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出貴子,德行感人》,龐眾望勵志青年

2021年11月29日02:34:20 情感 1442

《寒門出貴子,德行感人》,龐眾望勵志青年。以744分的成績考上清華大學,被邱勇校長親自接到學校。當記者來到這位考生家裡採訪時,映入眼帘一片破敗的景象。記者當時一下子愣住,眼淚奪眶而出。


《寒門出貴子,德行感人》,龐眾望勵志青年 - 天天要聞

1999年,他出生在滄州市吳橋縣一個特殊的家庭里。媽媽下肢癱瘓,爸爸患有精神病分裂症,爺爺奶奶70多歲。


媽媽雖然殘疾,卻很堅強,靠著自己的努力,維持著一家人的生活。


龐眾望自出生起,就是全家人的希望。在這樣的家庭里,他很小就開始做家務,照顧媽媽起居。


生活彷彿要考驗他。7歲時,他患上先天性心臟病,需要立馬手術。巨額的手術費,毫無著落。


媽媽挨家挨戶借錢湊手術費,湊了40000多塊錢,帶他去醫院做手術。萬幸的是手術成功了。


自此之後,全家又背上了40000塊的債務。媽媽在家裡織檯布賺錢。年幼的他,放學後就去撿垃圾賣錢。

《寒門出貴子,德行感人》,龐眾望勵志青年 - 天天要聞


即便生活困難,媽媽一直教育他,要好好學習。他的成績一直都名列前茅,經常獲得獎狀。那些獎狀一張張貼在牆上,成為家裡最耀眼的裝飾。


然而,命運的考驗再一次來襲。他上初二時,母親貧血,需要住院治療。這一次,是龐眾望去挨家挨戶借錢給母親治病。


其實,上次的手術費還沒有還清,但是鄉親們都理解他家的情況,紛紛表示不著急還。


母親住院期間,龐眾望請假照顧,並抽空去打工賺錢,給母親買一點營養品。一有時間,他就背課文,背古詩。


後來,龐眾望考上本地的重點高中,吳橋一中,是需要住校的。他放心不下媽媽。


出發前,他給媽媽寫了30封信,讓姥爺每天讀給媽媽一封信。他用這種方式告訴媽媽,他一直都在。


《寒門出貴子,德行感人》,龐眾望勵志青年 - 天天要聞

在學校里,他每天都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回家後和獎狀一起交給媽媽看。告訴母親不用擔心他。


即便家庭困難一個接一個,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高中時,因為需要的學習資料比較多,龐眾望能不買的盡量不買,而是打起120%的精力去認真聽課。實在要買的,他就每天少吃一頓午飯,然後把省下來的錢拿去買資料。


高考時,龐眾望出了684分的好成績,加上他之前獲得了農村專項計劃清華大學60分的加分,以總分744分,成功考入清華大學。


開學那天,校長親自來接他,並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希望他能夠在清華找到更優秀的自己。知道他家的經濟條件不好,學校也減免了他的學費,還會給他提供一些生活費。


清華大學校長的親自接他,讓很多媒體好奇龐眾望的家庭,於是有記者去他家裡採訪,當看到龐眾望的家庭狀況時候,記者淚目了。


《寒門出貴子,德行感人》,龐眾望勵志青年 - 天天要聞

這是怎樣一個家庭啊?什麼傢具都沒有,唯一的電器就是一個燈泡,這才是真正的家徒四壁啊!唯一亮眼的裝修,就是牆壁上貼滿了龐眾望從小到大的獎狀。


誰說一個貧窮的家庭很難出一個高考狀元,龐眾望做到了。


進入大學之後,龐眾望開始勤工儉學,不僅賺夠了自己的學費,還可以將剩餘的錢寄回家中。每次當一家人看到龐眾望寄回的錢,都不免感動落淚。


當很多人問他學習的秘密是什麼時,他只是笑著說,世界上沒有傻瓜,只要你堅持正確的方法,其他一切都是可能的,他的辦法在後面的書中有總結:


1.提前做好課前預習,牢固基礎知識

在老師講課前,獨立閱讀新課的內容,初步理解新課的內容,做好接受新知識的準備過程。


2.認真做好課堂筆記。

聽課的時一定要心無雜念,聚精會神,把老師所講的知識一網打盡。針對老師講的重點難點經典,做好課堂筆記,令碎片化的時間加深理解。


3.及時清理學習中的絆腳石。

遇到一些難點,一定要迎難而上克服它。反覆做這樣的例題,直到弄懂弄會弄透,這樣才能達到學習的效果。


4.及時複習,對抗遺忘

每天睡覺前都會回顧當天所學的知識,加深記憶,相當於複習了一次。對一些做錯的例題,要反覆去思考錯在哪裡?只有經常複習思考,才能對抗遺忘。


《寒門出貴子,德行感人》,龐眾望勵志青年 - 天天要聞

今年,龐眾望從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順利畢業,而且已經在清華直博了,他的研究方向依然是精密儀器專業,他的未來可期,希望他能在一些技術上能有突破,不負眾望。

龐眾望後來和其他近百位考上清華北大的學霸一樣,把自己的學習方法寫在了《等你在清華》這本書里。


我們和學霸之間有時候差的不是聰明的頭腦,而是一個好的學習方法。這本《等你在清華北大》中,總結了100多位學霸的學習經驗和方法。如果你也面臨著高考或者中考,但是卻沒有好的學習方法,不妨看看這本書!!!點擊下方「看一看」就可輕鬆購買,包郵到家,也可幫助到「龐眾望」↓↓↓↓↓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