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2022年11月03日14:52:19 教育 1463

關於教材改版的事情,學生和家長已經不陌生了,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每隔一段時間學生使用的教材就會進行改版,裡面的內容或刪或改,總之不同時代的學生用到的教材版本可能都是不同的。

可能以前家長對教育部門有著極高的信任,對教材的問題並不怎麼在意,但是經歷了人教版數學「毒插圖」事件後,家長就變得很敏感,對於教材的內容格外重視,尤其是經常輔導作業的家長總能發現一些顛覆自己認知的事情。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 天天要聞

比如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斯人與是人」風波,就讓很多人開始對自己所學的知識感到懷疑,明明自己學的是「斯人」,卻被告知從未有過這個版本,正當人們還沉浸在所謂的「曼德拉效應」的解釋中時,又有家長發現了語文課本和自己記憶出現偏差的內容,再一次將語文課本改版的問題推上風口浪尖。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難道真的是記憶出現偏差?

人們總說畢了業之後知識都還給老師了,但是對於那些爛熟於心的古文,相信很多人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簡單起個頭就能背下來,尤其是那些名言警句更是張嘴就來。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 天天要聞

記得小時候背誦《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時候,對其中那句「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記得很清楚,但現在卻被告訴說一直都是「是人也」,不相信的人回頭翻看課本發現確實如此,有人就開始懷疑難道真的是記憶偏差了?

這件事情的探討還在繼續,就又有家長發現以前背誦的「鋤禾」現在也改叫了「憫農」,難道又是所謂的「曼德拉效應」造成的嗎?畢竟這首古詩可是學生們最先學習的那一批,而且幾乎人人都能做到張口就來。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 天天要聞

有些家長在第一次聽到孩子背誦「憫農」的時候都有些錯愕,還覺得是不是孩子背錯了名字,但看到課本後就只能無奈嘆息「看來以後語文也輔導不了了」。

但是難道真的是人們的記憶出現偏差了嗎?實際不然,斯人版本確實存在,也有很多人找到了對應的課本,只不過是一些地方版本,而人教版確實沒有用過「斯人」字樣。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 天天要聞

而「鋤禾」變「憫農」其實是很好理解的,在流傳下來的古詩中,憫農有兩首詩,為了便於學生區分才會改成「鋤禾」,而現在強調尊重原作者,那麼教育部門就在研討後將其改回了「憫農」,然後用「其一」「其二」來進行區分,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教材版本的不同,才造成了這些「誤會」。

教材版本不同的背後,有很多現實原因,家長也不要太過糾結

很多人覺得教材版本變來變去,豈不是給家長輔導作業添麻煩嗎?難道以前的版本就不能用嗎?其實這背後有很多現實的原因。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 天天要聞

以前受到時代背景和教育資源的限制,很多教材內容並不是很嚴謹,而現在教育資源逐漸豐富,學生們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教材自然也要與時俱進,對於一些學生無法理解或者是與時代脫節的內容就要進行更改,這樣也是為了確保學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當然家長肯定會有些不理解,但是也不用太過糾結,很多知識都不是一概而論的,家長也要能夠求同存異,不要過於敏感,畢竟時代不同,學生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不能總用舊觀念去處理問題。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 天天要聞

但是教材改版的時候,也不能光顧著創新,那些經典且很好的作品還是應該保留的,尤其是不能以一些荒誕的理由進行刪改。

教材版本更新換代,家長要如何輔導,才能不帶歪孩子呢?

雖說現在語文教材已經達到統一版本,但是其他教材還會存在地方差異,那麼必然會出現知識點的細微差別,那麼家長在面對這些差異的時候,就要守好一個原則,那就是一切以學生所學書本為準。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 天天要聞

當發現孩子學的知識和自己不一樣的時候,家長不要一意孤行,可以去翻看書本,必要的時候可以和老師取得聯繫,詢問正確的知識點,在得到確切的答覆後再教孩子,千萬不要「死鴨子嘴硬」。

另外家長要知道現在的知識點和以前有很大的區別,在帶領孩子預習和學習之前,家長自己要先簡單學習一下,因為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家長教錯了的話,再更改就會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第一遍所學知識一定要嚴謹且正確。

鋤禾變「憫農」,斯人變「是人」,語文課本改版的背後有何貓膩? - 天天要聞

【筆者寄語】每個時代學生所學的知識整體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在很多細節方面還是會有區別的,尤其使用不同版本的地區更是差距明顯,那麼家長也要合理看待這些差別,不要過於糾結,尊重課本和老師的講解,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出來一起研討,但教孩子還是以課本為主,以免給學生帶來困惑。

話題:你小時候學的是哪個版本的教材?歡迎留言分享與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這樣的「端姐」,誰能不喜歡? - 天天要聞

這樣的「端姐」,誰能不喜歡?

在武漢市第一初級中學金雅校區,學生見到徐端,都會親熱地喊她「端姐」「老徐」。她懂孩子的心,樂於跟學生「打成一片」,是學生的良師,也是益友。徐端(右二)和學生在一起。記者劉嘉 攝跟著「端姐」學數學有很多樂趣,她能把數學課講得像脫口秀一樣好玩。
米東區開展學生軍訓教官培訓 - 天天要聞

米東區開展學生軍訓教官培訓

(米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安銳報道)近日,米東區人武部集中組織學生軍訓教官培訓。米東區退役軍人、基幹民兵積極報名參加此次培訓及資格認證,為即將到來的學生軍訓任務做好充分準備。
英語學習新賽道:奇速英語,開啟你的辭彙逆襲之旅 - 天天要聞

英語學習新賽道:奇速英語,開啟你的辭彙逆襲之旅

英語學習新賽道:奇速英語,開啟你的辭彙逆襲之旅在英語學習的漫漫長路上,辭彙量就像基石,決定著英語能力這座高樓能蓋多高。很多同學都在為記單詞發愁,不是背了就忘,就是面對枯燥的單詞書提不起興趣。
最低錄取控制線為615分,2025年太原中考錄取分數線公布→ - 天天要聞

最低錄取控制線為615分,2025年太原中考錄取分數線公布→

7月10日,太原市招生考試管理中心發布公告,太原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以下簡稱「中考」)成績於7月11日揭曉;普通高中錄取不分批次,最低錄取控制線為615分。有關事項公告如下:01成績查詢1.7月11日起,考生可登錄「山西招生考試網
00後組團「打怪」!深港澳學生「揭榜」挑戰企業技術難題 - 天天要聞

00後組團「打怪」!深港澳學生「揭榜」挑戰企業技術難題

企業遇到技術難題,找誰解決?這次,深港澳三地的00後學生組團來「揭榜領題」了!7月10日,首屆深港澳產教融合技術技能創新與應用大賽在深圳鵬城技師學院拉開帷幕,這場特別的比賽,讓在校學生直接挑戰企業拋出的真實技術「考題」。本次大賽由深圳市人社局、教育局、總工會聯手打造,深圳市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承辦,香...
棗莊職業學院:跨國聯動,共啟職教新篇章 - 天天要聞

棗莊職業學院:跨國聯動,共啟職教新篇章

6月27日,由棗莊職業學院與寮國巴巴薩技術學院聯合主辦的「寮國國家職業標準應用推廣項目啟動儀式暨導遊員職業標準培訓」通過線上方式成功舉行。活動以「標準引領·實踐協同」為主題,旨在推廣中國職業教育標準,助力寮國旅遊人才培養,深化中老職業教育合
楊素秋,履新職 - 天天要聞

楊素秋,履新職

日前,記者從可靠信源獲悉,著有《世上為什麼要有圖書館》一書作者、原陝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副教授楊素秋,現已履新西安戲劇學院副教授(專業技術職務)。
泉州聚龍外國語學校通報「學生李某某遭班主任教師不當教育」:對班主任予以解聘 - 天天要聞

泉州聚龍外國語學校通報「學生李某某遭班主任教師不當教育」:對班主任予以解聘

來源:泉州聚龍外國語學校情況通報近日,網傳關於我校學生李某某遭班主任教師不當教育事件引發社會關注。對此,學校已經成立工作小組,主動配合教育、公安等職能部門開展情況核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一、關於李某某遭「班主任教師讓同學毆打」的情況核實2025年6月20日(周五)上午9時35分(大課間結束),404班學生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