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無用論到底對不對?無用的是所學,而不是讀書本身


讀書無用論盛行多年,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很多崗位賺錢,其實也並不需要高學歷,讀書無用論看起來更加有道理。

但回過頭去看看曾經學校里的所學所知,你會發現,不是讀書這件事本身無用,而是所學多少有些雞肋罷了。但因為在上學階段,所學就是讀書,才會讓讀書背了無用論的鍋。


語文:識字造句,學習名篇

識字和造句,毫無疑問是學習生涯中最有用的兩樣。原因很簡單,國家早就完成掃盲了。不識字,不就是文盲嗎?有些網紅或明星,蹲在直播間里把字讀錯,也會引起群嘲。

網圖侵刪

而名家名篇,對提升文學素養有不錯的作用。但除了畢業後從事文學方面的教研人員、專門寫材料的公務員外,名家名篇更多只是錦上添花的知識。尤其在企業里和各種一二三產業里,很難真的用得到。

那麼,語文到底應該教會人們什麼呢?表達能力,精準、流暢而又多樣的表達。這是身處社會表達觀點、展示自我最直接且最有力的方式。


數學:方程數列,高數線代


雖然學了很多,也在數學課上聽睡著過很多次,但回頭看一看,就發現如今的工作和生活中,用到最多的,都是最簡單的那些加減乘除,至於曾經的那些高數線代什麼的,似乎成年人的世界裡不存在。除了專門搞數學研究的那些人以外。

那麼數學最應該教會人們的是什麼呢?思維邏輯的構建。如同解答數學題,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分別做什麼,都有順序,這就是解題邏輯。當我們進入社會,面臨大大小小問題時,抽絲剝繭,找准切入口,用有邏輯的方案剝開表象,獲得最終圓滿的結果,就是邏輯的最大作用。

網圖侵刪


英語:單詞語法,聽力寫作


學了好多年,到頭來發現工作中壓根就沒有什麼外國人,最多就是工作時需要大家互相以英文名相稱,其他的呢?哦,出國玩的時候,可以應個急。但真的需要嗎?越來越多的在線翻譯軟體,讓英語課的作用越來越弱化。

那麼英語最應該教會人們的是什麼呢?照我說,與其整天看著李雷和韓梅梅滿地跑,還不如乾脆把那些各種編程語言和英文結合到一起。工作中雖然用不到英文,但那26個英文字母,可還能給自己起一套新的名字,C++JAVA,VF,VB,顯然編程和跑數在工作中更實用。最不濟,工作時EXCEL里用公式計算,也是要用英文字母的。


政治:很有用,做一個積極向上的好青年,要紅也要專。


歷史:很有用,以史為鑒,博古通今。一個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忘記歷史。


地理:江河湖海,宇宙星辰


對大部分人而言,地理書上看到的各種江河湖海,宇宙星辰,這一輩子也沒法實地感受。我感覺最實用的,就是每次坐飛機,我能明確知道,現在是在平流層還是對流層。其他的呢?好像不大接觸得到。

那地理最應該學會的是什麼呢?與其了解各地的地形,災害的成因,星象的運轉等等。讓每一個學生真正搞得清東南西北,掌握一些野外生存技巧或許更加實用些,危急關頭能救命。

網圖侵刪


物理:牛頓焦耳,毫安千克


到了最後,日常工作中很少用得到,家庭里主要就是修一修電燈泡。這個印象主要還是小時候我爸在家裡修一修家電留下來的,他是理科生,學得還挺好。其他的么物理似乎真不咋用得上。

照我說,物理真正應該學點啥,就從日常生活各種維修學起吧!家電電路壞了怎麼修,燈泡壞了怎麼換。這些家庭生活中至少用得到,外加萬一哪天領導家需要換個電燈泡。


化學元素周期,氫二氧一


氫二氧一,這大概是我目前記得的從初三到高二化學課的最後成果了。化學離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若即若離。怎麼說呢?出了事的時候,就發現離得很近,比如吃了兩款相剋的藥物,導致中毒。但沒事兒的時候,又離得挺遠,畢竟也沒人整天想著下毒毒害親朋同事吧。

那化學最該教的是什麼呢?就是各種日常生活用品間化學反應。至少這玩意關鍵時刻能保命。


生物:界門綱目科屬種


學習了人體的各種構造,學習了大自然的各種生物,認識了一些花,認識了一些動物。可真正有多少能用到生活中呢?寥寥無幾。

生物最該教會學生什麼?應該是作為一個人,如何健康的活著。現代人很多的都活的不健康,抽煙的酗酒的,熬夜的肥胖的。從生物學的角度教會學生如何健康或者,顯然更加重要吧。


我承認,寫到後面,有點關不上腦洞了。但說真的有些沮喪,當寒窗十幾年,回頭一看,所學大多數和工作毫不相關,入了職學歷都是過去。在中國這套教育體制下,家長們燒著錢,堅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結果孩子們學了一堆在日後工作和生活中基本用不到的東西,多少有些諷刺。或許我們在這套體制下的所學,更大的意義是日後可以給同在這套體質下的孩子們講題,冒著心梗的風險。

或許把所學區分為常識和實用,更務實些。常識,就是這輩子可能你終生也用不上,但是你應該知道的知識點。而實用,就是日後能幫助到學習和生活知識技能。

這樣,讀書無用論才是真正的不成立,因為所學同樣有用。


#冬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