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晚報】
圖說:「讓世界充滿AI」第四屆長三角青少年人工智慧奧林匹克挑戰賽總決賽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附屬松江實驗學校舉行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AI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對於一群年輕人來說,他們並不滿足於讓AI為自己服務。當足球裁判,探秘深海,繪製漫畫……昨天,以「讓世界充滿AI」為主題的第四屆長三角青少年人工智慧奧林匹克挑戰賽總決賽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附屬松江實驗學校舉行,年輕人們說,要用人類的智慧,讓人工智慧變得更智慧。
本屆AI奧林匹克由主賽道、嘉年華兩個板塊組成,組織人工智慧的體驗、學習、研究、應用和展示活動,內容覆蓋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社區、智慧消費、智慧家居、智慧製造、智慧健康和智慧體育9個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從6月到11月,比賽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迎來了江浙滬皖三省一市共36個城市的1200餘所中小學校參與,7334支隊伍晉級市賽,超80萬人次參與比賽,「AI奧林匹克」活動平台及人工智慧賦能教育資源平台總訪問量超350萬人次。
今年的主賽道共設「演算法擂台」和「無人駕駛」兩大項目,以高規格、高質量、高難度的挑戰賽促進人工智慧領域青少年後備人才的培養。其中,演算法擂台「綠茵天眼」將競技體育與人工智慧相融合,要求參賽者在每段10餘秒的視頻中識別犯規、越位等球場狀態,並挑戰賽事解說任務。來自五十四中學的高二學生張文軒是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隊隊長。她坦言,比賽前,知識儲備略顯不足。幸好,在賽程的每個階段,組委會都會有學習資料,還有線上線下的培訓。經歷多輪挑戰,面對了平台打榜、現場答辯、展示挑戰等不同任務,從6月組隊至今,全隊一起研究完善隊伍的演算法模型,成功晉級最後一輪。對他自己而言,不僅學會了相關技能,也學會了適應和照顧隊員們的情緒,並開始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主賽道的另一項目無人駕駛「海洋探秘」在去年探索開拓虛擬平台的基礎上,利用數字渠道優勢,設置了可任意移動的三維海洋空間,提高了思維難度,也為航線演算法設計提供了更多可能。參賽團隊設計製作運輸載具,隊內任務合作,隊間挑戰競爭,在虛擬賽道和實體賽道分別開展海洋探索。
圖說:通過參加大賽,不少同學加深了對AI的認知
在本屆比賽的嘉年華展示會上,來自上海及長三角地區300多支隊伍,圍繞「智能時代的多元文化表達」的主題,通過展示、答辯等環節,展現他們的人工智慧創意、研究過程和成果。為了增強同學們對學習京劇的熱情,上海市大同初級中學李鹽岩同學運用AI設計了京劇臉譜,同學們「刷臉」就能戴上個性定製的京劇臉譜,同時還配上京劇選段。這種邊玩邊學的方式,讓同學們對學習國粹京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讓AI與文化的交融多了一份創意。
本屆長三角青少年人工智慧奧林匹克挑戰賽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得到了上海市科創教育指導委員會、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上海中心特別支持,並由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上海人工智慧教育共同體、上海市人工智慧行業協會、上海市松江區教育局共同承辦。自2019年起,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指導,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就發起成立了上海人工智慧教育共同體。為了更好地推動AI技術的發展,挑戰賽與頂尖的企業和學術機構合作,利用上海人工智慧教育共同體平台,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與業界前沿近距離交流的機會。本年度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開放了浦育人工智慧平台,供更多師生學習使用。華為、百度等高新企業通過在「少年開發者」繪畫等項目中開展技術支持,幫助青少年使用國產大模型應用與現實問題,促進他們在AI領域的學習和應用。
圖說:上海人工智慧教育共同體迎來第六批成員單位
今後,上海科技藝術教育中心組織成立的上海市校外課外人工智慧教師協作組也將從課程開發到教學實踐,全方面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運用和創造人工智慧。
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