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0月2日訊飄香四溢的各地美食、激情洋溢的民族歌舞、五顏六色的燈謎紙簽、精緻靚麗的民族服飾、印刻「深夜食堂」的火紅燈籠……9月30日、10月1日兩晚,中南民族大學第八屆中華民族文化交流節之預熱活動「深夜食堂」火熱進行。各族師生品鑒特色美食,載歌載舞,共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
「深夜食堂」開張,工作人員分發食物。中南民族大學供圖
「深夜食堂」是由中南民族大學學生骨幹訓練營主辦的中華民族文化交流節的預熱活動,也是各族師生民族團結共賀新中國華誕的聯歡。活動在於以品嘗特色美食、欣賞歌舞表演、許願留言互動等形式,讓師生們感受到全國各地的風俗文化,堅定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夜幕剛剛降臨,手持糧票前來兌換美食的師生來到廣場。烤饢、手抓飯、奶疙瘩、糯米飯、鍋茶、奶皮子月餅、清補涼……工作人員身著絢麗的民族服飾,將準備好的特色美食一一擺放整齊。現場等待的師生們,有的舉起手機拍照,有的踮起腳、翹首期盼自己要品嘗的美食,還有的師生在一旁猜燈謎,或寫下對祖國的祝福。
「深夜食堂」開張,現場猜燈謎活動。中南民族大學供圖
活動伊始,隨著「同心共築中國夢」一曲,學生骨幹訓練營的同學們進行開場舞表演,歡快的歌曲配上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讓現場氛圍更加濃烈。學生團隊帶來的馬頭琴、托布秀爾等民族樂器演奏讓圍觀的師生盡享音樂之美,大家隨著節奏舞動,感受音樂的魅力。在即興表演環節,來自音樂舞蹈學院的六名女生為大家帶來了蒙古族民間舞蹈《歡樂的牧羊人》,身姿曼妙,舞步輕盈。工作人員邀請圍觀的師生一起圍繞篝火跳起舞蹈,將氣氛推向高潮。
「在這裡嘗到了蒙古鍋茶,我本以為是甜口的,沒有想到居然是咸茶,但是很香,別有風味。」來自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2022級的陳藝溢端著裝滿美食的小碗,品嘗著蒙古鍋茶,第一次來到「深夜食堂」,她感到十分開心,「通過品嘗特色美食讓我對各地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明年我還要來參加」。
「深夜食堂」開張,同學們分享美食。中南民族大學供圖
今年是中南民族大學學生骨幹訓練營成員胡佳媛第二次參加「深夜食堂」活動,「我最喜歡『深夜食堂』活動中篝火晚會的環節,各民族同學都會參與進來,大家一起手拉著手,載歌載舞,沉浸在節日的氛圍中,正如歌詞『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通訊員烏仁 娜迪熱·阿布力克木 龍靜玲 長江日報記者汪洋)
【編輯:王戎飛】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