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到三年級,習慣培養比學習更關鍵

小學一到三年級,習慣比學習更關鍵,這直接影響到他高年級後的自主學習能力。


其中專註力,時間管理能力,獨立自主這三個方面很重要。

我們首先說一下專註力。

小孩子的專註力大多數都是被家長打斷的,比如他從小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時候,你會突然叫他寶貝過來一下,喝口水,來吃個蘋果等等,這都是非常要不得的。所以這個孩子就會出現,他寫作業的時候,一會兒出來上個廁所,一會兒要吃個東西,一會兒說媽媽抱抱,他已經很不專註了,你又一會兒他剛寫一個字兒,你就說這個字寫得太差了重寫,一會兒你又提醒他注意知識點。

這哪來的專註力呢?專註力的底層就是我能坐得住,在這裡,我能坐15分鐘到30分鐘,我能不動,身體專註才能夠使大腦專註。

本身低年級孩子的專註力就不夠好,你再破壞他,哪裡能專註的起來呢?培養專註力的方式,你可以找一些讓孩子靜下來的事情讓他做,比如圍棋,彈琴,畫畫,閱讀都可以。

另外,把影響他分心的東西都清掉,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任何影響他分心的東西都統統拿掉。桌子上面只能夠有一支筆,一個橡皮,作業本就可以了。

你要保證他的學習環境是不被任何其他東西打擾的,這是關於專註力的培養。

再來說時間管理。

家長要訓練孩子的時間意識,讓孩子清楚地知道十分鐘我能做多少事情, 20分鐘能做多少事情。比如我們要跟孩子講,你看一集動畫片的時間就是五分鐘,你跳200個跳繩的時間就是兩分鐘。這個時候你把孩子的熟悉的,具體的事情和時間對應起來,孩子才能夠感受到事情和時間是有關聯的。

然後我們再來藉助時間管理的工具,比如番茄鍾啊,規定好每一項作業它需要使用的時間,在配備鬧鐘和手錶這個工具來幫助孩子更清晰地看到,感知到時間的流失,也在不斷地提醒自己,那孩子如果形成不了對時間的意識,他就會拖拉磨蹭。

最後,我們來說培養獨立自主。

一年級了,家長逐步的放手的態度就是告訴孩子,現在你是小學生啊,你的事情必須由你來做了。所以,每天睡覺前整理書包,第二天要穿的衣服都必須由他自己去做,家長,只需要恰當的提示就好。比如你可以和他一起寫個備忘錄小清單,貼在他的房間的書桌前。

各位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一開始他做不好,丟三落四了都不要緊,這都不重要,剛開始訓練的重點不是放在結果上,而是放在這個行為行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