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有錢人善良,還是窮人善良?人性這東西,是一樣的

2021年09月27日23:55:17 情感 1398

心理學:是有錢人善良,還是窮人善良?人性這東西,是一樣的 - 天天要聞

前言--人性中,有著不自覺的負性,我們抵抗它,用更積極的眼光看待人性。

人的本性中其實沒有善惡之分,而是後天因素加諸在他們身上,所造成每個人不同的性格。

毛姆曾說:「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並存在同一顆心裡。」

心理學:是有錢人善良,還是窮人善良?人性這東西,是一樣的 - 天天要聞

人有許多本能和慾望,其中一些和我們的道德感產生了嚴重的衝突,它們被意識屏蔽掉,卻又確切地存在著,使我們陷入無休止的痛苦與焦灼之中。
直到有一天,我們的意識之光照到了那些可怕的念頭,我們終於明白:原來我就是有這麼原始、醜陋、邪惡的一面。

當一個人明白他的局限和齷齪之後,他反而通向了更多的自由。

我們都是「偽君子」

在評判一件事時,雙標似乎是無法避免的。

越是那些迅速且情緒激烈地指責別人過失的人,就越可能忽略自己的過失。

當人們評價同一件自私行為時(如給自己分配相對輕鬆的工作),會認為自己做出來更加正當,而別人做出來則沒那麼正當。

我們太容易雙標,也太容易給自己找到充足的理由去雙標。

心理學:是有錢人善良,還是窮人善良?人性這東西,是一樣的 - 天天要聞

雙標顧名思義即雙重標準,用兩個標準來衡量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

有很多時候人們都很反感雙標這個詞,認為雙標不好,是貶義詞。

但我們卻在不知不覺中就經常做這種雙標人。

不信就讓我們一起來再回顧一下在日常生活中的雙標現象。

1.開車的時候:走路沒長眼睛啊!

走路的時候:這車怎麼開的呀?

一點素質都沒有。不知道禮讓下?

2.在公交車上時:人都這麼多了還擠什麼,不會等下一班車啊?

在擠公交車 時:你們往裡走走怎麼了,不差我一個人。

3.等外賣時:這外賣怎麼送得這麼慢。

走在路上遇見送外賣時:這送外賣的騎這麼快乾嘛!

心理學:是有錢人善良,還是窮人善良?人性這東西,是一樣的 - 天天要聞

人性本善,人無完人,壞人也有善良的時候,好人也有齷齪的時候。

同樣地,我們傾向於把他人的過失歸罪於他們的品格,如在戀人出軌時認為是他們的人品有問題;

而當自己遇到同樣的情況時,則會把過失歸罪於外界。

我們之中最壞的人有那麼多的善,而這麼多惡卻在我們最善的人身上,惡是我們多數人必須帶著,去找其他人的每個過錯的。

心理學:是有錢人善良,還是窮人善良?人性這東西,是一樣的 - 天天要聞

100-1=0 定律
這在數學上當然是錯誤的,但在人性上卻是成立的。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你對他100次好,他不記得,一次不讓他滿意,他就會翻臉不認人,抹殺之前你對他所有的好。

人性是一樣的,人性的需求:

第一需欲:自尊、重要感及自我價值

包括了名譽、權力、美麗、成就感、贏的慾望、破壞的慾望、表現的慾望等等。

第二需欲:物質及特質成就的追求、佔有及享受。

第三需欲:性的滿足

第四需欲:追求快樂、逃避痛苦

第五需欲:健康

心理學:是有錢人善良,還是窮人善良?人性這東西,是一樣的 - 天天要聞

第六需欲:安全感:包括了身體的安全、團隊中的歸屬感。

第七需欲:一切形式的愛與被愛

第八需欲:自由、自主、隱私不受侵犯

第九需欲:新的體驗與冒險;

歸結於一句話:人性最深處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認可。

肉分五花三層,人分三六九等,而人性是一樣的!

心理學:是有錢人善良,還是窮人善良?人性這東西,是一樣的 - 天天要聞

雨果曾在《悲慘世界》中感嘆:

「人窮到了某種程度的絕境,往往心志沉迷,受苦不再呻吟,受惠也不再道謝。」

一個人的善良,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往往更顯其至誠的鋒芒。

你拿出全部積蓄,買了一輛家用代步車,有人把車撞了,你肯定心疼,難免要出口傷人,可能會引發一番爭鬥。

你若是億萬富翁,開一輛豪車,有人撞了,你大概不會去太多糾纏,小事一樁,而且你的時間更值錢,耽誤不起。

送外賣小哥的都知道,寧可撞上豪車,也不願撞上低檔車。

心理學:是有錢人善良,還是窮人善良?人性這東西,是一樣的 - 天天要聞

是有錢人更善良嗎?

人性是相通的,如果你願意,也能找到窮人更善良的,多到數不清的例子。

善良是什麼?

善良並不是要你感天動地、奉獻所有;

它是將心比心,兩個純潔的靈魂無意中相互碰撞時,給予彼此的一份理解和尊重。

窮有信,富且仁。

心理學:是有錢人善良,還是窮人善良?人性這東西,是一樣的 - 天天要聞

我想到寄生蟲里的那句話:

富有的人才善良。

因此我想扶貧並不只是經濟社會的治療,精神上的貧瘠才最值得扶持。

富有並不只有錢,更是物質基礎上的精神富足。

人性是最難琢磨的東西, 當一個人在你面前標榜自己是怎樣的人,經驗之談。

你一定要保持警惕,往往都不如此,因為一個人是什麼品性的人不是單憑他的自我認知,而是要接觸後看到他做事風格才能判斷。

心理學:是有錢人善良,還是窮人善良?人性這東西,是一樣的 - 天天要聞

在人性的深處,天使與魔鬼同在,永遠不能單純地用好壞來區分人!

要為人性深處的善良天使賦能,要用反思和感恩滋養自己的善,要用自己的善激發別人的善!

大學有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教育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我們走的時候比來的時候靈魂更高尚一些。

善良就像一顆種子,我們在不經意間種下的善良,終有一天會以善的方式迴流到自己身上。

沒有一段關係永遠堅不可摧,只有用善良滋養關係,才會在無形中為自己積攢好運氣。

人性充滿邪惡,這一點我不否認,但是不代表我們就要因為別人的邪惡而放棄自己的善良。

在這個喧

心理學:是有錢人善良,還是窮人善良?人性這東西,是一樣的 - 天天要聞

囂的世界裡,我們該如何去與人性的美與丑、善與假相對?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的爭論進行了幾千年,人性到底是充滿善意,還是充滿邪惡?

人性是什麼?

人是神性和動物性的綜合,有你想像不到的好,更有你想像不到的惡。

沒有對錯,這就是人。

沒有誰比誰更卑劣,沒有誰比誰更高尚,你永遠也無法預估,你會成為誰?

心理學:是有錢人善良,還是窮人善良?人性這東西,是一樣的 - 天天要聞

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小賢心理

我們的服務

♥心理諮詢 ♥情感諮詢

♥催眠療愈 ♥身心成長

♥企業內訓 ♥心靈沙龍

自由書寫訓練營

在生活中修行,做回真實的自我

心理學:是有錢人善良,還是窮人善良?人性這東西,是一樣的 - 天天要聞

作者簡介:賢弘老師

心理諮詢師、塔羅牌占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陋室傾聽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緣。

紅塵來去散無痕,烹煮文字療人心。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命運如刀,讓我和你,一起領教。——實用心理學

如需心理諮詢、塔羅牌占卜、商務合作,請私信。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成熟穩重的文案」 - 天天要聞

「成熟穩重的文案」

1.「吃的每一份委屈都提醒自己要爭氣.」2.「經事長痣 歷事成人 少點以為 多點作為.」3.「如果有幸被人看穿我的逞強 我一定卸下所有.」4.「人們談著自由 話里全是枷鎖.」5.「人有千萬面 幼稚那面是最真心.」6.「要學會笑著搖頭拒絕自己
妻子產後三月發現丈夫出軌女助理,副教授離職逃脫追責? - 天天要聞

妻子產後三月發現丈夫出軌女助理,副教授離職逃脫追責?

一位妻子實名舉報某高校副教授許某婚內出軌,校方將女方晚上約出來,在公園傳達校方處理意見,要求女方保密,此後,校方稱許某已離職,不再回復女方公示處理意見請求,這位年輕母親在產後三個月發現丈夫與女助理的曖昧聊天記錄時,或許從未想到,這場婚姻背叛會牽扯出高校師德監管的「地下操作」。梳理時間線,處處是諷刺。...
男人長久吸引女人的深層魅力 - 天天要聞

男人長久吸引女人的深層魅力

在情感的廣袤世界裡,男人若要長久地吸引女人,絕非憑藉一時的甜言蜜語或外表的英俊瀟洒那般簡單。那深深烙印在歲月長河中,經久不衰的魅力,往往源自更為深邃、質樸且真摯的內核,宛如陳釀的美酒,愈品愈香醇,在時光的流轉中持續散發著醉人的芬芳。真誠,是
這兩種女人,不管多麼優秀,都不值得去交往 - 天天要聞

這兩種女人,不管多麼優秀,都不值得去交往

在情感當中並不是每一種女人都值得交往,對於我們來說只能夠選擇正確的愛情才能夠讓自己後面的生活衣食無憂,有些時候並不是說彼此之間多麼有錢,而是兩個人在一起相處的過程當中能不能夠真正的掌握愛情的方法。這兩種女人,不管多麼優秀,都不值得去交往。
人一旦過了55歲,還有異性接近你,一般都是這3個目的 - 天天要聞

人一旦過了55歲,還有異性接近你,一般都是這3個目的

人生在世,追逐幸福是終極目標。在這條追求的道路上,任何形式的奮鬥都不為過。然而,當中年漸漸逼近,尤其是跨入五十五歲的門檻後,人們會逐漸感受到力不從心的無奈。你會發現,異性的靠近往往不再是出於單純的好感,而是帶著某種目的。
大學生情侶,解決生理需求多,最終結婚不多 - 天天要聞

大學生情侶,解決生理需求多,最終結婚不多

在大學校園裡,青春的荷爾蒙瀰漫,愛情的花朵綻放得絢爛無比。大學生情侶們手牽手漫步在校園小徑,許下海誓山盟,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然而,當畢業的鐘聲敲響,現實的浪潮洶湧而來,這些曾經甜蜜的情侶們,最終能攜手走進婚姻殿堂的又有多少呢?
打敗焦慮的話:你活著或死了,有幾個人會這樣記得你? - 天天要聞

打敗焦慮的話:你活著或死了,有幾個人會這樣記得你?

作為普通人,你活著的時候沒幾個人在意你;死了更沒有人記得你,所以你還焦慮啥?過去的事就像是人的便便,沖入下水道就跑了,你還記著個啥?反芻思維,是不是在反覆品嘗著過去的滋味,想想噁心不噁心?除了生病以外,都是你的情緒帶來的,並非是真正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