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高考志願填報市場亂象:4000元買的志願填報方案牛頭不對馬嘴

2024年06月22日08:00:18 教育 2631

調查動機

6月25日起,全國各地將陸續公布高考成績。作為邁進大學的最後一「關」,如何填報志願成了很多考生即將面臨的「大考」。

一些機構瞄準這一商機,渲染焦慮、過度營銷,聲稱利用「內部數據」可提供一對一「精準」填報志願服務,收費從幾千元至數萬元不等。這種花錢走捷徑的方式是否真的靠譜?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擁有「內部數據」,能夠「精準定位」,確保考生進入心儀專業——看到這則廣告,來自浙江杭州的李禾心動了。他和父母商量後,花3萬元購買了該志願填報機構的「一條龍」服務,包括估分、院校分析、志願填報等。

沒想到,經機構指點,他反而被自己「最不想去的專業」錄取,超過同專業錄取最低分40多分,而他想「沖一把」的幾個專業卻被填在後面,錯過了。「花了3萬元卻起了反作用,自己成了冤大頭。」回想自己去年的經歷,李禾甚是懊惱。

像李禾這樣為高考志願填報煩心的考生和家長不在少數。有數據顯示,2023年,高考志願填報付費市場的規模約為9.5億元,是2016年的7.3倍。今年高考人數再創新高,隨著各地高考成績即將公布,如何填報志願、選擇專業,再次引發全民關注。

然而,《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目前志願填報服務市場亂象叢生。有家長反映,自己斥巨資購買服務卻發現機構數據滯後、提供的信息有誤;有家長直言,一些機構「天南海北一頓神吹,卻是拿大路貨數據整合拼湊忽悠」。也有從業者稱,所謂的「高考志願規劃師」只需一個月培訓,即可獲得證書並上崗,其所在機構的核心訴求就是多賣會員、多賣課、提高客單價,考生錄取與否並不重要。

受訪專家指出,高考志願填報市場亂象背後,是考生和家長對報考信息的迫切需求與學校信息服務不足之間的矛盾,加上行業門檻偏低,統一監管標準缺位,導致機構質量參差不齊。相關部門須加大監管力度,考生和家長也要注意核實機構的資質和服務內容,多關注官方渠道發布的高考政策和信息,結合自己的職業規劃、個人興趣、學術追求等理性填報志願。

斥巨資買服務 效果很不理想

今年4月,當新疆考生李欣挑燈夜戰為高考進行最後衝刺時,她的父母就開始未雨綢繆,四處考察志願填報服務機構了。

「志願填報是個專業活兒,有技巧,要是填好了,學校檔次或許能上個『台階』。我們家長是門外漢,可不敢『瞎搞』。」談到購買志願填報服務的初衷,李欣媽媽這樣說道,「孩子努力了,不能因為院校信息收集不到位,讓孩子辛苦考來的分數得不到最大化的『有效利用』。」

最終,李欣媽媽花8000元在某機構「搶到」了這項服務,「好不容易才買上的,據說有人提前半年排隊才輪上,希望這項服務能讓孩子『分盡其用』」。

這樣的期待,上海考生王琳的媽媽去年也曾有過,可現實給了她一記重拳。她花4000元買了一套志願填報服務,與規劃師溝通了大半年時間,可最後機構給出的志願填報方案根本不靠譜。

「又是上課又是模擬填報,最終等來一份牛頭不對馬嘴的方案。」王琳媽媽吐槽說,她和規劃師溝通時明確了心儀的學校和城市,也劃定了專業範圍,可最後方案提出的學校和專業卻與之南轅北轍,「根本不像是為客戶一對一定製的」。

這樣的失望,來自江蘇泰州的吳雲晴去年也經歷過。

去年高考結束,剛出考場,吳雲晴就被父母帶到一家志願填報服務機構。對方聲稱能幫助她「最大化利用分數」,承諾通過專業分析和指導,助她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還確保能被錄取。

但後續的操作過程,讓吳雲晴大跌眼鏡:機構發來幾張表格,讓她填寫意向,經過幾次篩選排序後,便給出了建議。整個過程,機構沒有進行具體分析和解釋,只是簡單地介紹了哪些學校和專業可以報,哪些不能報。

「這些信息,我自己在網上就可以搜索到,他們還收費幾千元。」吳雲晴告訴記者,即使機構提供的是無效信息,她所在班級也有超過一半的同學對此趨之若鶩,「大家都害怕自己如果沒有專業服務,就錯過了信息,錯過了好學校。」

而對於李禾來說,如果沒有報培訓機構,或許他已經在自己心儀的學校里就讀了。

當年,為了對得住自己熬的那些夜,他父母花3萬元購買了某機構「一條龍」服務,卻因對方失誤,錯過了自己心儀的學校和專業。

李禾回憶,他最想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但分數不太夠,機構建議他採用三位一體(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規定的四種選拔模式之一)報考方式,可以填寫5個專業。在機構指導下,他按照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小學教育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地理科學師範、學前教育專業順序,將5個志願填滿。結果在這種報考方式下,第一志願沒有被錄取的,順延至其他志願。他最終被小學教育專業錄取。

「機構對我的分數預估並不清晰,填報三位一體志願時也沒有提出可行性建議。後來機構承認是他們失誤了,可我的人生已經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李禾說。

無需相關經驗 師資速成上崗

為何機構提供的服務如此不專業?記者調查發現,有不少高考志願填報服務機構打著「一對一」的旗號收費不菲,但其培訓師的質量參差不齊,一些所謂的「資深」老師、「高考志願規劃師」其實很多都是速成的。

來自黑龍江某高校的大三學生孫一甜曾在某志願填報服務機構做兼職助理。她發現,該機構中不少志願規劃師任職於多家此類機構,且這些規劃師並非都具備相關資質和經驗,有的還自稱「銷售」,以「多賣會員、賣課」為主要任務。

「每名規劃師需負責約80名學生的志願填報工作,他們將這項服務當成一門生意,每個同學的報名費大概在8000元至10000元不等,收錢提業績是他們最看重的。」孫一甜說。

收了錢,志願填報工作就被分配給了孫一甜這樣的兼職助理。

「我需要列出一批志願,規劃師再從我列出來的這些志願中選擇適合考生的。那時我還沒有經過任何培訓,但機構就讓我直接上手幹了。」孫一甜回憶道。

來自河南鄭州的陳相宜也在當地一家高考志願填報服務機構做兼職。據她介紹,該機構在錄用她之前,不但沒有詢問自己的職業、學歷,而且承諾只要她通過招錄考試,就可以入駐平台進行接單(高考志願填報服務)。

「那場考試如同走過場。考試的內容,一節直播課就給我們講完了,還發了筆記文檔,文檔里就是第二天要考的內容。」陳相宜說。

記者以報名高考志願規劃師培訓為由向某機構諮詢。一名自稱多年從事高考志願報考行業的韓先生向記者推銷課程,稱「不需要到機構花幾千元買那些培訓課程,在我這裡可以直接買到基礎至進階的全套課程,包括網課錄播視頻和配套課件,原價599元,現在限時優惠只要99元。另外再贈送價值千元的生涯規劃課程、高報資料大禮包等,可永久觀看」。

99元就能上崗?

對於記者的疑問,韓先生回復道:「高考志願規劃師沒有考試,也不存在持證上崗,所謂的資格證書沒有意義,最多是用來包裝一下自己,不用花幾千元去考證。」

隨後,韓先生又提到,證書便於從業,如果需要證書包裝自己,只需要花800元和一張照片、身份證複印件,不用參加考試,「大概1個月就可以從我這裡拿到證書」。

信息供給不足 行業亂象叢生

針對近年來社會上出現的一些「高價」志願填報指導服務,教育部近日發布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需謹慎對待市面上的各類志願填報指導服務,切勿輕信「高價」指導諮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志願填報風險。並梳理匯總了近幾年志願填報市場上的一些典型問題,包括「內部數據」並不神秘、「專家團隊」並不專業、服務質量難以保障、渲染焦慮過度營銷等。

學師人才志願填報創始人楊先生從事高考志願填報諮詢行業已有8年時間。他直言,高考志願填報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各種亂象隨之而來,比如一些機構資質不全、價格虛高、服務質量低劣;一些機構誇大宣傳、虛假承諾、製造焦慮,誘導家長和考生消費等。

還有從業者向記者透露,一些網上志願填報機構採用「回銷」的形式,在網上平台大量接單,接單之後將報考單分給兼職的高考志願填報師,「在這個『流水線上』,機構從中賺取高額差價」。

「隨著高考競爭日趨激烈,家長和學生對志願填報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催生了高考志願填報市場野蠻生長。這背後是家長和考生對報考信息的迫切需求與學校信息服務不足之間的矛盾,一些家長轉而尋求校外諮詢機構的幫助。但行業門檻相對較低,統一監管標準缺位,導致高考志願填報機構質量參差不齊。」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說。

他指出,這些亂象的存在,不僅會讓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時倍感迷茫,還可能導致考生錯失理想的大學或專業,影響其未來發展。

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教授姚金菊認為,高考志願填報市場亂象的根源在於當前社會對教育的認識與以往不盡相同。以前,人們對教育的需求是「能上就行」,如今更多地考慮未來發展和職業規劃。隨著主要矛盾的轉化,人們的教育需求從過去的「有學上」轉變為「上好學」,如此一來,對志願填報的需求增加,又因為信息供給相對不足,亂象隨之而來。

「這種變化導致家長和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更加焦慮,追求所謂的熱門專業和名校效應,忽視了自身的興趣和特長。由於信息不對稱和誤導性宣傳的存在,一些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時往往被虛假信息所迷惑,選擇了並不適合自己的專業或學校。這不僅浪費了教育資源,也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影響其職業規劃。」姚金菊說。

加強監管力度 仔細核查資質

「專業的志願填報服務機構,首先要有合法資質,其次要有專業團隊,能結合考生的個性、興趣和能力,為其提供準確、科學、合理的志願填報建議。」熊丙奇說。

熊丙奇建議,監管部門應加強對志願填報服務機構的監管力度,目前雖然有一些政策和規定對志願填報服務機構進行約束,但監管力度仍然不夠,導致部分機構「鑽了空子」。培訓機構也應遵守承諾,杜絕虛假宣傳,以維護行業的良好聲譽。

他提醒家長和考生,在選擇志願填報服務機構時應提高警惕,注意核實機構的資質和服務內容。同時應關注官方發布的高考政策和信息,理性對待志願填報問題。

在姚金菊看來,高考志願填報絕非簡單的分數與學校的匹配,而是一個涉及考生未來職業規劃、個人興趣、學術追求和社會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複雜決策過程。

「每個考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擁有自己的興趣和潛能。因此,考生在填報志願前,應該明確自己的興趣和目標。」姚金菊說,考生在選擇專業時,應該考慮這個專業是否能夠為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基礎。同時也要關注這個專業的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和實踐機會等,確保自己能夠在大學期間得到全面的培養。

談及具體如何填報志願,姚金菊強調信息搜集非常重要。「只有充分了解各個專業的特點、就業前景以及各個學校的師資力量、教學設施等信息,考生才能作出科學決策。」姚金菊建議,考生和家長要通過多種渠道搜集信息,如參加高校的招生宣講會、諮詢高校招生辦、在校學生,查閱相關的招生簡章和資料等信息,或參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等,為自己的決策提供有效參考。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強對考生的志願填報服務,教育部在「陽光高考」信息平檯面向高考生免費開放「陽光志願」信息服務系統,為考生提供免費優質的志願填報公共服務。

此外,為方便廣大考生和家長識別、獲取權威的招生政策和服務信息,教育部協調相關互聯網平台聯合開展「點亮權威考試招生機構官網標識」專項行動,對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和屬地高校註冊的官方網站及有關新媒體賬號等進行統一權威標識。

(文中受訪考生均為化名)

來源:法治日報

記者調查高考志願填報市場亂象:4000元買的志願填報方案牛頭不對馬嘴 - 天天要聞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漣水縣教體局答覆網民:「姜萍83分成績截圖」屬實 - 天天要聞

漣水縣教體局答覆網民:「姜萍83分成績截圖」屬實

中國網6月28日訊 江蘇省漣水縣教育體育局在漣水縣政府官網回應了一些涉及姜萍的提問。6月24日,有網民在漣水縣人民政府網站政民互動欄目領導信箱發起投訴,稱「漣水中等專業學校對社會上對姜萍取得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預賽第12名成績真實性質疑長時
重磅 |【中招訪談】今天對話天津市嘉誠中學 - 天天要聞

重磅 |【中招訪談】今天對話天津市嘉誠中學

為了幫助考生和家長比較全面地了解高中校的校園文化、多元招生和培養方式、特色課程、往年錄取分數線等重要信息,6月24日開始,天津經濟廣播開啟「2024天津廣播中考系列活動——中招訪談」,每晚21:00-22:00,天津經濟廣播《家有中學生》節目、天津經廣微信公眾號以及視頻號「經廣視界」將同步播發訪談內容,敬請關注。天津...
夜讀丨如果不能讀一個「好」大學,那就讀好一個大學 - 天天要聞

夜讀丨如果不能讀一個「好」大學,那就讀好一個大學

最近,各省份高考陸續出分,我們也得以看到許多動人的故事。最近打動小編的,是「媽媽開心曬女兒高考438分」這條新聞。438分,和動輒600以上的高分相比,當然不算亮眼的成績,但這位媽媽說,「我女兒把最好的一次成績給了高考,這是她所有高三成績里最好的一次」。有人說,在滿屏「學霸」「狀元」的新聞里,這樣一條「不唯...
專家指導高考志願填報,高職就業升學自有優勢 - 天天要聞

專家指導高考志願填報,高職就業升學自有優勢

極目新聞記者 狄鑫實習生 劉奕哲 陳睿智6月27日上午,極目新聞第二十屆高招諮詢會,邀請了湖北陽光教育研究院院長、教育諮詢專家張才生,就高考提前批志願填報,尤其針對藝術類、技能高考、高職高專類,為考生和家長們做了一場乾貨滿滿的公益講座。提前批和高職高專普通批志願填報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有哪些就讀建議?怎樣通...
暖心!大學書記校長配合畢業生「花式」合照定格青春 - 天天要聞

暖心!大學書記校長配合畢業生「花式」合照定格青春

6月24日,曲靖師範學院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歡送3744名畢業生奔赴新的山海。「儘管昂首奔赴前程,母校永遠支持你。」笑意盈盈、點贊比心、可愛托臉……畢業生代表上台領取學位證時,黨委書記王貴義、校長全洪濤配合同學們解鎖「花式」合照,定格青春,暖心互動的一個個瞬間,讓人動容,值得銘記,現場充滿感動和歡笑。 ...
7月5日起報名!事關雲南省今年下半年教資考試 - 天天要聞

7月5日起報名!事關雲南省今年下半年教資考試

點藍色字關注「大美新平」按照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關於2024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考務相關事項的通知》(教考院函〔2023〕106號)要求,2024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全國統一考試筆試將於9月15日舉行。日前,省招生考試院就雲南省報名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報考對象及條件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具有雲南省戶籍或持有效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