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害死貓?好奇心才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是創造和創新的源泉

2022年07月05日01:01:26 情感 1221

俞敏洪說「貴在堅持」是錯的,永遠保持「好奇心」才是難能可貴的


燁子|燁子發現|燁子心學


百讀書院|燁子發現:發現生活中有趣的心理學

好奇害死貓?好奇心才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是創造和創新的源泉 - 天天要聞

今天這一講,靈感來自於新東方教主俞敏洪先生。聽他說的人生貴在堅持是錯的,貴在好奇心才是對的。我非常贊同他的觀點,也據此展開談談燁子的觀點,大家一同探討這個有悖於常理的新提法,看看是否有幾分道理呢?

其實我早就懷疑「貴在堅持」這樣的雞湯辭彙了,前幾天還專門撰文否定「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意思是讀書有方法,苦讀書死讀書沒用。閑話少說,我們開啟今天的正題:「好奇心」。

好奇害死貓,好奇心是個什麼鬼?

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如果非要用晦澀難懂的心理學術語加以描述的話,那就是:「好奇心是動物處於對某事物全部或部分屬性空白時,本能的想添加此事物的屬性的內在心理。」就是動物遇到未知事物的時候其本能就是「想知道」確切的真相,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都喜歡確定性的事物,對於那些不確定性的事物往往表現出更大的興趣,因為就怕遇到不確定的事物,想儘快確定其是否是確定的。這種不確定性會帶來兩個方向完全相反的情緒情感體驗,一個是渴望的帶著幻想的美好體驗,一旦現實超越了預想,那就會大大激發多巴胺的分泌,人會處於一種醉生夢死的愉悅狀態;一個是害怕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心中忐忑不安,一旦現實大大低於預想,那就會激發杏仁核緊急工作,恐懼與失落就接踵而至。

俞敏洪永遠保持好奇心當然是希望多巴胺可以伴隨著我們,時刻激勵著我們永葆青春,永遠擁有一顆年輕的心。

好奇心是與多巴胺如影隨形,雖然現有的科學水平還不足以解釋到底是好奇心帶來了多巴胺還是多巴胺的分泌驅動了好奇心,但二者的關係確實是緊密互聯的。早在2009年,研究人員發現,增加齒狀回中多巴胺相互作用蛋白的表達,就能顯著增加動物的好奇心,這個發現再一次印證了多巴胺與好奇心之間是有某種特定的關係的,只是,多巴胺到底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以及好奇心反過來會不會影響多巴胺以及如何影響多巴胺的分泌,在科學界並不清晰。

好奇害死貓?好奇心才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是創造和創新的源泉 - 天天要聞

「貴在堅持」有錯嗎?錯在哪裡呢?只有當「堅持」與「好奇心」交融在一起堅持才有了動力

按說貴在堅持從字面上講確實無可挑刺,那到底哪裡有錯呢?難道是我們雞蛋裡挑骨頭?故意找茬?「堅持」從字面上講,是一個狀態辭彙,表示的是一種進行時,可是,我們來評判一個人是不是要堅持,卻往往是「馬後炮」,是事後有了結果之後發出的「忠告」,這就有了其內在邏輯上的謬論誕生了。我們還是以俞敏洪所說的例子來探討,他說當年與他一起補習的還有一位同學,他們接連補習了兩年,也算是堅持了下來,都冒著補習的巨大壓力去堅持做一件學業繁重但意義不同的事情。補習了兩年的成績與上一所好大學還是有距離的,尤其是俞敏洪夢想中的北京大學,第三次高考的成績那個同學甚至還高出俞敏洪幾分,但是他的同學放棄了,沒法堅持下去。只有俞敏洪因為年少的時候去了一次上海,對這個世界有了全新的認識,有了太多太多的好奇心,正因為此,俞敏洪才能夠堅持下來為了夢想而奮鬥不止。你可能會反應迅速來反問我:「如果俞敏洪的同學再堅持一兩年不就也實現夢想了嗎?這不剛好說明堅持的重要嗎?」很好,這正是我接下來要和大家說的,確實沒錯,很多時候堅持沒錯,而且只有恰當的堅持才能讓任何夢想起航。可是,我請問,為何那位同學沒有堅持下去呢?原因我告訴你,那就是缺乏好奇心,他因為從小沒有離開過那片土地,他無法想像外面的世界有多麼不一樣,他更是無法憧憬一種他無法想像的未來。一個人想像的事物也是基於腦海之所見,如果你從沒見過一樣全新的事物,你是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出來的。這就是同時帶出了另一個問題:眼界比知識更重要。關於眼界,我會另行寫文章闡述。

所以說堅持本身沒有錯,任何堅持需要好奇心去驅動,否則就變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哪能讓堅持繼續下去呢?說到這裡,我要及時告訴你一個道理: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也是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造力和創新力的源頭。

好奇害死貓?好奇心才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是創造和創新的源泉 - 天天要聞

如何激發內心深處的好奇心?如何讓我們帶著好奇心去看世界,如何讓好奇心推動著你我向著夢想進發?

「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我只是非常好奇而已。」(「I have no special talent. I am only passionately curious.」)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這句名言,足以道明人類的好奇天性,甚至是所有有思想個體的天性。愛因斯坦認為他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在於他具有狂熱的好奇心。

人類的好奇心,其實在人類嬰兒身上就已經足夠明顯了。嬰兒一旦發現新鮮事物,就會用手去觸摸,把東西往嘴裡塞,這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作「探究反射」。到了幼兒期,好奇心則會更加明顯和強烈,他們會通過感官、動作、語言(哭聲也是一種語言)來表達自己對周遭世界的好奇。很明顯,可以看出來好奇心是一種內在動機,主要由外界的新鮮事物刺激和喚醒。人類嬰兒的好奇心最初來自於本能,不需要過分培育,但到了成年每個個體的好奇心就會變得不一樣,有些人依舊好奇心爆棚,對什麼事情都感興趣,有些人則對任何事情提不起興趣。所以,認識好奇心,繼續激發內心深處的好奇心,變得尤為重要,而不是任由好奇心自生自滅,那豈不等於自己親手放走了自己的幸福?

如果人類只是被動地接受好奇心驅使,那這個世界將無法繼續向前,沒有創新,沒有創造,所以,如何激發內心潛在的好奇心,如何帶著好奇心向著夢想進發,變得尤為重要。以下幾點是燁子的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第一,提高自己的見識,開闊眼界,不要滿足於井底之蛙的快樂,而要主動拔高自己,盡量把自己往高處帶。所謂見多識廣,登高望遠,就是指的這個意思。俞敏洪因為去了上海,所以見識立即不一樣了,眼界頓時開闊起來,內心的世界也就一下放大了不少。我記得我小時也正是因為跟隨父親經常去縣城開會,第一次住賓館(招待所)都是新鮮的,第一次在賓館的三樓看人來人往都是好奇的,第一次去到有錢人家看到同齡人竟然有自己的閨房,所有的一切一切,都在我幼小的心靈翻江倒海。後來,我堅持補習了三年最終考到北京的一所全國知名的重點大學,與俞敏洪的經歷如出一轍,這不能不說從小開闊眼界有多重要。大學畢業後,我先後去過幾十個國家,那些發達國家我幾乎都走遍了,曾經開著一輛車跑遍了歐洲十幾個國家,也曾一路狂奔在美洲的廣袤大地上。別的不說,至少我大大豐富了自己的視野,我通過歐洲之行見識了美輪美奐的教堂藝術,目睹了古希臘時期的輝煌,感受了中世紀歐洲的古典美,體驗了上千年的古堡,去過「睡蓮」的主人莫奈家的私家花園,去過浪漫的普羅米修斯,去過終年積雪的阿爾卑斯山……這些都只是在書本和教科書里聽說過,只有到過現場感受才會如此真切。所以,要時刻想到去開闊自己的眼界,不要做井底之蛙。

第二,從平凡中發現不平凡。從平凡的生活中觀察到有趣的事情,甚至把無趣的事情變得有趣,本來有趣與無趣都是人們自己定義的,是否有趣都是人們的主觀意識。比方說,學會從早上起床以來開始做起,刷牙,你可以換一個好看一點的牙刷,每次換牙刷的時候換一種顏色看看,牙膏也可以換不同的品牌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顏色試試看,萬一不喜歡還可以換回來,但至少給你增加了好奇心。上班方式也是,你可以試著不同的交通工具,就算是天天坐公交也可以經常換不同的隨身聽,甚至帶不同顏色的雨傘。到了辦公室,你可以經常收拾一下你的工位,可以每隔一段時間換一種擺設,增加一種綠植。回家與家人打招呼的方式都可以每天一換,每天做的菜也可以不同,甚至盛菜的碟子都可以換花樣。到了周末,每個周末也可以變著花樣讓自己充滿期待,這周爬山了,那下周帶著家人去看一場演出也是不錯的。總之,生活是平淡無奇還是充滿驚喜,完全在於自己。有句話叫「平淡是真」我並不認同,平淡就是平淡,把平淡活出來多姿多彩那才叫高明。

第三,充滿對未知事物的敬畏,我們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就應像對事物的渴望一樣才對。話說亞當夏娃就是因為「好奇害死貓」才偷吃禁果,可正是這樣才有了人類,不是嗎?

一項科學分析顯示,好奇心比智力更能預測學習成績,同時,有研究表明,好奇心在增強學習和記憶的長期鞏固方面有獨到的好處。這一切的根源其實就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我們大腦的多巴胺。大腦分泌的多巴胺,特別喜歡「獎賞預測誤差」,當可能性大大超出我們預期的事情的時候,就是意外驚喜,這就是好奇心產生的腦動力。其實,這發生在每時每刻,只是我們沒有好好感受。比方說,每當年終的時候大部分公司都會發年終獎,也許是兩張,也許是20張,也許是100張,一切都有可能,如果你臨近年底你離職了,那一切都沒有可能了。還有就是俞敏洪的那位老同學都補習了兩年了,如果學著憧憬一下大學的美好,雖然是未知,但可以天馬行空幻想啊,幻想誰不會啊。這也是白日夢的重要性了,所以有個時候人可以學點阿Q精神,沒準未來更美好,不怕有夢想就怕萬一夢想實現了呢?

第四,每天讀書看新聞,養成天天學習補充精神食糧的習慣。這個社會變化就是快,用日新月異形容都不為過,如果我們不學習那就落後千里哦。燁子以為,讀書是最好的修行,也是成本最低的一種自我提升的方式。咱不說「書中自有黃金屋」,也不說「說中自有顏如玉」,書確實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向來是古人的最高追求,讀書也是我們現代人常學常新的方式,沒有之二。

第五,保持孩子的天真,多問「為什麼」,不要處處下定義,世界上就沒有絕對的一成不變的東西,此一時彼一時,曾經滄海難為水,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個世界是神奇的,所有的人類是神奇的,所有的物種都是神奇的,哪怕是小到一隻蜘蛛,當你放大一千倍去看其內部結構的時候,你都會被震撼到,何況我們人類自身。所以遇到事情我們多問為什麼,好奇心就永遠停留在內心,我們就有源源不斷了解新鮮事物的動力,我們就從不缺乏進步的動機。

第六,從根本上拔高自己的認知,這一點與開闊眼界不同,眼界來自於外界對心靈的衝擊和改變,而認知的提升是內心維度的報高,是質的飛躍。前兩天我寫過一篇文章講如何讀書的,巴菲特一年讀500本書,比爾蓋茨每年讀50本書,孫正義兩年讀4000本書。我們先不深究他們究竟有沒有讀完這些書,我們只需要知道他們那麼身居高位要什麼有什麼為何對知識還如此渴求?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好奇心驅使。好奇心與你有多少錢無關,與你的地位也無因果關聯。原因是好奇心這個東西沒有止境,根源在於我們大腦分泌的多巴胺也是源源不斷,就像太陽每天都會重新升起一樣,我們的好奇心與我們的慾望一樣都會滿血復活。不過,你也別高興太早,也有好奇心突然中斷的,很不幸,這些人都是因為腦內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出了問題,分泌驟降,這些人往往被診斷為抑鬱症患者,這個留到單獨的文章探討。

言歸正傳,我們再回到那些名人為何保持這麼旺盛的閱讀力?原因在於好奇心,在於多巴胺。具體說來是這樣的,我們人天性喜歡那些確定的事物,天性對那些不確定的東西充滿了解的渴望,可是一旦了解清楚也就變確定了,一旦確定了就失去了好奇心多巴胺也就停止了分泌。可是多巴胺這個東西不會每天自動分泌的,只有當新鮮事物出現能引起我們大腦關注的時候才會分泌,而且一定是那種超乎預期的事物。同時,我們人類還有一個本能,那就是一旦了解和認清某種知識或技能就不再過分關注了,不好奇了,甚至會因為學習了新知識而不斷否定自己以前的舊知識。舊的知識或許已經過時了,或許壓根就是認識不對是錯的,看過1000本書的人就像站在1000個巨人身上,境界自然就高了不少,同時也不斷觸及到自己過去的邊界,不斷向著新的認知邁進。所以說,看書越多,認知越清晰越高明,需要看的書和了解的知識也越多,與之而來的疑問必定是越來越多的,總到了看書看不過來的一天。如此,內心的好奇心也就用不會落幕,內心永遠是被好奇心充盈著的。


燁子說:

現在的我每天保持寫一篇長文的習慣,哪怕再晚也要寫完當天確定要寫的文章,而且,接下來要寫的文章接二連三地會蹦出來,甚至在開車回家的路上都會有好文章的構思跳出來。說實在的,這種狀態我非常享受,天天有心流充盈潤澤,充實而滿足。這種情況下,我根本不需要督促自己堅持,一切都是自動自發的,每天每時每刻每分,都有好奇心陪伴左右。


百讀書院:一起讀書,一起學知識!

燁子心學:一起感悟生命,一起覺知人生!

燁 子:與你一起修心養性!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男人只和你談戀愛,卻不肯為你花錢,代表什麼,你一定要看 - 天天要聞

男人只和你談戀愛,卻不肯為你花錢,代表什麼,你一定要看

在戀愛關係中,金錢問題往往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一些女性可能會發現,儘管她們的伴侶在情感上投入,但在經濟上卻顯得十分吝嗇。這種情況可能引發各種疑問和不安。本文將探討當一個男人只願意和你談戀愛卻不願意為你花錢時,可能代表的幾種情況。1.
老婆有外遇的十大表現 - 天天要聞

老婆有外遇的十大表現

懷疑伴侶有外遇是一個非常敏感和痛苦的問題。雖然沒有絕對的標準來判斷,但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表現,可能暗示你的妻子有外遇。請注意,這些跡象並非絕對證據,只是潛在的警示信號。1.
堅如磐石的感情,為何難敵異地戀的考驗? - 天天要聞

堅如磐石的感情,為何難敵異地戀的考驗?

在愛情的道路上,我們總是期待著與伴侶攜手共度每一個美好的瞬間,但現實往往不如人願。當兩個人因為工作、學習或其他原因分隔兩地,堅如磐石的感情似乎也變得脆弱不堪,難以抵擋異地戀的考驗。那麼,為何如此堅固的感情會在異地戀面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呢?
許下相伴到老,約定餘生永相隨,愛就是一輩子的情事 - 天天要聞

許下相伴到老,約定餘生永相隨,愛就是一輩子的情事

遇見對的人,便心生歡喜,匆匆忙忙而來的愛讓人猝不及防,未加思索就接受了一份情,卻成了心上揮之不去的羈絆!許下相伴到老,約定餘生永相隨,不管是不是守在一起,心頭上的愛都是一如既往,真摯的愛,不是陽光卻很溫暖,不是蜜糖卻很甜蜜!
「舊賬翻得好,婚姻沒煩惱」:聰明女人吵架,都會用這招 - 天天要聞

「舊賬翻得好,婚姻沒煩惱」:聰明女人吵架,都會用這招

在庄國棟與父母的餐桌上,一場離婚風暴正悄然上演。這是最近爆火的《玫瑰的故事》中最為揪心的一幕。此次庄媽從海外打拚歸來,目的就是要把婚離了。庄爸雖是讀書人,但掙的錢不多。庄媽看不起庄爸的平庸無能,小男友一任換了一任。果然,一上菜,幾年前的舊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