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很可能是種危險人格

2022年06月30日20:34:15 情感 1851

前言

我們在遇到不喜歡的人時,會選擇繞道走,在一個陌生的環境時,也會選擇避開陌生人獨自待著,這是因為我們不想發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現如今科技的發達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非常簡便,很多的事情甚至不需要與人交流就可以單獨完成,不用與人社交為我們省下了許多的時間。

如果你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很可能是種危險人格 - 天天要聞

但是如果長期選擇一個人待著,一有聚餐就感覺渾身疲憊,一遇到熟人就想著繞道走,那麼很可能是一種非常危險的人格——「社交宿醉」。

如果你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很可能是種危險人格 - 天天要聞

社交恐懼症與社交宿醉

由於大環境的改變,現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機會越來越少,曾經住在一棟樓的鄰居可能都認識,而現在別說認識了,見可能都見不了幾面。

這都是因為科技的發展,手機的出現讓我們不需要見面也可以交流,可是在這裡交流的註定不是真正的實體,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也因此很多的人在網上會勇猛出拳,可在現實生活中卻是唯唯諾諾。

並且這也已經讓很多的人失去了當面社交的能力,很多的人都認為自己是社恐,網上可以隨意的交流,但是到了現實之中就感到十分的拘束。

如果你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很可能是種危險人格 - 天天要聞

其實對於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在面對第一次見面的人時都會或多或少的感到緊張,這並不是社交恐懼症。

真正的社交恐懼症,是一種神經症它以不正常地懼怕外界事物和情景為主要表現特徵,患者知道自己的這種害怕並不正常,但是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他們在恐懼的時候會伴隨焦慮,如果他們忍受著畏懼去進行交流,甚至會感到無法呼吸。

如果你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很可能是種危險人格 - 天天要聞

而隨著疫情的影響,很多的學生、年輕人在經歷長期的上網課,遠程上班之後,他們難以立即適應真正的現實生活。

他們在和許久沒見過的朋友聚會時感到渾身的不舒服,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要無時無刻的在意對方的情緒和狀態,這導致聚會的過程很快樂,但是一回到家就累得不行,只想休息,還有人會出現頭暈、反胃的生理狀態,彷彿就像宿醉了一般。

如果你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很可能是種危險人格 - 天天要聞

對於這樣的癥狀,美國學者Shawna Courter提出了一個名詞「社交宿醉」,這些人在往前正常的生活中,習慣了與人交流,習慣了別人的目光,但是在疫情隔離在家之後,這些感覺都沒有了。

因此在重新回歸正常生活的時候,這些交流和目光會讓他們感到莫名的焦慮,產生「宿醉」的情況。

如果你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很可能是種危險人格 - 天天要聞

心理學中的「心理距離」

在認知心理學中,學者們將人心理的距離分為三個區域:舒適區、拉伸區、恐慌區。

手機的出現讓我們的社交一直都處於舒適區,我想要交流就交流,不用為了照顧他人的情緒而刻意的進行交流,因此在這個區域里的那些性格本就內向的人,就更不願意與別人交流了,畢竟在現實生活中又碰不到,沒有什麼必要。

如果你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很可能是種危險人格 - 天天要聞

但是這也會逐漸的讓我們患上真正的「社交恐懼症」,人的一生就是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在心理學中有一個「自身認知(self-cognition)」的概念,意思是每一個人都會對自己有一個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我們也會根據這些評價進行自我調節。

不過光靠自身的認知是不夠全面的,我們還需要通過外界的反饋,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定位。

如果你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很可能是種危險人格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家Brian Little將自我分為三種:父母基因所決定的自我、成長的外界環境所影響的自我以及通過對自己的不斷了解所定位的自我。

在這三種自我中,最後一種是最重要的,因為父母的基因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成長的環境也因人而異,而選擇怎樣的生活,成為什麼樣的人卻是我們自己所能決定的。

如果你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很可能是種危險人格 - 天天要聞

所以如果我們一直待著舒適區,就不能通過外界的評價和反饋來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定位和認識,我們就無法獲得第三個自我,這就會導致我們逐漸失去自我認知的能力。

最終我們會因為不了解自己,而在人群之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彷彿與任何人都格格不入,從而感到焦慮和害怕。

如果你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很可能是種危險人格 - 天天要聞

我們長期的壓抑住自己焦慮的情緒,會讓這種恐懼症逐漸的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因為自身的負面情緒是會和自己的精力產生內耗的。

在與人交流的時候我們不僅要和面前的人交流,還要阻止自己的內心,這就會讓我們無故覺得非常累,明明只是說幾句話,就感覺身體被掏空。

如果你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很可能是種危險人格 - 天天要聞

在更嚴重時,我們還會抗拒一切的社交和外界的環境,將自己的舒適圈逐漸的縮短,到最後舒適圈變成了自己的房間,每天只願意在房間里待著,只要出了房間的門就覺得渾身不舒服,久而久之我們的心理自然會發生變化,甚至患上抑鬱症

很多的患者會藉助一些物品緩解自己的癥狀,比如酒精,但是這並不能治癒,反而可能讓我們產生「物品依賴」,只要感到焦慮就要喝酒,不喝酒就不舒服。

如果你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很可能是種危險人格 - 天天要聞

走出舒適圈

所以,不要因為怕就放棄社交,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成為一座孤島,即使我們的未來會出現更多的智能產品,交流也依舊會是我們最有力的武器。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很多的成功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沒有辦法實現的,只有將大家的力量結合在一起才能創造輝煌。

如果你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很可能是種危險人格 - 天天要聞

因此我們要告訴自己走出舒適圈,如果你已經對社交感到恐懼,你可以試試美國學者沃爾普創立的系統脫敏法」。

它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以專業的方法引誘出患者的焦慮,再通過正確的方式減緩他們的焦慮,讓他們放鬆內心逐漸的可以面對自己的焦慮。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自己通過這種緩慢的方式讓自己與他人的距離逐漸拉扯,從舒適區,慢慢的達到拉伸區。

如果你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很可能是種危險人格 - 天天要聞

結語

聊天有時候是釋放情緒最好的方式,並且還能讓我們的身體產生一些激素促進新陳代謝,加強身體的免疫力。

雖然現在科技的產品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非常輕鬆,但有時候我們也需要放下手機去看看真實的世界。

如果你一聚會就覺得累,看見熟人就想繞道走,很可能是種危險人格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關係再好,也盡量少在這幾個時間去別人家 - 天天要聞

關係再好,也盡量少在這幾個時間去別人家

人活在世上,身邊少不了一些親朋好友,也會遇到一些同道合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互陪伴、相互支持,度過人生許多美好的時光。有時候還會約著一起去旅行,一起聚餐,一起暢聊心事,甚至還會相互串串門......更進一步增進彼此的感情。然而上門做客,也是有講
女人對男人失望了,想放棄了,不是大吵大鬧,而是兩個字 - 天天要聞

女人對男人失望了,想放棄了,不是大吵大鬧,而是兩個字

樹葉不是一天變黃的,人心也不是一天變涼的。雪花把樹枝壓垮前,往往經歷了很長時間積雪的堆積,每一片雪都不無辜。我們總以為一段感情結束,是突然間的事,回過頭來去看,才發現原來,一切早有預兆。女人若是還願意對你吵,和你鬧,說明她心裡是有你的。
女人的心,有沒有給其他男人,看這一處地方就知道 - 天天要聞

女人的心,有沒有給其他男人,看這一處地方就知道

愛情裡面,背叛是最讓人心痛的,比不愛還痛苦。不愛了,直截了當說清楚,選擇分開就可以。而背叛,就像是一鍋香噴噴的熱湯,落進了蟲子一般噁心,讓人作嘔。一旦,一個人的心發生了偏移,那麼這段關係就已經從裡面腐爛了,沒必要再繼續了。那麼,如何判斷一個
女人還在等你複合的信號 - 天天要聞

女人還在等你複合的信號

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你如果事情找她,她還是會秒回。哪怕你真的遇到了什麼麻煩,她都會幫。光是女人做到這一點,就說明她的心裏面還是有你。而且你們分開以後,她一直沒有開始新的戀情。就連你送給她的東西,你們的聊天記錄,她都會保留。不願意開始新的生
離婚後,女人還需要尋找新的伴侶嗎?過來人告訴你真實情況! - 天天要聞

離婚後,女人還需要尋找新的伴侶嗎?過來人告訴你真實情況!

離婚後,女人還需要尋找新的伴侶嗎?過來人告訴你真實情況!離婚是一件令人痛苦和困惑的事情,特別是對於女人來說。離婚後,很多女人都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否需要再次尋找新的伴侶?有些人可能會選擇獨自生活,而另一些人則希望能夠重新建立一段美好的感情
中年以後,能達到這6條,才算是人生贏家 - 天天要聞

中年以後,能達到這6條,才算是人生贏家

在生命的旅途中,中年是一道分水嶺,是積累與沉澱的見證,也是收穫與感悟的開始。當我們步入中年,回望來時的路,也許會感慨萬千,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和規劃。那麼,在眾多的期望與追求中,什麼樣的狀態可以稱得上是人生的贏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