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會讓孩子變笨一點!現在知道還不晚

2023年06月30日20:07:09 教育 1666

看過這樣一個小視頻,內心五味雜陳。

一個小男孩,滿心歡喜地拿了一張試卷回家。期待父母會誇讚自己考了99分。

結果迎接他的,卻是父母一連串的靈魂拷問:

「那1分扣哪的啊?」


「那1分怎麼扣的啊?」


「是不是你粗心大意啊?」


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會讓孩子變笨一點!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沒有半句誇獎,父母的回應里,全是挑剔和質疑。

男孩聽後崩潰大哭,委屈的向父母控訴:

「(你們)從來沒在意過我考得有多好?」

「我內心裏面是想你誇我,還是想你質問我啊?」

男孩滿心期盼得到誇獎,父母卻迎頭澆來一盆涼透心的冷水。

可以想像:小男孩的內心前一秒有多歡喜,下一秒就有多憋屈。

評論區里,很多「過來人」自曝和男孩相似的經歷:


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會讓孩子變笨一點!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看到了我的小時候……」

「我小時候就是跟他一樣的情況,考多高都沒用,不是滿分就毫無意義,後來就直接放棄讀書了。」

不少網友感同身受:

在挑剔的父母眼裡,不管孩子怎麼努力,都能挑出你身上的問題和不足。

當父母一味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不但不會觸底反彈,反而會適得其反。

01

挑剔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有多深?

1. 挑剔的父母,容易養出一個低自尊水平的孩子

父母挑剔的本意,不想讓孩子驕傲自滿,想用這種方式激勵孩子。

但這種「激勵」,傳遞給孩子的信號卻是:「你不行、你還不夠優秀……」

父母長期的挑剔、否定,缺少認可,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差勁,感覺自己一無是處,自我價值感低,內心敏感自卑,逐漸形成一個低自尊水平的孩子。

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會讓孩子變笨一點!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這種低自尊,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

做事害怕犯錯、謹小慎微,過分敏感,無助,不自信,總會下意識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

這對孩子的心理能量消耗巨大,也讓孩子背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長此以往,孩子會產生逃避、厭學的心理。

2. 挑剔的父母,會讓孩子越來越笨

蒙特利爾大學曾開展研究發現:

苛刻的「養育方式」,會導致孩子大腦結構的改變。讓很多本該是孩子通過自身智力解決的事情,轉變成了情緒問題。

為什麼會這樣呢?父母了解一下大腦的運行機制就明白了。

人的大腦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叫新皮層,在大腦偏上部分,主要負責計劃決策、理智思考、控制情緒等,可以理解為理智腦。

第二部分叫杏仁核(邊緣系統),負責管理我們的情緒,比如,憤怒、恐懼等,可以理解為情緒腦。

第三部分是爬行腦,負責本能的攻擊或自我保護,可以看作本能腦。

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會讓孩子變笨一點!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孩子情緒平穩、心情不錯時,理智腦會頻繁啟動,這是孩子智力思考的過程。

孩子接收到父母挑剔的語言信號時,情緒腦啟動,孩子就開始變得煩躁、焦慮,最上層的理智腦則幾乎停止運轉,孩子的反應越來越慢。

把本該用大量時間來開展的智力活動,都花在解決焦慮、擔心等負面情緒上。

父母的挑剔,會擠佔了孩子的心智帶寬,令他的一部分專註力,都用於對抗父母帶來的壓迫和恐懼感。

孩子專註力受到影響,會削弱孩子的學習能力,陷入越挑剔,越差勁的惡性循環中。


02

教育的真諦,不是「弱化」孩子


教育的真諦,不是「弱化」孩子,百般挑剔孩子的不足。

智慧的父母,會多接納孩子的缺點和不足,抓大放小,給孩子的成長留足時間和空間。


1. 善用正面引導


孩子的優點像太陽,缺點像星星,當太陽足夠閃耀時,星星就會變得暗淡。

當父母的聚焦點不再是「挑錯」,而是去挖掘孩子進步的地方,你會驚喜地發現:

孩子做事情更加積極,熱情,也更快樂了。

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會讓孩子變笨一點!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智慧的父母,會多給孩子正面反饋,引導孩子自我成長。

媽媽發現你這幾個字寫的太整齊了,比昨天進步太多了。


我看到你把自己的床鋪收拾的很整潔,很清爽,給你點贊。


同類型的題目,你做的越來越好了,知識點掌握的很牢固!


孩子多接收到父母肯定的正向鼓勵話語,會激發孩子的內在潛能。

研究證明:如果父母能轉換一種語言,更多地使用正向反饋,會幫孩子堅定內心的力量,喚醒學習的內驅力。


2. 學會用耐心,寬容,接納孩子


如果父母總是有條件、有選擇地接納孩子,孩子是十分割裂的:他的哪部分被父母喜歡,哪部分又被父母挑剔。

孩子會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處理這種割裂感,就很難全身心投入成長和學習。


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會讓孩子變笨一點!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當父母不再過分挑剔、責備孩子,而是選擇接納與支持,就會讓孩子感受到:

「父母不是不喜歡我,只是不滿意我那些行為。」

當父母帶著愛和耐心,讓孩子感受到積極的期待和支持,孩子就有力量把自己變得更好。

想要教育真正起效,父母需要看見孩子的內心,給孩子愛的滋養。

有家長的理解、鼓勵和支持,孩子會動力十足,走得更遠。


3.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激發孩子潛力

教育學博士錢志亮說:

「對每一位父母來說,看到孩子的缺點必不可少,但懂得欣賞孩子的優點,認可他的努力和進步,也是一項必備的能力。」

做父母的要相信:自己孩子身上一定有閃光。

如果找不到,拿放大鏡去找,不斷尋找的過程中,你的孩子,就會發光發亮,潛力也會不斷釋放出來。

當孩子看到自己擁有的能力和亮點,找到做事帶來的成就感,更自信地游向成功的彼岸。

來自父母的欣賞與認可,可以為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在天地間自由翱翔。

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會讓孩子變笨一點!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父母的覺醒》中說:

「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優秀人的潛質,只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方式,賦予了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引路人,父母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的一生,也決定他的一生。

與各位父母共勉!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8位幹部(擬)履新,2位「80後」,3位擬升正廳 - 天天要聞

8位幹部(擬)履新,2位「80後」,3位擬升正廳

朱歡已任吉林省梅河新區黨工委書記梅河口市委書記據微信公眾號「梅河口發布」消息,6月29日,梅河新區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朱歡深入城市規劃展覽館調研,聽取吉林省梅河口市國土空間規劃相關情況彙報。
阜陽職業技術學校赴界首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 天天要聞

阜陽職業技術學校赴界首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之際,為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強化黨性教育,追尋紅色足跡,接受革命鍛造,6月29日,阜陽職業技術學校黨總支書記張平帶隊赴界首市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阜陽職業技術學校全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參加此次活動。
高考成績「發榜」前一天,爸爸突發疾病永遠「走」了|雲求助 - 天天要聞

高考成績「發榜」前一天,爸爸突發疾病永遠「走」了|雲求助

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爸爸,您這麼早就離開了我和妹妹,不是一直想看我的高考成績嗎?分數出來了,能上一所好大學!」高考成績「發榜」以來,18歲的張銀欣一直在心裡對父親說著這句話。張銀欣,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學學生,高考成績633分,成績「發榜」的前一天,剛滿50歲的父親突發疾病,一句話沒說就「走」了。奶奶中風...
余承東母校西工大演講:當年是縣理科第一名,性格內斂,曾立志要當總工程師 - 天天要聞

余承東母校西工大演講:當年是縣理科第一名,性格內斂,曾立志要當總工程師

三言科技 6月30日消息,6月29日,西北工業大學2024屆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隆重舉行。典禮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作為校友發表演講。余承東表示,37年前,自己以安徽省霍邱縣應屆理科第一名的成績,成功被第一志願的第一專業錄取,來到西北工業大學,這是他人生中最正確的...
大咖點評廣州中考作文:引導學生感受社會、人生、寫「自己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大咖點評廣州中考作文:引導學生感受社會、人生、寫「自己的成長故事」

6月30日,廣州中考語文作文題新鮮出爐。本次作文命題應該怎麼寫?體現了怎樣的命題趨勢?羊城晚報邀請專家學者點評中考作文。【作文題目】【大咖點評】關注身邊的重要他人 寫「自己的成長故事」丁之境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今年的廣州中考作文命題穩中有進,一方面沿襲了近年來廣州中考作文的命題方向、思路和形...
徐向國已任黑龍江省委常委、秘書長​ - 天天要聞

徐向國已任黑龍江省委常委、秘書長​

東北網「省委領導活動報道集」一欄最新信息顯示,徐向國現任黑龍江省委常委、秘書長,省政府黨組成員。6月29日,黑龍江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決定免去徐向國的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職務。
長沙舉行城區小升初微機派位,五區派位總數73897人 - 天天要聞

長沙舉行城區小升初微機派位,五區派位總數73897人

6月30日上午9:00,2024年長沙市城區小學畢業生升初中聯合微機派位在天心區長沙市一中城南初級中學樂學堂舉行。長沙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特邀教育督導員、民主監督員,市教育局班子成員,天心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領導,市中心城區各區政府分管副區長,教育局局長、副局長、紀檢組長出席了微機派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