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寫作了多久?我們一直在寫作。
從小學的100字看出寫話,一直到高考的800字作文;
從小學一年級的造句練習,一直到長大後自媒體平台的發布。
我們一直在寫作,可以說,有文字的地方,就有寫作。
就像我們和別人微信,或者一條小小的朋友圈,都是我們在創作的過程。
所以,每個人和寫作同行,那我在寫作上有3板斧,方便我快度成文,也想分享給你。
1小標題,打開我的作文之路
議論文,我是在初中開始正式地寫。
那時候我發現議論文很好寫,尤其是採用小標題的形式,新穎還有條理性,很容易打高分。
所以,3段式,我從初中就開始用了,一直到高考,助我作文保持高分。
我們現在新媒體文章,也大多採取3段式的形式,只不過比學生時代的作文寫得要深刻得多。
所以,思考好3個小標題,文章的大框架也就出來了,前後呼應主題,一篇觀點文就有了基本骨架。
2 金句引用,給文章添彩
我們現在寫新媒體文章時候,最後也要看看自己整篇文章中的金句引用情況。
這點,我也是從上學時候感受到的,尤其是古詩詞的引用,每次都能換來老師的一段波浪線。
所以,有意地去背誦一些古詩詞和名人名言,幫我們文章錦上添花!
現在,我們寫新媒體文章,不用坐在教室里寫,所以,不一定要背下來,我們有自己的素材庫,也有網路,隨時可以找金句。
那麼,找到合適的金句,會給文章增加權威性,也會讓讀者信服,所以,金句的引用,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3 排比對仗,讓文章整體升級
排比句和排比段,我用了很多年,已經養成習慣,有時候還挺不好改的。
但現在有時候我在寫完之後,也會刪掉一些沒有必要的修辭,畢竟現在是內容為王的時代。
華麗辭藻,不如實在表達。
但必要時刻,這些排比和對仗,也會給文章添彩的。
尤其是我們寫宣傳文案或者朋友圈時候,可以運用,方便讀者閱讀,還能在情緒上引起共鳴。
以上,就是我寫文章時候的常用伎倆,基本都是從學生時代延續過來的。
這些方法,有些適用於寫文章,有些反倒適合發發朋友圈,或者擴大宣傳。
所以,寫作的技能,讓我可以在多個方向,都能更好地展現自己。
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是脫離不開文字的。
與其欣賞別人的精彩,不如精進自己的技能!
一起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內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