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大學生的生活費是多少?這篇文章值得大一準新生家長看看

前言

大學一年級新生的父母不僅要操心孩子學習上的問題,更要操心生活上的事情。在法理上,只要過了18歲,不論男生,還是女生,就可以算是成年人了。

但是,在父母的眼裡,大學生是學生,是孩子,也是經濟上沒有獨立的成年人,作為家長,還要管大學四年的生活費。


問題來了:


孩子上大學,每個月應該給多少生活費呢?


每個大學就讀的城市不一樣,大學不一樣,學習生活方面的開銷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家庭經濟條件也是不一樣的。

有的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不到1,000塊,還花不完,

有的大學生卻要3,000—5,000每月也不夠花。

除了學習費用以外的生活開銷:

在學習上的花費,男生跟女生的差別不大,幾乎是一樣的。

不過,在生活上的支出卻要大一些。

來看看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方面: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每三個月買一次衣服,換一次鞋子來算一次450元,平均每月150元,有的衣服和鞋子只要買質量好一點的,穿個兩年是沒有問題的,所以,這是平均數,個人比較贊成,穿的東西盡量買質量好一點的。

吃的方面主要在學校食堂(早中餐每月500元左右),每月與同學在外面聚一、兩次餐,花費200

住的方面是按學期收費的,1,200元每學期,平均每月200元

交通出行一般坐公交,或者地鐵,100元就足夠。

還有網費和手機電話費,生活用品等方面的支出,大約500元/月。

女生化妝品花費多,男生談朋友、愛出去逛的話,也是開銷比較大的,這一項最低要預備500元每月。

因此,每月1,700元左右的生活費,對於大多數的大學生來說,是夠了的。

然而,對於家裡有礦、家庭條件很好的大學生來說,可以視情況,適當多給一點,不過,大學期間最好還是不要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

每一個人具體的消費情況:

有的人喜歡買買買,已經養成了習慣,很難改。

但有的人就不一樣,該買的東西就買,不該買的絕不會花一分錢。每個人的家庭經濟條件是不一樣的。不少的家裡有兩個以上孩子要上大學的,兒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倍增,就更要量入為出。做父母掙錢不容易,節儉一些為好。

家裡比較富裕,自然消費觀念就不一樣,父母每月打錢給孩子生活費3,000至5,000塊的也不算多。

家裡沒礦,就要悠著點,在大學校園食堂一日三餐,每月1,000元以內也許都花不完。


全國各地大學月平均生活費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大學生要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

俗話說得好: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

只有資本家才會說,錢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得到的東西,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這些都是騙人的鬼話,大多數人掙錢都是不容易的,其實,大多數資本家掙的錢,實質上都是勞動人民的血汗錢。

等到大學畢業,出了社會,找工作以後就知道了:無論是白領、金領、還是藍領,大家都是普通人,掙錢養家不容易。


總結:

大學生的生活費,無論多少,只要夠花就好。不跟別人攀比,不與他人比較誰穿的是否名牌,每個周末都要聚會一次,用最新版的蘋果手機,誰的手提電腦是蘋果,自己內心很是羨慕,也很想擁有。

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去校園外面做兼職,實在是家裡經濟條件困難,想辦法申請助學金。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借錢消費,不要使用信用卡提前消費,更不要去碰校園貸。

大學裡有勤工儉學的機會,只要提出申請,一般來說是很容易得到。

要是真缺錢的話,還有一個最正規的途徑:把時間放在學習上,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以優異的學習成績來申請獎學金,名利雙收的感覺真的很香。


作為大學新生家長,你認為應該每月給孩子多少生活費呢?

歡迎評論區留言。


點個贊、關注我,方便閱讀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