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企業招錄新職人員學歷升級是大勢所趨

2025年03月23日16:02:14 教育 1211

近年來,隨著鐵路行業技術革新加速和高質量發展需求,鐵路企業在招錄新員工時呈現出明顯的學歷要求提升的趨勢。從以往以高職(大專)生為主力,逐步轉向本科(職業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才的需求在增長,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行業對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求,也與國家職業教育體系改革及產業升級戰略密切相關,作為最大央企以招錄高職生為主的局面可能成為歷史。

鐵路企業招錄新職人員學歷升級是大勢所趨 - 天天要聞

一、學歷門檻提升:從高職到本科的轉型動因

1. 技術升級與崗位需求變化

隨著高鐵、智能鐵路系統、數字化調度等技術的廣泛應用,鐵路行業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要求顯著提高。例如,機車乘務、信號控制、電氣化工程等核心崗位需要更系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職業本科教育因其「理論+技能」的雙重培養模式,成為企業青睞的對象。例如,中國鐵路上海局2025年招聘計劃中,本科及以上崗位達1232個,而高職崗位雖佔3347個,但明確要求專業嚴格對口,且需修讀鐵路相關課程。蘭州局、成都局等企業的招聘公告也顯示,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應屆生成為重點招聘對象。

2. 政策引導與職業教育改革

國家從2019年開始推動職業本科教育試點,旨在培養更高層次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並明確要求在十四五期間職業本科招生數要佔職業院校招生數的10%,2025年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大學開啟在全國首招鐵道類職業本科。《鐵路「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加強人才梯隊建設,推動員工隊伍向專業化、高學歷化轉型,進一步加速了學歷門檻的提升。

二、當前招聘趨勢的表現

高職生需求仍存但受限:高職生仍有一定招聘空間,但崗位多集中於一線操作類(如機車檢修、工務維護),且需嚴格專業對口。例如,中國鐵路蘭州局明確要求應聘者所學專業為鐵路方向。

鐵路企業招錄新職人員學歷升級是大勢所趨 - 天天要聞

本科生成為主力:特別是職業本科畢業生因兼具理論深度和實操能力,在技術管理、研發設計等崗位中佔比顯著增加。例如,中國鐵路投資集團2025年校招計劃中,28個崗位均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並強調學習成績優秀。

三、職業本科教育的適配性與挑戰

1. 適配性優勢

職業本科教育通過「產教融合」模式,直接對接鐵路行業需求。例如,鐵道工程技術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等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即可參與企業實訓,縮短入職後的適應周期。

2. 現存挑戰

教育資源不均衡:目前只有在東北的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大學一家鐵道類職業本科院校,其他地區的鐵道類職業本科都在申辦當中,形成規模還需要時日。

企業用人觀念轉型:傳統鐵路企業對高職生的依賴需要逐步調整,部分基層單位仍存在「重經驗輕學歷」的傾向,需通過政策激勵推動觀念轉變。

四、未來展望:學歷與技能並重的雙軌發展

鐵路企業招錄新職人員學歷升級是大勢所趨 - 天天要聞

1. 職業本科教育的深化

預計未來鐵路企業將聯合高校開展定向培養計劃,例如「訂單班」「現代學徒制」,實現課程設置與企業需求的深度綁定。同時,職業本科畢業生可通過企業內部晉陞通道進入管理崗位,打破學歷與職業發展的壁壘。

2. 高職生的轉型路徑

對於高職生而言,可通過繼續教育(如專升本)或考取職業資格證書提升競爭力。例如,鐵路機車車輛駕駛、信號工等崗位的職業資格認證將與其職業發展緊密掛鉤。

總之,全國鐵路企業招聘的學歷升級趨勢,既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職業教育體系改革的成果體現。從高職到職業本科的結構性轉變,不僅要求教育機構優化人才培養模式,也需要企業完善職業發展通道,實現「學歷」與「技能」的平衡。未來,隨著職業本科教育的普及和鐵路技術的持續創新,這一趨勢將進一步推動行業人才結構的優化升級。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用AI護航心靈,南財為學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動能 - 天天要聞

用AI護航心靈,南財為學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動能

「自從體驗了VR心理訓練,我現在能在課堂上大膽發言了!」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專業大三學生李明坦言。曾經因社交恐懼困擾的他,如今在虛擬現實場景中反覆練習溝通技巧,逐漸找回了自信。這正是該校創新構建的「AI輔助+人工守護」雙軌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帶來的改變。近年來,南京財經大學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
3所「雙非」強校,都是行業領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誰 - 天天要聞

3所「雙非」強校,都是行業領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誰

高考志願填報過程,實質上是同分數段大學之間的比較,重點是專業、城市、學校實力與高考生個人需求等方面的權衡。高考成績處在550分--570分這個分數段,有不少很有實力的「雙非」高校,武漢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燕山大學就是其中的3所,在這3所
重慶大學一本科生髮表14篇SCI論文?在讀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就不能叫「發表論文」 - 天天要聞

重慶大學一本科生髮表14篇SCI論文?在讀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就不能叫「發表論文」

極目新聞記者 鄧波近日,重慶大學大四學生劉某喬發表14篇SCI期刊論文的相關信息引發社會關注。重慶大學稱,學校高度重視此事,已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核實,若發現不當行為,將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引發爭議的推文截圖起因是多篇官方賬號推文發布了2023—2024學年度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重慶代表名錄,重慶大學化學工程與...
正觀視評:大四本科發14篇SCI論文,是天才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 天天要聞

正觀視評:大四本科發14篇SCI論文,是天才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點擊觀看視頻5月7日,一篇獲獎文章引發關注,其中介紹,來自重慶大學的大四學生劉某喬,發表十餘篇SCI論文以及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記者搜索發現,早在2016年,劉某喬就已首次申請發明專利,而彼時,她還是一名初二學生。知網劉某喬發明專利搜索結果截圖正觀視評:真是太不可思議了!讀過大學的人應該都知道,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