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幫 | 免費領取《2022 中國數字產業人才培養研究白皮書》紙質版


據人社部數據顯示,2022 年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 1076 萬,同比增加 167 萬人。首次突破千萬,規模創新高。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 年 4 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 6.1%。1076 萬高校畢業生迎就業「大考」之下,畢業生求職難,職場人難就業。與此同時,中國又存在程度日益嚴重的用工荒。


未來幾年,中國就業市場能否穩住?人才發展向何處?


產與教的「同頻共振」,是提高青年就業率的關鍵法門。在政策助推下,產教融合作為培養產業人才的重要一環,已逐漸成為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途徑。


產教融合的有益探索,為職業教育安上了「加速器」,開創了「人才、產業、教育」三方共贏局面。「產業端」有需求、有設施、有市場,「教育端」有人才、有資源、有平台,只有雙方相互配合、互為表裡,才有可能培養出真正能被市場接納的高素質人才。


與此同時,行業機構、企業和學校三方互通,打通新的「造血渠道」,形成從聯合培養到直接輸出的閉環。企業作為參與辦學主體的產業端,主要承載著建立產業學院和企業工作室、企業實習實驗室,科研成果轉化,參與教學各環節等工作;高校及職業學校作為教育端,也在與行業企業深入合作,探索多樣化的合作方式。


在推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道路上,從來不乏政策暖風的支持。


2019 年 2 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 20 條),標誌著職業教育終於與普通教育「平起平坐」,同時也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職業教育發展中的首要地位。


2021 年,產教融合進入政策活躍期,「創新辦學模式,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再次提上議程。


2022 年 5 月 1 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進一步提升了職業教育的法律地位,也對升學路徑、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內容做出規範化指引。

黨的十八大以來部分產教融合相關重點政策,

多鯨整理


行業新政頻發,職業教育領域備受矚目,產教融合迎來更多的未知變數。而產教融合企業要做的,不僅是滿足本企業和所在產業鏈上下游的就業需求,更多的還是向社會全方位輸送人才,承擔起為社會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的責任。


今年 8 月 19 日,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在天津正式召開,網易有道受邀參加大會,並於線上舉行校企合作戰略發布會,宣布開啟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業務,重磅推出校企合作「百校能才」計劃和《2022 中國數字產業人才培養研究白皮書》。


「百校能才」計劃將優先向加入計劃的前 100 所學校,免費提供深度走進產業一線、實訓平台體驗、產業項目搶先入駐、定製人才培養方案、聯合開發課程資源和師資培訓專項提升等機會,率先開啟校企共育優質人才的加速通道。


現在報名加入計劃,還可免費領取《2022 中國數字產業人才培養研究白皮書》紙質版。掃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