在亂說,嫉妒她有個好老伴、當官的兒子,嫉妒她過得好。

兒子見狀,只好再三叮囑,像老伴每月掙多少錢,拿到後一分不留都交給她;像兒子出差到哪裡,又給她買了什麼東西;像媳婦好久才去看她一次,過年她又給了孫女多少壓歲錢這些事,千萬不要到外面去說。

陳阿姨問兒子是從哪裡聽來這些的?兒子沒說消息來源,一個勁兒地叮囑她注意,禍從口出。

陳阿姨很不情願地答應了,她猜測是媳婦打聽回來的,還讓兒子來說她。

她就這樣輸給了親家(微小說) - 天天要聞

04

猜忌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拔不出來,還會不斷長大。

媳婦不來吃飯,肯定是對她不滿;孫女不來吃飯,一定是媳婦教唆的,想讓孫女與自己不親……

兒子家的衛生,陳阿姨沒有那麼盡心了,照樣去打掃,但有時兩三周才去一次。

老伴問她怎麼不每周去了,她要麼說自己忙,忘記了;要麼說身體不舒服,不想動。

知妻莫如夫,老伴嘆氣說:「你就作嘛,好好的家,和和氣氣的,有那點不好?」

「什麼?作,老頭子你沒良心,我每天辛辛苦苦伺候你,你不維護我就算了,還說我作,我給你沒完。」陳阿姨嚎道;

「好好好,你對,你有理,我不說了還不行嗎?」 老伴惹不起,躲得起。

這樣又過了兩個月,兒子給陳阿姨說,他們辦了家政公司的年包卡,以後打掃衛生就不辛苦她了,讓她保重身體。

這本是件好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解脫老人,何樂而不為?

但陳阿姨想的則是兒子他們寧願花錢,也不讓自己打掃,肯定是嫌她打掃得不幹凈。

她就這樣輸給了親家(微小說) - 天天要聞

05

很快,孫女考上大學,出去上學了。

兒子又調了單位,升任副局長,這讓鬱悶了幾年的陳阿姨又揚眉吐氣了起來。

在兩親家和小兩口慶祝升職飯桌上,她又將「口才」發揮到了極致,其他人一句話也插不上,後來還是兒子直接叫她別說了,她才住嘴。

此時,親家兩口子已經退休。

家政公司派人到女兒家打掃衛生時,需要有人在家守著,親家兩口子便去守著;親家公還買來銀杏、桂花、三角梅薔薇等樹苗,把女兒家屋頂花園打造的錯落有致,花開時節,滿園花香。

兒子越來越忙,經常出差、在外應酬,也不到陳阿姨家吃飯了,徹底只剩老兩口了。

每當聽說親家兩口子又出去旅遊了,陳阿姨就羨慕不已,但她捨不得外出。外出,老頭子收入就會減少。

有時到兒子家去,看見親家兩口子與兒子媳婦交談甚歡,她心裡不舒服,兒子媳婦從沒有這樣與自己擺過龍門陣啊!

過年,兒子一家輪流到兩邊與老人團年,陳阿姨堅持大年三十要在她家,還必須每年都在。

親家沒有與她計較,近20年了,每年大年三十,兒子一家都是在陳阿姨家團年的。

她就這樣輸給了親家(微小說) - 天天要聞

06

當兒子媳婦帶著親家兩口子到麗江旅遊的消息傳來,陳阿姨懵了,真想大哭一場。

她想不通,自己帶大的兒子、孫女,怎麼就與自己不親呢?

對媳婦,自己從來都是客客氣氣的,怎麼就換不來媳婦的真心呢?

自己說的話,兒子在聽,但執行的少,拖化的多,唉!

兒子家的事,自己插不上手,幾乎都是親家那邊在參與,為什麼啊?

從兒子一家淡出來家吃飯後,陳阿姨就覺得兒子與自己漸行漸遠。

孫女生日、考上大學、參加工作,陳阿姨會幾百、幾千、幾萬地給錢給孫女,但孫女客客氣氣的態度,讓陳阿姨怎麼也親近不了。

本以為把兒子養大了,工作了,成家了,當官了,有孫女了,自己就輕鬆了,快活了,哪知不是,越使勁,越糟糕,反而讓親家撿了便宜。

與親家相比,自己付出了那麼多,到底輸在了哪裡?


(特別聲明:本小說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點贊、轉發和評論。[作揖][作揖][作揖]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男人只和你談戀愛,卻不肯為你花錢,代表什麼,你一定要看 - 天天要聞

男人只和你談戀愛,卻不肯為你花錢,代表什麼,你一定要看

在戀愛關係中,金錢問題往往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一些女性可能會發現,儘管她們的伴侶在情感上投入,但在經濟上卻顯得十分吝嗇。這種情況可能引發各種疑問和不安。本文將探討當一個男人只願意和你談戀愛卻不願意為你花錢時,可能代表的幾種情況。1.
老婆有外遇的十大表現 - 天天要聞

老婆有外遇的十大表現

懷疑伴侶有外遇是一個非常敏感和痛苦的問題。雖然沒有絕對的標準來判斷,但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表現,可能暗示你的妻子有外遇。請注意,這些跡象並非絕對證據,只是潛在的警示信號。1.
堅如磐石的感情,為何難敵異地戀的考驗? - 天天要聞

堅如磐石的感情,為何難敵異地戀的考驗?

在愛情的道路上,我們總是期待著與伴侶攜手共度每一個美好的瞬間,但現實往往不如人願。當兩個人因為工作、學習或其他原因分隔兩地,堅如磐石的感情似乎也變得脆弱不堪,難以抵擋異地戀的考驗。那麼,為何如此堅固的感情會在異地戀面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呢?
許下相伴到老,約定餘生永相隨,愛就是一輩子的情事 - 天天要聞

許下相伴到老,約定餘生永相隨,愛就是一輩子的情事

遇見對的人,便心生歡喜,匆匆忙忙而來的愛讓人猝不及防,未加思索就接受了一份情,卻成了心上揮之不去的羈絆!許下相伴到老,約定餘生永相隨,不管是不是守在一起,心頭上的愛都是一如既往,真摯的愛,不是陽光卻很溫暖,不是蜜糖卻很甜蜜!
「舊賬翻得好,婚姻沒煩惱」:聰明女人吵架,都會用這招 - 天天要聞

「舊賬翻得好,婚姻沒煩惱」:聰明女人吵架,都會用這招

在庄國棟與父母的餐桌上,一場離婚風暴正悄然上演。這是最近爆火的《玫瑰的故事》中最為揪心的一幕。此次庄媽從海外打拚歸來,目的就是要把婚離了。庄爸雖是讀書人,但掙的錢不多。庄媽看不起庄爸的平庸無能,小男友一任換了一任。果然,一上菜,幾年前的舊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