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學會計學院「憶崢嶸歲月,傳星火學習」黨史教育實踐團
通訊員/沈涵楠 徐芳婷
攝影/金逸 姚佳佳
有責任有擔當,青春才會閃光。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建團一百周年大會上呼籲廣大有志青年深入基層、服務群眾的號召,2022年7月15日,浙江工商大學會計學院「憶崢嶸歲月,傳星火學習」黨史教育實踐團在金華瑣園村開展支教活動,在祖國的花朵間將知識傳播,將文化訴說。
聚焦生活環境,落實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知識的普及與落實,歷來是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 「健康是1,事業、財富、名利等等都是後面的0。」在安全教育課堂開課前,寧澤遠老師借用耳熟能詳的話語引發小朋友們對身體健康重要性的關注。
從室內用電安全問題,到室外極端天氣如何避開易發危險區域;從珍重生命預防火災,到如遇火情採取緊急措施;從關注飲用水安全,到游泳防溺水,在講解的過程中,小朋友們展現出極大的興趣,積極舉手發表自己的安全觀點。此外,小朋友們也不限於了解課堂內的知識,向老師們提問更多的生活安全問題,表現出對更多新鮮和未知事物的極大興趣,一時間,課堂氛圍踴躍,實踐團隊成員與孩子們有了更加親密的交流。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孩子們學到了假期預防危險、保護人身安全的知識。

聽東流水,掠三國風
在第二堂課上,洪娟老師採用圖文結合的形式,講述桃園三結義與董卓進京的故事,帶領小朋友們走進《三國演義》的世界。通過嚴謹的文字背景介紹與圖片放映,小朋友們了解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混戰的局面,感受劉備、張飛、關羽從偶然相知到生死與共的友好情誼,初步認識到了袁紹、曹操、呂布等著名人物,並明白董卓在亂世逐步掌握國家大權的過程。在這四十分鐘的課程中,洪老師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竟引得兩位小朋友湊到黑板前與老師近距離交流。

垃圾分類進行時,環保意識正當時
從2021年5月1日開始施行的《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標誌著浙江省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為提高兒童的垃圾分類意識,培養環保節約的習慣,彭駿馳老師帶領小朋友們進行了垃圾分類相關課程。彭駿馳老師通過競答的方式,從垃圾分類基本常識開始,引導小朋友們認識垃圾桶的顏色、垃圾分類桶的標誌及其明晰其含義,掌握常見生活垃圾的分類方法。
在教學的過程中,實踐團隊成員也切身感受到,環保教育已逐步進入小學課堂,整合於課程主題中,與社會實踐相融合,開發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在此基礎上,多樣的生態文明活動得以開展,生態文明的園外教育得到拓展。實踐團隊隊員們相信,環境保護的種子已在孩子們心上播撒,生態文明的願景終在征途中實現。
科學不止,日日前行
不同於其他課程的授課方式,周子涵老師的科學課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當小孩子們得知可以親手做實驗時,他們顯得十分激動,對即將到來的科學之旅充滿期待。
在課程初始階段,周老師先向小朋友們講解課程中所運用到的科學原理,小朋友們聽得一知半解,紛紛露出疑惑的表情,周老師神秘一笑,進入到實驗環節。周老師先給小朋友們演示了虹吸實驗,大家圍在一起看到水從低處往高處流時都發出了驚嘆的聲音,記住實驗步驟後,他們立馬回到自己的位置,開始實驗,在動手工程中,孩子們逐漸了解到虹吸實驗的原理,利用氣壓差創造了一個個漂亮的水柱。
科學課堂上,周老師通過實驗的方式寓教於樂,讓孩子們在動手體驗中感受神奇的科學原理,小朋友們不僅釋放了愛玩的天性,還近距離感受了科學的魅力。

追尋長征記憶,傳承紅色精神
紅軍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它為戰爭的勝利保存了大批骨幹,也由此形成長征精神,讚頌不畏艱苦、堅持到底的人們。洪娟老師開啟長征體悟課堂,帶領小朋友們了解長征歷史,培養長征精神。
「長征歷時兩年……」說到這,孩子們都無法想像,是多麼堅定的信念促使紅軍徒步二萬五千里。洪老師詳細介紹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國共力量的對比、國內的形勢以及三十年代共產黨反圍剿策略的變更等,讓小朋友們了解長征之路的背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通過梳理時間線,小朋友們掌握了長征重要節點和長征途經地,得知了中央紅軍如何利用智慧和高超的作戰技術在一場場戰爭中取得勝利,成功結束長征。
鋪開茫茫草地的背景色,宣哲旖老師講述了金色的魚鉤的故事,讓小朋友們來做故事遊戲里的主角,自己決定故事的走向。
借用橙光遊戲的模式和精心設計的擇選安排,在十餘個轉折的選擇中,宣哲旖老師在「是否服從病號跟在後面的安排」、「是否聽黨指揮,服從命令的優良作風」等問題上讓小朋友們作為老班長進行選擇,側面讚美了主人公善良忠誠的高尚品格。通過分析老班長不吃魚的原因,小朋友們感受到幫助是相互的,關愛也是互相的。宣哲旖老師深挖幼童內心的純良,與孩子們一起探討老班長善意謊言下令人動容的初心,小朋友們個個全神貫注,沉浸在感人的故事情節里。
最後,課堂以小朋友們朗誦《七律· 長征》中結束,在學習長征故事後,小朋友們用最響亮的聲音朗誦了這首蕩氣迴腸的詩篇,氣勢磅礴,使人身臨其境。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在其健康成長過程中,教育需到位。實踐隊表示,對教學形式進行創新,課內外教育相結合,寓教於樂,使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獲得感悟,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支教是愛心的傳遞和知識的傳播,本次鄉村支教活動,旨在帶來科學知識、傳遞美好品質,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成長,為祖國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