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得克薩斯州前教師莉齊·蓋恩斯(lizzie gaines)因公開為三個子女制定的11條「不可協商」家規,在社交平台掀起激烈爭論。支持者認為這些規則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和獨立性,反對者則批評其過於嚴苛,可能影響親子關係。這場爭議折射出當代家庭教育理念的分歧。
現年37歲的莉齊曾從事教育工作,目前與丈夫喬希(josh)共同經營房地產。夫婦倆育有13歲的傑克、9歲的威爾和6歲的伯迪。她在instagram發布的視頻中強調,這些規則旨在幫助孩子「成長為有責任感的人」。首條規定要求子女對所有成年人使用「女士/先生」尊稱;其次,孩子們需自行整理書包和鞋子,避免早晨慌亂;放學後必須將電子設備充電,次日自行裝回書包。莉齊明確表示:「我不會提醒作業——老師已在黑板、日程表上標註,並在課堂多次強調。若在校犯錯,我們會支持老師。」
關於飲食的規則引發最多爭議。孩子們需自備午餐並記得攜帶,晚餐則必須食用父母準備的餐食。若不喜歡,仍需安靜陪伴家人用餐。「晚餐是神聖的家庭時光,我們需要愉快交流、分享日常。」此外,規則還包括保持房間整潔、禁止亂丟臟衣服,以及限制手機使用——設備每晚需在父母房間充電,並接受內容檢查。最後一條規則以俚語寫道:「永遠別覺得自己太大而拒絕媽媽的吻。」
視頻發布後,評論區迅速分化。部分網友激烈反對,一名自稱婚姻家庭治療師的用戶警告:「強迫孩子無條件信任教師可能埋下隱患,許多性侵受害者正是因為感到父母不會相信自己而沉默。」另一人指責晚餐規則「殘忍」:「讓孩子餓著看全家吃飯太扭曲。」更有人直言:「慶幸你不是我母親。」但也有大量支持者稱讚規則「充滿穩定性與尊重」。一名用戶寫道:「這正是如今孩子缺乏的邊界感,你們培養了獨立負責的成年人。」前教師群體尤其認同手機監管措施,強調網路風險需家長把關。
面對質疑,莉齊向《今日秀》澄清:「沒人會挨餓。孩子們知道可以選擇吃提供的食物,若實在不願吃(這種情況極少),也可從冰箱拿水果。我們不是快餐店,不會單獨做炸雞塊。」她強調規則實施後,孩子們已展現出責任感,家庭關係並未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