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桃種李種春風 三位并州「四有」好教師的一天

2023年09月09日17:59:02 教育 1500

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台,四季耕耘,這是教師。

又到一年教師節,在教師的一畝田地里,不種功名利祿,不種金銀富貴,只栽下無數桃李,留的滿園芬芳。教師節前,記者採訪了我市幼兒園、小學、中學三位2023年度并州「四有」好老師。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全市廣大教師的影子,潛心育人,奮楫篤行,他們踐行著「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

「學生是一本教科書,得讀!」

人物:青年路小學教師安志君

時間:7:30——11:30

種桃種李種春風 三位并州「四有」好教師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新學期的第一周,安志君校園值周。7時30分,他第一個到校。教學樓外牆有沒有安全隱患、操場和樓道是否乾淨整潔都在他的巡查範圍內,看到一切安全正常後,安志君面帶微笑,再次站到了校門口,迎接朝陽中孩子們的到來。

安志君是青年路小學信息科技課的一位教師,目前主要負責學校的信息技術和安全工作。「安老師,英語組的網斷了,可以幫我們一下嗎?」上午第一節課的上課鈴聲剛響不久,安志君就接到了英語老師打來的電話。在同事眼裡,安志君是無所不能的「技術咖」,計算機方面的問題都難不倒他,熱心又專業。校園網改造升級、智慧黑板上線調試、分會場網路布置、雙師課堂的順利開展……在教育信息化時代,安志君竭盡所能,將愛傾注於工作了25年的學校。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上午第三節課,安志君帶著五年級的孩子們走進了計算機教室,一堂「文明科學,『網』者風範」的信息科技課正在進行,課堂氣氛活躍。有人說:「小學信息科技課是副課中的副課,你何必認真呢?」每當此時,安志君總是笑笑,「教書育人沒有『主課』『副科』之分」。

多年來,他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生平等相處,課上做學生的嚮導,課後做學生的夥伴。一次,在課堂上,他發現兩個男孩子偷偷下載了聊天軟體,正在聊天。看到這種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安志君沒有生氣,反而耐心詢問二人,「你們面對面,為啥還要上網聊天呢?」「網上聊天的感覺不一樣。」安志君從中受到了啟發。於是,在往後的課程中他大膽創新,教孩子們如何網上發郵件,如何製作併網上發送賀卡等,之後,他又通過社團活動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接觸代碼編程的機會。基於獨特的實踐經驗,他不斷開拓創新教學改革之路,帶領全組教師用三年時間編寫出一套小學信息技術項目化校本教材,深受學生喜歡。同時,他還參與修訂和編寫我省小學信息技術教材和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學習實驗教材。

守護孩子的好奇心,種下一顆顆科技的種子,他積極與時俱進,「現在的信息科技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是一本教科書,需要去讀,只有呵護引導孩子的科學夢想,才能點亮科技強國的未來。」

「凡是兒童能做的讓他自己做」

人物:育紅幼兒園教師薄鑫

時間:11:30——2:30

種桃種李種春風 三位并州「四有」好教師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午餐時間到了,孩子們興奮不已。薄鑫笑意盈盈,提醒孩子們:「我們的感恩詞是什麼?」稚嫩的童聲馬上響起:「感恩農民伯伯為我們種糧食,感恩廚房的叔叔阿姨為我們製作可口的飯菜……」飯香充斥整個教室,帶領小朋友們進行了一上午教學活動和戶外活動後,薄鑫依然精力充沛。她的眼睛一直停留在小朋友的身上,偶爾提醒小朋友吃飯的坐姿,或提醒將花椒等放入殘渣盤中,有的小朋友只顧著吃米飯,她會蹲在小朋友身邊,小聲告訴他:「一口主食,一口菜,合理搭配更有營養。」餐後,對能夠自己收拾餐具、合理使用餐巾紙、科學漱口、看書不影響他人的小朋友,薄鑫都不忘表揚他們的好習慣。

一頓飯吃下來,對於大班小朋友需要在幼小銜接中做的很多準備工作,薄鑫已經進行了潤物無聲的教育,比如,專註、自主、規則、禮儀、習慣養成等。「凡是兒童能做的讓他自己去做!」延續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的理念,薄鑫用實際行動詮釋出幼教人的專業性,用紮實的學識支撐著鑄魂育人的職責。

已經工作20年的薄鑫看上去依然青春無限,活力十足,與實際年齡形成了反差。「是孩子們給了我童真,我就是他們的『玩伴兒』」。懷著仁愛之心,薄鑫默默前行,眼裡依然充滿光芒。3到6歲的孩子是最需要愛的時候,薄鑫將這種愛,化成了孩子們每天走進幼兒園時的一個個擁抱,不厭其煩一次次俯下身體的對話,以及日復一日對幼教事業的無怨無悔。她啟發孩子們去創造,攜手家長們去成長,在她的班裡,「老師就是媽媽」不是一句空話,孩子們在幼兒園的三年都親切地稱呼她為「薄媽媽」。

「相信『相信的力量』」

人物:育英中學教師李菁

時間:14:30——21:00

種桃種李種春風 三位并州「四有」好教師的一天 - 天天要聞

21時許,結束了一天工作的李菁,踏上了回家的路。星光閃爍,晚風清涼,來不及凝望更多的美,李菁便開始邊走邊復盤一天的工作。

作為初三的班主任,她的時間「以秒計」。從下午14時許開始,上課、備課、教研、出卷子、判作業、處理學生問題……時間的縫隙填滿了與學生相關的一切,她的智慧也盡顯其中。青春期的孩子們難免意氣用事,碰到偶爾互不相讓的爭吵,李菁會上前,溫柔又不失堅定地說:「有想法可以慢慢說,只要聲音低一些,你的嗓子就會有磁性;只要慢一些,就會顯氣質;你敢於停頓,就能顯出權威」。李菁相信學生,學生也相信李菁,彼此的默契讓爭吵馬上叫停。她也批評學生,但從不疾言厲色,在她看來,教育,對未成年的孩子來說,「剛」是相對的,「柔」是絕對的;「法」是相對的,「情」是絕對的。她堅持「情」大於「法」,哪怕這個「法」,僅僅是班級規章制度,她也會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或寬容,或輕處,甚至「視而不見」或「裝作不知」。

肩負培養未來一代的責任和使命,她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品格修養,她說:「教育的主旋律還是『心靈』」。這種春風化雨般的方式,滋養了每一個孩子,使他們獲得了精神的愉悅和成長。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李菁最懂學生在語文寫作中內心的困頓與委屈,以及詞不達意的痛苦。每天走進教室,看到一群靈動而充滿稚氣的面孔,李菁的內心便充滿了動力,「這些孩子是多麼珍貴,他們應該得到最好的東西!」她希望能夠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引導他們成為積極、有思考能力的學習者。近十年來,李菁一直在專註做一件事,不斷更新往屆學生作文範例,全方位總結學生應會的基本文章樣式和主題、實用技巧。如今,李菁編寫的《作文手把手》已成為育英中學的校本課程,極大鼓舞了學生的寫作信心。《閱讀手把手》《背誦手把手》也已成型,這套著力解決學生寫作能力、提升語文素養的「手把手」系列,道盡了師者陪伴孩子成長的真情。

縱使青絲變白髮,園丁最愛滿園春。

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選擇教師就選擇了高尚,生命與使命結伴同行」。雖然時代在變,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技能要求在變,但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的標準卻始終如一。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是學生之幸事。教師節到了,感謝那些老師指引我們前程,照亮我們的心,向您道一聲祝福!

記者 張曉麗 武彤彤 文/攝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安徽阜陽技師學院2025年思政課校本培訓成功舉行 - 天天要聞

安徽阜陽技師學院2025年思政課校本培訓成功舉行

2025年7月2日至4日,阜陽技師學院精心組織並成功舉辦了為期兩天半的思政課校本培訓活動,旨在加強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學院各黨支部書記、系部主任及全體思政課教師共計67人參與培訓。
滁州城市職業學院開展「心勞共育」夏令營活動 - 天天要聞

滁州城市職業學院開展「心勞共育」夏令營活動

以勞健心 以心馭勞——滁州城市職業學院開展「心勞共育」夏令營活動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全面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相關文件精神,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持續探索「五育」融合育人的新思路,7月2日,滁州城市職業學院首屆「心勞共育」夏令營在六安
湖南2025年高招軍校投檔線發布,物理類女生最高652分 - 天天要聞

湖南2025年高招軍校投檔線發布,物理類女生最高652分

7月9日,湖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提前批(軍事院校)第一次投檔分數線發布。在物理類男生的投檔線中,國防科技大學4個專業組中有3個超過了630分,最高投檔線為634分,另一個專業組投檔線為629分。網路空間部隊信息工程大學三個專業組都超過了620分,最高的為629分。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兩個專業組分別為622分和623分。...
為母校代言!大美二中推薦官選拔活動舉行 - 天天要聞

為母校代言!大美二中推薦官選拔活動舉行

為展現「大美二中」的校園風采,挖掘學生中的「宣傳小能手」,近日,濟南二中開展「大美二中推薦官」選拔活動。經過激烈角逐,22名同學憑藉對校園的深刻理解、出色的表達能力和創意滿滿的展示,脫穎而出,成為首批「大美二中推薦官」。
最新!江西又有多地公布高中錄取分數線 - 天天要聞

最新!江西又有多地公布高中錄取分數線

發布哥獲悉宜春市、吉安市、安義縣、新余市渝水區、分宜縣九江市柴桑區、德安縣、武寧縣、都昌縣、瑞昌市公布高中錄取分數線↓↓↓宜春市2025年宜春市中心城區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通告(一)根據《2025年宜春市中心城區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辦法》文件精
紗帽街各社區暑期託管班同步開班 讓孩子假期充實又歡樂 - 天天要聞

紗帽街各社區暑期託管班同步開班 讓孩子假期充實又歡樂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鄧曉、吳潔、汪樂、高黎妮)7月7日,武漢經開區紗帽街道馬影河社區、新蘭社區、月亮灣社區、百花街社區同步開啟暑期託管班,以豐富課程、安全保障和貼心服務,為轄區兒童打造充實歡樂的假期平台,緩解雙職工家庭 「看護難」
阜陽娃「玩泥巴」,玩出國家級大獎! - 天天要聞

阜陽娃「玩泥巴」,玩出國家級大獎!

【來源:阜陽發布】在剛剛落幕的全國第八屆中小學藝術展演活動中潁州區程集鎮中心學校選送的泥塑作品《家鄉美食》斬獲手工藝製作類二等獎(部分名單)這份「重頭」作品出自鄉村少年之手他們以泥土為材料不僅捏出了對生活的熱愛更彰顯了鄉村美育的豐碩成果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