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長的假期,總有結束的時候。
每個孩子的假期都有不同的過法,不同的體驗。
轉眼間又一個暑假過完,開學的日子到來,淑文和其他初二的夥伴一樣按時返回校園。
淑文回校3天的時間裡,感覺非常糟糕,心情低落,但是自己也說不上來是怎麼回事,總是習慣性地自己帶著痛苦的情緒去忍受。
不想多說話,莫名其妙地流眼淚,睡眠不好,也吃不下東西
上課容易疲勞,注意力不夠集中,學不進去,記不住東西
……
3天的時間過得特別漫長,只要有機會就跟媽媽打電話,想讓媽媽把自己接回家。
媽媽讓淑文與班主任聊聊天,看看讓淑文緩解一下心情,繼續上學
但是聊完之後依然沒有改善,拗不過淑文這不斷的「催命Call」,心疼淑文在電話中的聲淚俱下,媽媽把淑文接出校園帶到了我的工作室.......
淑文除了需要干預的其他心理困擾之外,另外確定的就是長假之後出現的回歸校園時出現的適應障礙。
淑文一定不是個例。
每次寒暑假開學伊始,學生都會有面臨「假期綜合征」,之前我們會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們能夠自我調節,但是孩子的自控能力有限,需要家長監管,老師關注。
那麼該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儘快適應校園環境呢?家長是關鍵,老師很重要
01
家長、老師聯手
作為家長:
①首先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情影響孩子,不要在開學之初對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
比如一位家長開學就給孩子說:你現在在重點學校,重點班,一定要努力考出好成績,否則會讓你媽——我這個當老師的特別沒面子.....
孩子一下子就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開學之後心裡時常充滿各種擔憂,擔心自己學不會,擔心考試不好媽媽不高興,擔心學不好老師批評自己......
②不要反覆嘮叨孩子的不足。
③要注意多說一些欣賞和鼓勵的話,耐心傾聽孩子的訴說,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對孩子進行疏導和鼓勵,給孩子信心,如果孩子一時無法適應,需要循循善誘。
作為老師:
①在開學之初營造良好秩序與學習氛圍;
②對於學業任務的安排循序漸進,不要一下子過多;
③要注重減輕學生的壓力,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對班集體的歸屬感。
④不要過於看重開學時的表現,適當啟發,排解學生的不適感。
⑤可以組織班會活動讓大家一起交流暑假的有趣見聞與收穫,並且提出在新學期想要獲得的提升與幫助
02
家長做好榜樣
家長做好榜樣,才能有效地督促孩子的作息
有些孩子會說:我上完課,晚上還要寫作業,一整天很累,睡覺前就想玩會兒手機娛樂放鬆一下,也就只有一個鐘頭;
可是我爸我媽他們玩手機時間可長,要不刷抖音,要不追劇,他們就這樣,還要嘮叨我手機玩的多,睡得晚,他們憑什麼管我。
所以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才能更有效地督促孩子的日常作息。
03
關注孩子開學前後的心情變化
如果發現孩子情緒低落或易煩躁等狀態,要適當給孩子信心:
有什麼困難爸爸媽媽一起支持你,這會給孩子莫大的支持,會增加孩子面對問題的力量。
鼓勵、寬容並且嘗試理解孩子的心情,願意傾聽孩子的心聲,並引導著孩子尋找解決的方法,切勿指責或者言語之中都是滿滿的期待,這無形中又會增加孩子的壓力。
04
讓孩子養成假期運動的好習慣
假期在家很容易因為失去學校的秩序與管理而生活變得懶散,比如睡得過晚,起的過晚,宅的多,動的少,這也會導致在開學後孩子們比較害怕跑步運動,而在學校不能適應。
因此在假期中,如果早上能夠固定的與孩子一起運動,比如跑步、打羽毛球、跳繩等運動,讓孩子的身體與精神充滿活力,在回到校園之後會更加快速的適應。
05
和孩子多溝通,了解他們的人際關係
學生對校園的歸屬感,一方面來源於取得優秀的成績,獲得老師與同學的肯定與尊重,另外很重要的一部分——社交。
以往接觸的出現開學後適應障礙的孩子中,70%以上都存在人際關係不良的問題:
比如和班主任或者任課老師之間的矛盾,和同伴之間的衝突,或者存在被欺凌的經歷,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導致孩子不想回到校園的因素。
所以要了解孩子的人際關係。
要提升孩子的社交活力:孩子的社交意願度與社交技能。
社交活力的提升會讓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更加自信,保持和諧的關係,親密的友情,從而也特別願意回到校園這個環境,在這裡愉快的學習。
06
確立目標,做好新學期的學習規劃
啟發孩子思考新學期的目標,並且做出有序的部署,這樣孩子面對新學期的學習會更有方向,不會因為茫然而出現對校園生活的不適應。
07
尋求專業幫助
如果家長和老師不能幫助孩子改善適應狀態,一定要尋找專業的心理工作者的幫助。
孩子在開學之初適應障礙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可能引發孩子較長時間的脫離校園生活,甚至導致休學、輟學。
因此如果家長與老師調節失敗,要及時的尋求專業幫助,讓孩子早日恢復正常的校園生活。時間越久,回校所付出的代價越高。
通過以上幾點,家長與老師共同關注,讓回到校園的孩子們更好的完成假期到開學的過度,更快的適應新學期的學習與生活,展開新的旅程,汲取新的知識,更加茁壯的成長。
潘新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
點擊「分享」,傳播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