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如何應對招錄新變化

2025年06月10日14:43:08 教育 1859
高考生如何應對招錄新變化 - 天天要聞

【聚焦2025高招】

優質本科擴容,專業與培養模式「上新」——

高考生如何應對招錄新變化

光明日報記者 周世祥 晉浩天 張亞雄

「更多機會,更多可能」「這是國家對未來的投資,也是對個人夢想的支持」「期待能培養出更多傑出人才」……3月以來,「多所高校官宣本科擴招」話題在社交平台引發熱議。

1月3日,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袁達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為加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供給,2024年已推動「雙一流」建設高校擴大本科招生1.6萬人。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表示,將進一步增加「雙一流」建設高校本科招生的規模,2025年力爭再增加2萬人。

不久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知名高校也紛紛宣布擴招計劃。與此同時,教育部發布的新本科專業目錄增列了29種新專業,新目錄專業數達到845種。

優質本科擴招擴容,增加的生源指標將面向哪些專業?高校專業「上新」,培養模式又有何變化?

高考生如何應對招錄新變化 - 天天要聞

河北省秦皇島市新世紀高級中學高三學生體驗趣味遊戲「松鼠搬家」。曹建雄攝/光明圖片

「擴容」「上新」 聚焦前沿技術、新興業態

哪些學校、專業方向擴招了,規模有多大?

記者梳理髮現,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今年新增本科招生名額均為150名。近日,南京大學公布,將在2022至2024年新增新工科專業方向累計擴招1730人基礎上,再次擴招不低於100人。

記者查閱高校發布的相關信息發現,此次擴招名額集中於前沿技術、新興業態,如上海交大將重點擴大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學科領域招生規模;中國農業大學將重點面向糧食安全、生物製造、綠色能源與可持續發展等學科領域增加招生名額。

談及中國人民大學今年的招生計劃,該校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兼本科生招生辦公室主任熊俐嘉說:「學校此次擴招計劃緊密對接教育強國綱要,聚焦數字時代發展前沿,在人工智慧、智慧治理等AI+領域前瞻布局交叉複合型人才儲備;專註基礎學科拔尖人才選拔培養,推動實現從0到1的原始創新突破;重點建設涉外法治、國際新聞傳播等戰略人才項目,培養兼具人文厚度、時代銳度和全球廣度的尖端人才;同步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頂尖學科建設,築牢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育人根基。」

「總體來看,優質本科擴容、新專業『上馬』不僅是量的調整,更是結構與學科方向調整,應是精準、有重點地擴容,更加針對基礎學科、交叉學科、新興學科等『上新』。」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分析:「讓有條件的高校結合國家戰略需要,聚焦新質生產力,加快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人才培養。」

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盧曉中認為:「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後,根據人口長期變化趨勢,高等教育高質量資源有條件覆蓋更多人口;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培養的人才居於人才鏈上端,需要增加供給以滿足市場需求,即未來前沿、新興產業發展需要。」

高考生如何應對招錄新變化 - 天天要聞

高考前夕,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第二中學學生進行「擁抱向前沖」遊戲放鬆身心。謝東攝/光明圖片

交叉培養、貫通融合,各校推動育人模式升級

招錄只是起點,當更多生源被吸納入校,學校又該如何提高培養質量?

中山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已出台系列舉措,持續探索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路徑。「學校成立了七個學部,通過學部統籌相同和相近學科的人才培養標準、學術評價標準,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同時,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和強基計劃,開設若干二次遴選專業、跨學科微專業,全校2500門左右專業課實現跨院系開放共享,鼓勵學生跨學科學習、研究型學習和實踐;所有院系均開設本研貫通課,約82%的院系設置了榮譽學位制度。」

南京大學的目標,則是以人工智慧全面賦能教育教學變革創新,培養面向未來智能時代的交叉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據悉,2018年以來,學校率先成立人工智慧學院、智能科學與技術學院、智能軟體與工程學院、建立國內第一個完整的人工智慧本科專業教育培養體系。2024年推出「1+X+Y」三層次「人工智慧通識核心課程體系」,即1門必修的人工智慧通識核心課+X門人工智慧素養課+Y門各學科與人工智慧深度融合的前沿拓展課。今年,學校還將進一步以學生為中心推進智慧賦能教育,關注不同專業學生多層次多角度需求。

「一是大力推動形成AI與各學科深度融合的知識體系和培養模式;二是以蘇州校區建設為契機,聚焦新工科專業人才培養,突出產學研深度融合,探索培養產業科技創新人才新範式;三是推進新生學院、匡亞明學院『兩院改革』,打造學科專業交叉人才培養平台,探索跨學科、超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

「教育主管部門一直強調『以本為本』。這一提法今天仍不過時。在高等教育體系中,本科具有奠基性作用,如何去掉『水課』,打造『金課』,推動貫通式、科教產教融合式培養,仍然是學校需面對的課題。」盧曉中表示。

「要實現上述目標,首先對高校教師隊伍升級提出了更高要求——每位教師都應具備適應人工智慧時代的信息素養;教師要將做科研、寫論文的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切實推動科研反哺教學;教師不僅要把握學術前沿,還要及時精準把握產業升級需求的前沿。此外,學生服務也要持續跟上,做好學生學業引導、職業生涯規劃、心理指導等方面服務。」盧曉中說,「這些都是對擴招高校辦學治校能力的新考驗。」

高考生如何應對招錄新變化 - 天天要聞

江蘇省連雲港高級中學教室里,老師為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進行考前輔導。王春攝/光明圖片

高校既要「修內功」也要「向外看」

「優質本科院校在一定程度上既高度聚集了高質量學生『苗子』,又擔負著使其天性充分發展,以有效應對更高挑戰的使命。因此,高校更需要改變原有隻注重『校內本學』的定式,在全球市場體系中主動探索自身的精準定位,全面展示自身辦學宗旨和追求。」儲朝暉分析。

儲朝暉注意到,清華大學適度擴大本科招生規模的同時,新成立了本科通識書院,著力培養人工智慧與多學科交叉的複合型人才,這是基於全面的社會發展需要的選擇。「對所有大學生來說,都應進行信息素養或者技術技能的培養;此外,優質本科要重點破解學生整體人文素養不高的問題,讓科學素養、人文素養的培養相輔相成。」

盧曉中坦陳:「一直以來,教師科研、教學評價存在『兩張皮』現象。因此,應將教學因子納入學術水平評價,將教師學術成果轉化為人才培養資源、教學資源的情況也納入科研評價指標,從而大力促進科教融合。」

「過去,科技含量高的僅是少部分產業,而今後,如果一個產業科技含量不夠,可能很快會被淘汰。」盧曉中分析,將擴招生源培養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人才後備軍,需切實打開兩個邊界:一是學科的邊界,深入推進學科交叉融合;二是學科通向產業的邊界,一方面讓科技成果更好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另一方面從產業動態發展中及時捕捉人才需求信息,更好反哺人才培養改革。

如何推動邊界的打開?盧曉中建議,改革基層學科專業組織模式。如南方科技大學的PI(首席研究員)制度,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職能統一起來;深圳理工大學不設理學院、工學院,每個學院採用「學科交叉建專業」方式;香港科技大學打破傳統的「院—系」組織模式,代之以「樞紐」「學域」的學術架構,這些舉措都為學科交叉融合奠定了組織體系的基礎,值得參考借鑒。

「同時,還應進一步拓寬人才成長路徑。『打通本碩博』不應只限於一所高校內部,可通過加強校際合作,推動構建跨校貫通式培養通道;高校進行有組織科研,要一併統籌『卡脖子』問題解決與相關人才培養,注重在科研創新實踐中培養創新人才,將科研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形成人才高地、創新高地的疊加效應。」盧曉中強調。

光明日報》(2025年06月10日 13版)

[ 責編:張悅鑫 ]

原標題:《高考生如何應對招錄新變化》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董思韻

來源:作者:光明網-《光明日報》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總投資約6.3億!長樂一學校新校區獲批 - 天天要聞

總投資約6.3億!長樂一學校新校區獲批

今日(7月1日,長樂區發展和改革局發布「關於長樂高級中學新校區項目初步設計及概算的批複」。關於長樂高級中學新校區項目初步設計及概算的批複福建省長樂高級中學:你單位報來《福建省長樂高級中學關於申請審批長樂高級中學新校區項目初步設計及概算的請示》及相關材料收悉。經研究,原則同意長樂高級中學新校區項目初步設...
關注 | 為泰州隊輸送5名球員,這所高中咋這麼牛? - 天天要聞

關注 | 為泰州隊輸送5名球員,這所高中咋這麼牛?

【來源:泰州教育發布】今年夏天「蘇超」火爆出圈在泰州隊的隊伍中17號徐奇瑞、19號繆樊、21號張澤儒30號丁凌運(守門員)、42號王子豪5名球員出自同一所學校——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這所高中的足球為啥這麼「牛」?一起來探個究竟「我行!
2024年廣州民辦學校比2023年減少37所 - 天天要聞

2024年廣州民辦學校比2023年減少37所

南都訊 記者楊曉彤 7月1日,廣州市教育局發布《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根據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統計數據結果顯示,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895所,在校生302.03萬人,專任教師19.24萬人。學前教育2024年在園幼兒同比下降8.11%2024年,全市共有幼兒園2224所。比上年減少22所,下降0.98%。其中,普惠性幼兒園18...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 天天要聞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就等這一口!」經過4個月的禁漁期,杭州「老饕」們期待許久的第一口江鮮於今天正式「上岸」。今早7點多,位於上城區九堡沿江的楊公漁碼頭的「楊公魚市」人頭攢動。刀魚、翹嘴、包頭魚、江鰻……你在魚市能見到的,都是供不應求的「搶手貨」。「五點多,第一網就捕上來了,馬上就賣完了,很多老客一大早就在這裡等著的……...
司法部發布《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 天天要聞

司法部發布《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6月30日,司法部發布《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下稱「白皮書」)。白皮書從行政複議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布局中的地位、吸納行政爭議作用發揮、通過調解和解實質化解行政爭議、監督依法行政、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配套制度機制建設、基礎能力建設等七個方面對2024年行政複議工作進行了梳理分析,全面總結各地、各部門...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 天天要聞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先上本科後大專?以為是玩梗,沒想到竟然是真的!」近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2025年單獨考試招生章程中,多個專業備註招生的對象是本科畢業生,引起了網民關注。「專升本」一時成為網路熱門話題。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該校已經連續多年招收本科畢業生,人數和專業數逐步增加。7月1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一位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