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美亞
2018年的《幸福三重奏》,我一看到福原愛和江宏傑,就會快進或者掠過。
我當時的直觀感受是:福原愛和江宏傑,在往好里演繹。福原愛是演繹給江宏傑看的,而江宏傑是演繹給觀眾看的。
汪小菲和大s也在演繹,但他們在往壞里演繹。雙方在鏡頭前爭取婚姻主動權,彼此又協力多製造了一些爭議鏡頭。
陳建斌和蔣勤勤最自然,婚姻已經過到了無所謂的境界,綜藝不就是公費旅個游嘛?鏡頭擺在那裡,恨不得是個吵架的見證,可以用來治理一下對方。
所以汪小菲和大s那對是戲劇的好看,你可以看到他們之間的暗涌較勁,鬥智斗勇;陳建斌和蔣晴晴是生活的好看,大概天下所有相看兩厭、熟門熟路的夫妻都會有代入感。
福原愛和江宏傑完全沒有什麼可觀性,每一天都是親親抱抱哭哭笑笑,猶如拿到了偶像劇的劇本,還是那種沒有情節沒有衝突的水劇。
福原愛婚變的新聞,讓我不得不把兩年前的這檔綜藝仔細扒了一遍,才發現他們倆的甜蜜里到處都是雷。
首先這兩人去參加節目時才結婚兩年,節目里一直強調彼此是異地戀,聚少離多,這是他們第一次這樣單獨膩在一起,所以那麼膩歪似乎情有可原?
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一件事情,就是他們已經生過孩子了。
親自結過婚的人都知道,生孩子是夫妻倆的一扇門,一旦踏進門,拜堂夫妻變結拜兄弟。肉身的動物真實性、餵養逼出的雞毛蒜皮、家務繁重帶來的反目成仇,都會讓人迅速回歸本我,並,見到對方的本我。
而福原愛在江宏傑面前,還是要全妝出現,一句重話都不敢說,這說明孩子一歲了,他們依然沒有變成生活搭子。換句話說,江宏傑並沒有參與太多育兒工作,否則,新手媽媽的邋遢臃腫,他早就見識過千百回。
這種生活狀態,一定是有悖於婚姻自然發展規律的。
第二個問題是,福原愛在江宏傑面前是自卑的。
聽起來很好笑,全亞洲都知道的女強男弱,但架不住福原愛內心的自卑。這種自卑絕大部分在外貌上。江宏傑再是個殺千刀的,我們也依然能達成一個共識,他長得確實好看,以至於被來串門的小S調戲。
江宏傑坐在門口等福原愛化妝,她畫著畫著突然就嘟噥起來:你是不是覺得自己被騙了?大意是你看我素顏多老多難看。
江宏傑也只能順著說:我喜歡的是你的個性。
他們出去一起吃飯時,福原愛說剛才看到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江宏傑說我覺得沒有你美,福原愛把這句話定義成「油膩膩的」。
她不相信江宏傑真的認為她美,「個性好」反而能讓她安心,但同時又帶來了不對等的戰戰兢兢。江宏傑的高大帥氣給了她足夠多的情緒價值,也成了她自卑的負擔。
由此帶來了第三個問題,福原愛的無底線。
當然這裡面也有文化差異和童年經歷的問題。日本文化對「母親」是推崇備至的,做賢妻良母也就成了女性的本職。
而福原愛從小就打乒乓球,在小時候的紀錄片里,軟萌的她一失誤,就轉頭跑向媽媽哭。在媽媽讓她放棄時,她又嚎啕大哭要繼續練下去,她的原生依戀模式應該是焦慮-迴避型,極度依賴親密關係。
所以,當偶像王楠問少女時期的福原愛,你的夢想是什麼?福原愛的夢想不是拿冠軍,而是結婚生子,給自己的老公做飯,每天老公回家問她,你是想先吃飯還是先洗澡?
江宏傑似乎滿足了她的夢想,跟她是同行,有共同話題,長得又帥,性格在戀愛初期又好。
所以你在節目里可以看到福原愛有多麼地維護江宏傑,每天上下翻飛變著花樣給江宏傑做飯。王楠跟江宏傑打球,幫他練拉球,福原愛奔跑著去做球童。江宏傑去比賽,她全程陪伴給他全方位的幫助。
她內心並不是不知道江宏傑和她的差距,處處維護維護老公的自尊心。江宏傑給她做飯吃,不管做什麼,福原愛總是手捧著臉眼裡有星星地說,你喜歡就好。
江宏傑放風箏,風箏飛不起來,福原愛跑在身後不停地吶喊:老公你是最棒的!老公加油!
不知道的還以為江宏傑要奧運奪冠了。
最喪心病狂的是,世界乒乓球排名第9名的福原愛,和排名79的江宏傑,在節目里打乒乓球,福原愛輸了!愛的水放起來,像海那麼深。
最後的採訪細節很有意思,福原愛說我要把在這裡學到的東西,拿去經營我們江家。聽聽,「江家」,福原愛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放到了附屬品的定位上。
可以說,福原愛是東亞賢妻良母的TOP模版,為了丈夫放棄事業背井離鄉;一個從前不會買火車票的人,家務育兒事必躬親;在外親切又捧場,給足丈夫尊嚴。
朋友們,這就是問題所在啊。
女強男弱婚姻里最常見的走向是,當男性承受不了能力的差距與外界的壓力,他就會把這種恥辱感,轉變成對妻子的打壓和規訓,來完成一個丈夫的自尊。
節目里,小家庭的外殼世界,所有人都說江宏傑娶了福原愛,是三生有幸。大S說,你娶了日本的女王哦,日本隊能不仇恨你嘛!王楠說,你對她不好,一腳踹出去。
江宏傑只能順著點頭,笑,承諾。
三個家庭聚餐時,江宏傑和那兩位丈夫顯然有壁,他從來不是控場者,甚至不像參與者,接一些不痛不癢的話茬,接受他們的指派。
和年齡有關,更多的是實力、地位、階層的分級,男人的世界更社會達爾文。你想一想,假若福原愛不在場,江宏傑也可憑專業性佔領一個話題的山頭,可是福原愛在,這份關注就不可能是他的。
江宏傑去打比賽的那天,福原愛不僅是生活助理,還是他的貼身教練。但福原愛講了幾句之後,江宏傑就出現了明顯的不耐煩,他只能以倒在床上的方式來給鏡頭圓場。
在現實生活里,這樣的場景江宏傑可能經歷了成千上萬次。可當福原愛做妻子已經做到無懈可擊,低到無法再打壓和規訓,正常的底線被突破了,侮辱和暴力就登場了。
他倆離婚的原因,主要是江宏傑對他的冷暴力。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福原愛去看牙科,被江宏傑辱罵,嘴張得那麼誘惑,你這個婊子。
當一個丈夫可以如此侮辱自己的妻子,這一路的煉獄,不用新聞報道就能想像。
我相信他們擁有過真感情,但一切都在一方的步步退讓一方步步緊逼的狀態下走向失控。
網上的討論很多,有很多關於女強男弱婚姻的炒冷飯思考,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女強男弱都有如此下場。
在內心羸弱的男人眼裡,他穿著皇帝的新衣,而這種恥辱,是妻子帶來的,他的能力也無法紓解,只能靠尋釁滋事來保持內心的平衡。
但內心強大的男人不一樣。
我最近在看侯佩岑的綜藝,我覺得她很幸福。她和她老公黃伯俊也曾經被認為是女強男弱的典範,一個普普通通的金融男怎麼和亞洲天王比呢?
侯佩岑好像也通過這檔綜藝,從一個纖塵不染的女神走下了神壇,變成了一個聒噪啰嗦,控制欲極強的普通主婦。
但我找到了很多幸福的細節,比如,侯佩岑會和自己的媽媽,偷偷說老公的壞話,撒嬌式說他木訥,不解風情。
觀察一下,當一個女人在婚姻當中有極其自信的時候,她才會在自己的父母、朋友面前大肆吐槽老公。
實際上就是想要對方給她一個「你老公很好」的確認,而那些內心沒有底的女人,才會不停地渲染老公的好,以此掩飾自己的心虛。
黃伯俊雖然看上去面無表情,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但他不是真的傻。他會在跟侯佩岑吵架之後,打電話給岳母求助,開場白是:我媽媽很早就去世了,我把你當作媽媽,想跟你聊一聊。
這個細節既動人又充滿智慧,他知道侯佩岑與媽媽的親密,選擇了高效的溝通方式,又能給岳母在「重要性」和「信任度」上極好的感受。侯佩岑事後也會給他加分,因為媽媽是她最在乎的人。黃伯俊把媽媽當親媽,還有比這更安心的忠誠嗎?
最重要的是,此舉證明,黃伯俊是懂得示弱的,他沒有覺得在兩個極其強勢的女性面前,自己需要有男性的裝腔作勢。只有內心強大的人,才會示弱。
世俗定義上的女強男弱,並沒有改變他對自我的認知。
當侯佩岑提出一切非份要求時,比如要他一起做運動、給母女倆做飯,黃伯俊面露難色,但還是乖乖地去了。這些「捉弄」並沒有影響他在節目里的情緒,因為他開開心心買回了母女倆愛吃的菜。
我認為他不覺得這是頤指氣使,他會把它定義成夫妻間的情趣。換做一個自卑的贅婿,大約會覺得自己在鏡頭前凌遲吧。
而侯佩岑為什麼敢如此「人來瘋」?因為她篤定黃伯俊內心強大帶來的情緒穩定。
侯佩岑說,黃伯俊最感動她的一件事是,生完孩子後她去上廁所,打著吊瓶,黃伯俊一手扶著她,一手給她提褲子。
黃伯俊對此的回答輕描淡寫:這不是應該的嗎?
生孩子大概是一個女人,一生當中最狼狽、最艱難的時刻,夫妻一生的恩義大約也結在此處。接納了對方最醜陋,最動物性的一面,並給予支撐,就跨出了愛情那一步,接軌上了親情,從此,也敢度量餘生了。
侯佩岑是沐浴在愛里的,這份愛並不是一個弱男單向的無限度溺愛,這份愛是雙向的。黃伯俊玩遊戲壁咚侯佩岑,侯佩岑的眼神里,都是嬌嗔。
她的抱怨背後,有小女人深深的依戀,這個世俗定義的弱男,有她可仰慕依賴的地方。
其實生活哪有世俗那麼簡單,名利兩個維度做強弱的切割,生活是具象到雜碎骯髒的此時此刻,生活的切面近乎於圓,每一個橫切面都有強弱的進退、攙扶、轉換。
就好比剛生完孩子的侯佩岑,她就是弱者,這個時候,她就需要強者的幫助。
侯佩岑那種女孩,不可能隨便下嫁,她找到了她需要的強大。
嫁給天王當然皆大歡喜,但我們來想一想,假如侯佩岑嫁給了周杰倫,大概也要像福原愛那樣遮住臉,不讓老公進產房看到自己的醜態了。
所以,並非女強男弱就註定是悲劇,關鍵是,那個被定義成弱的男人,是否也同樣看待自己。
種植業有一個術語叫「套種」,就是把兩種植物種在一起,可促進彼此的生長。比如大蒜和棉花,大蒜揮發出來的大蒜素,既能殺菌,又能趕走害蟲。
遠遠望去,我們只能看到一片棉花田,但是大蒜要知道,它是有價值的,它們彼此相生相依。
當你找了一顆大蒜,你要確定幾點:1、他是否有自我價值的肯定。2、他是否情緒穩定。3、他是否可以提供你需要的情緒價值。
最後,你要清楚,你這棵棉花的價值,在於結出潔白柔軟的棉絮,而不是為了照顧大蒜的感受,腰斬自己,讓它也暴露在陽光下。
可惜的是,大蒜喜陰。
就好比福原愛在結婚後,忘了自己是個光彩奪目的運動員,認為做好妻子才是她的本份,才能得到丈夫的肯定與寵愛,一步步地毀了婚姻這塊田地。
畢竟,當初江宏傑還是小透明時,他眼裡的運動員福原愛還是「可怕」的。他不是不知道妻子的價值,不是不知道敬畏,不是不知道自己佔了便宜。只是,人性本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