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盡頭究竟是不是編製呢?不少大學生在畢業後發出了這樣的疑問,身邊的同學有些大二就已經開始準備公考和事業編考試了,有些同學只是後知後覺。
大學生們的選擇不同,生活的狀態也會在畢業後三年逐漸顯現出來,那些已經考上公務員事業編的同學,打到了很多同學眼中穩定體面的程度,也使那些沒上岸的同學,看著眼紅。
但是這樣的考試沒有真正實力是不行的,學生自己有執念,再加上家長的期盼,或許一次不成功,兩次三次就有機會,但如果超過五次,還會有多少同學繼續堅持呢?
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了,雲南夫妻考編「百餘次」,挺著孕肚還在堅持
不是說選擇考編的同學就都抱著一勞永逸的心態,但是穩定、受人尊重、沒有後顧之憂,算得上是體制內工作讓同學們報考的主要原因了。
對於考編這條路的經歷,雲南一對夫妻非常有話語權了,因為這對雲南夫妻考編「百餘次」,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也讓很多人佩服的同時感到有一些不理解。
都說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對於這對夫妻來說,可謂是形容的十分形象了,丈夫匡先生已經是該地一個事業單位的員工了,提起自己考編的次數,他直言,考事業編和公考的次數加起來有60多次了。
這是很多普通學生無法想像的數字,有些同學考不上,就半途而廢了,有些同學還想著再考一次,但是往往事不過三,考著考著就沒有了狀態和信心。
匡先生在考試的過程中認識了妻子,這也算是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了,因為妻子也和他一樣,一直在準備編製類的考試,兩個人加起來真的考了百餘次。
就連妻子懷孕的時候也沒有放棄,挺著孕肚還在堅持,去參加了特崗教師的面試,在他們眼中,雲南人考編的動力是最強的,因為編製工作在很多人的眼裡都被高看一等。
匡先生是個退伍的人,失敗的次數雖多,但是沒有放棄自己進編製的夢想,兩個人也是相互鼓勵,匡先生如今還對公務員有著很大的期許,他也在鼓勵妻子勇於去嘗試教師的考試。
因為考試的次數多了,所以二人的經驗也是頗為豐富,經常在一起探討考試的技巧,以及面試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如果他們沒有遇到彼此,是否對編製考試的期待就會減少呢?
評論區湧現不少大齡「考編人」,這些人沒有應屆生的優勢,為何還在堅持?
大家都很佩服這對夫妻的毅力,而在評論區也湧現出來不少大齡考編人,他們有些已經到了而立之年,有些則是剛剛卡在35歲上岸,都想著在年齡限制到期之前,為自己爭取一個保底的機會。
筆者也十分欽佩雲南這對夫妻考試的精神,還有那些已經沒有了應屆生優勢,甚至連往屆生都算不上的大齡人,他們為何還在堅持編製考試呢?
首先可能是他們對於自己的發展現狀不太滿意,有些人剛剛畢業就選擇了直接工作,打拚多年依然沒有長進,所以想試一試,用考試來改變一下現狀。
其次,可能是這些同學畢業以後從事了機構教師或者是考公培訓之類的工作,他們對於這些相關的知識早已了熟於心,既有備考經驗,又有授課能力,同時,還能在面試中對答如流,所以想著用編製來結束之前高薪的工作,開啟新的階段。
活到老,學到老,大齡畢業生想考編,可以抓住這幾種機會
懂得終身學習的同學,會在各種機會來臨的時候及時抓住,大齡畢業生失去了應屆生的身份,這個時候想考編,如果自己本身是教育機構的老師,可以去報考教師編製,授課經驗充足,會使自己很加分。
很多培訓公考的老師,也能在編製考試中有更多的優勢,這些老師平時都是教學員學習備考技巧,所以,對這些知識點早已了熟於心,而且還能摸清出題的套路,幾乎不用費太多力氣,就能上岸。
還有那些曾經在大學石參軍入伍或者是高中畢業時考了軍校的同學,在退伍之後,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參與體制內考試,這種考試一般在政審環節會比較嚴格,但是參軍的同學,已經通過了嚴格的審查,所以在這一方面更加讓人放心。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雲南夫妻考編百餘次這件事?(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可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