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明信片:中國孩子在國慶黃金周交流心聲的新載體

新華社上海10月5日電(記者楊愷 許曉青)掃描機器屏幕上的二維碼,再通過手機上傳自己的照片並錄製一段語音留言,便可「列印」出一張包含個人聲音二維碼在內的「有聲」明信片。

國慶黃金周期間,到位於上海市徐匯區襄陽南路的紅色少年主題郵局,寄送這類「有聲」明信片成為孩子們歡度長假的一項新體驗。

藏族學生旦增貢色展示自己製作的「有聲」明信片。 受訪者供圖

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正在上海南匯中學就讀的阿力新選擇將自己的祝福送給祖國。「我來到上海有近三年的時間了。在這近三年里,我收穫頗豐,我們和上海的小朋友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阿力新告訴記者,他也把這些心聲錄進了「有聲」明信片里。

阿力新認為,「有聲」明信片是一種傳播載體的創新,彌補了通過文字無法傳達的情感。

旦增貢色向家鄉寄送明信片。 受訪者供圖

上海健康醫學院就讀的藏族學生旦增貢色將「有聲」明信片寄給了自己的家人,希望他們身體健康。旦增貢色說,「有聲」明信片既先進又方便,很榮幸能在國慶「十一」當天參加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他還希望這家紅色少年主題郵局能成為自己寄託思鄉之情的驛站。

推動「有聲」明信片寄往全國各地的共青團上海市委合作交流部介紹,聲音留言可以超越一般的文字留言,進一步擴大東西部地區青少年之間的交流交往。今年9月起,上海市的青少年與中國西部多地的上千名青少年開展了新一輪書信交流,「有聲」明信片也是其中一種重要的交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