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就是一輩子?敢不敢來賭一把?親自見證一次自我的蛻變重生

2021年10月13日22:53:15 情感 1453


有人畢業7年,從一文不名的小職員,到部門經理,再到被各大公司爭搶挖人,如今帶著團隊自己創業,用一個人的熱情點燃一群人的夢想。


有人結婚7年,從卿卿我我,如膠似漆,到小打小鬧,間歇性地冷暴力,再到因為孩子而重新開始,如今互敬互愛,家庭越來越溫暖,夫妻關係越來越和諧。


也有人養娃7年,從手忙腳亂,一家人雞飛狗跳,都圍著孩子團團轉,到如今淡定從容,像指揮官一樣,讓每個家人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共同營造團結友愛的家庭氛圍。


他們的7年,從獨來獨往到學會合作,從自私自利,只知道關注自己,到學會換位思考,敞開自己,關注他人。


從單身到成家,從成年走向成熟,從租房到買房,從擠公車到開汽車,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小目標,離夢想越來越近,滿懷憧憬與新的夢想,迎接下一個7年的到來。


7年就是一輩子?敢不敢來賭一把?親自見證一次自我的蛻變重生 - 天天要聞


而有的人呢?


畢業7年,在一個崗位上重複了7年的工作,穩定地忙碌著,像一個工作機器,沒有任何的活力與激情。


一直戀愛,不停分手,分分合合,總是怪自己運氣不好,期待白馬王子、夢中情人,會突然出現,卻無奈地發現,自己一直在一個又一個渣男、渣女中穿梭、徘徊。


好不容易遇到了心動的人,匆匆忙忙走進婚姻才發現,夢想與現實相差太遠,很快就喪失了對彼此的好感覺,孩子的出生也無濟於事,只能分道揚鑣。繼續尋找。


這類人的7年,看似每年也都在按部就班地變化著,而實際上,思維還停留在7年前的水平,甚至更早,屬於典型的頭腦成長的速度,趕不上身體發育的節奏,只漲年齡不漲經驗。


毫無例外,這些人極少能夠感受到幸福的滋味,可能都說不出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快樂,迷茫、焦慮,痛苦倒是會如影隨形,除了抱怨,似乎自己對一切都無能為力。


在工作中,大多數時候也是渾渾噩噩地混日子,換來換去,也只是換了個公司和頭銜而已,身份、職位和收入卻還是一成不變,找不到工作的意義,只是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上班。


看到同齡人比自己過得好,也只會說說風涼話,自嘲一下,承認自己生來平凡,偶爾也會憤憤不平,充當鍵盤俠,將所有的負面情緒,對準無辜的人狂掃一通,然後繼續該幹嘛幹嘛,一切照舊。


從來不去想未來會怎樣,過一天算一天,聽到別人說趁年輕,我們應該規劃未來,設置目標,繪製夢想,實現財務自由,總覺得像雞湯一樣不切實際,與自己太遙遠,連想都不敢去想,或許是懶得想。


只能每天像個陀螺一樣原地打轉,看似跟別人一樣過了7年,實際上是把同樣的事情,重複了7年而已。如此循環,再多的七年,對他們而言,也都不會有什麼分別。


7年就是一輩子?敢不敢來賭一把?親自見證一次自我的蛻變重生 - 天天要聞


這大概就是李笑來老師定義《七年就是一輩子》的意義所在吧。


同樣是7年,有人不斷地對自己的大腦,進行迭代升級,歷經7年,就能完成一次全新的蛻變,實現一次重生。然後繼續一個個7年的循環,不斷從新生到重生,人生不斷向上而生,越來越精彩,形成向上循環的慣性,就能活出別人幾輩子的精彩。


7年的時間,看起來很長,但又常常一閃而過,它對誰都是公平的,它的長度完全由我們自己決定。


在如今的信息時代,有時候我們一天所能做的事情,抵得上祖輩一年或多年的勞動,用剽悍一支貓,貓叔的《一年頂十年》的成長速度來說,7年就是一輩子,一點都不誇張。


如何讓自己在看得見的一個又一個7年里,不斷重生,活出生命的極致與精彩,是每一個追求上進的年輕人,都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因此李笑來老師在《七年就是一輩子》中,告訴我們,重生的手段很簡單,那就是學習:


學習新技能,走入新領域,如此循環往複因為每次學習一樣新事物,往往意味著要回到初級水平,就像一次新生,總會伴隨著不確定帶來的恐懼和不安,但也是一次激動人心的冒險!


光有冒險精神還不夠,笑來老師還提醒我們:


衡量學習效果的標準一直都很清楚,生活沒有隨之改變,就是沒學會,沒學好。


所以,學習之後的改變才是硬道理。如此,在任何一樣新事物上,願意花上7年的時間一門精進,都會讓人發生脫胎換骨的改變,這幾乎是大家公認的事實。


7年就是一輩子?敢不敢來賭一把?親自見證一次自我的蛻變重生 - 天天要聞


但關鍵問題是,有多少人能夠堅持7年呢?


就連最簡單的讀書這件事,能從7天開始,到1個月,3個月,1年保持不間斷的人都寥寥無幾。


因此,如果用七年衡量一個人一輩子的成就的話,我絕對有理由相信:


在學習成長的路上,一定是剩者為王。你願意成為讀書學習路上的「剩者」嗎?


我鄭重承諾:我非常願意。


也期待敢於對自己做出承諾的你,從現在開始,先用一個7年的時間,至少在一件事情上,比如在讀書這件事上,主動「剩下」。


為自己的生命,換一次重生的機會,見證一次自我的蛻變歷程,相信7年後,你一定會感謝今天自己所做出的這個決定!


而我,還有一個讀書團隊和平台,願意陪你一起走下去。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