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宣布,預計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數量達1179萬,相比去年增長了2%(21萬人)。這一消息給即將邁入職場的畢業生們帶來了新的挑戰。
會上,教育部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同規劃未來,要求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成為重點關注對象。為此,教育部正式提出要深化就業促進機制,盡全力支持高校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教育部計劃推出"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以此優化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全面推動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這一行動將分四個階段展開:秋季校園招聘月、寒假暖心行動、春季攻堅行動以及百日衝刺行動。
此外,教育部還特彆強調,各高校應按照一定比例配備就業工作人員,廣泛搜尋市場化、社會化的就業渠道,大力推行就業創業促進行動,著力打造優質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
面對如約而至的就業浪潮,不少畢業生表達出對未來的擔憂和期待。例如,來自北京大學的一位學生說:「隨著就業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我們更需要實質性的機會和指導來提高競爭力。」
與此同時,部分高校正努力幫助學生應對就業壓力。以那些開設就業指導課、組織實習和就業推薦活動的高校為例,他們正試圖為在校生帶來更多就業機會。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除了學生個人外,各高校也有責任迎難而上。首先,高校需優化專業設置和培養模式,緊跟市場需求和國家發展步伐,打造更多適應當今社會所需的優秀人才。其次,高校還應加強與企業的深度合作,通過產學研合作、共建實習基地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實踐機會和就業服務。再者,高校需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指導和心理關懷,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擇業觀和職業態度。
對於準備迎接就業浪潮的2024屆畢業生們來說,他們需要深入理解就業市場的競爭壓力,提早做足求職準備。具體來說,以上所述的參與實習、志願服務項目等,以及參加各種招聘會、求職講座等都是他們可以考慮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