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玲和她的丈夫結婚之前,她的公婆為他們付了房子的首付,他們小兩口自己還了貸款。然而原來房產證上是婆婆的名字。她覺得不合適,但丈夫哄她說自己是獨生子,父母的東西遲早會給他,她也相信了,即使在父母的要求下,還撒謊說房產證上有自己的名字。
陳玲每月收到三千多元,剛好用來支付抵押貸款,夫妻倆同意她用工資來支付貸款,他用工資來消費。她當時並不認為這是錯的,但後來她發現從她丈夫那裡要錢很困難。如果她想買一件衣服,如果超過100元,她的丈夫就會生氣。如果她想買零食,她的丈夫也很吝嗇。至於收到婚禮請柬之類的,丈夫說她不知道這麼多人在做什麼,這些人結婚的時候其實都包了紅包。
陳玲再也無法忍受了,說她會給每個人一半的貸款。但是她的丈夫不同意,說他不應該改變他已經養成的習慣。他很節儉,但這不是為了家庭的利益。陳玲雖然很生氣,但她無話可說。
但是有一天,當陳玲下班回家時,她拿出鑰匙正要開門,這時她聽到丈夫在和母親說話。他一定是打電話給她媽媽說:「媽媽,我沒有錢。」三百是不夠的。給五百。」她震驚地發現丈夫每月有四千多塊錢。他這麼節儉怎麼能把錢花光呢?當她打開門時,她的丈夫看起來很慌張,試圖關掉電話。她一把抓過去,果然婆婆給了他500元。
在她的再三逼問下,丈夫終於說出了真相。原來他的工資卡是由他媽媽保管的,她每月為他安排一次開銷,然後他給陳玲零用錢。
陳玲不明白為什麼丈夫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卻還要把工資卡留給母親。」她問道。她的丈夫解釋說,母親借了很多錢買房子,他的工資將用來償還債務的。
這樣的解釋實在不能令人信服。我的公婆都是工作的人,他們一直在攢錢。他們怎麼能借錢來付首付呢?他們為此大吵了一架,最後,她給了他兩個選擇:要麼離婚,要麼拿回工資卡。
第二天,婆婆冷冷地面對門口說:「你花錢大手大腳,我兒子不信任你,給我弄出了什麼事?」如果我沒有管理你的房子,這一切還會發生嗎?」
上帝看可憐,這個家庭還有什麼,誰見過夫妻加起來七千或八千的收入,生活能這麼悲慘?陳玲說:「雖然他是你的兒子,但他更是我的丈夫,是一家之主。你不能還把他當孩子看待。」婆婆忽然冷笑起來,說:「我們家這規矩,你要過不下去,有本事你滾。」
陳玲吃了一驚,忽然明白婆婆的底氣在哪?這房子就是她的名字。離婚後,這套房子和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並免費支付了兩年的抵押貸款。如果她跌入深淵,原來他從一開始就落入了他們的圈套。
婆婆臉上帶著勝利的微笑離開了。陳玲環顧四周,突然發現房間里除了屬於自己的衣服什麼都沒有。
她想了很長時間。她給丈夫打電話說:「你以為我不敢離婚嗎?」她的丈夫結結巴巴地告訴她不要想這件事,就這樣保持下去。陳玲冷笑道:「你沒有想到我會離婚。付了兩年的房貸,你卻要我離開這房子?我會讓你付出雙倍的錢。」
不蒸饅頭爭口氣,為了這一口氣,她是堅決要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