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駐馬店男孩王松,7年前考上了一所民辦本科學校。
當年這所學校每年學費是1.8萬元,加上住宿費、生活費等每年至少要花3.5萬元,4年下來就是10多萬。
那時的10多萬不是個小數,王松的父母還是農民,僅僅靠土裡刨食怎能養得起一個大學生?
老爹堅決反對他上民辦本科,給他指出兩條路,要麼復讀,明年考上公辦學校,家裡勉強能供得起,要麼輟學上南方打工。
王松不願意復讀,他知道復讀一年後自己的成績提高不大,很可能還是考不上公辦本科,他也不想放棄上民辦大學的機會。
王松的母親支持兒子,說砸鍋賣鐵也要供兒子上大學。
老爹說,好啊,你們砸鍋賣鐵吧,這是要把我拖死啊,我不跟你們過了。
經過一場激烈的家庭爭吵,老爹一氣之下撂了挑子,獨自去廣州打工了。
王松的母親借了8家親戚的錢,還賣了家裡的1頭牛和一頭豬,勉強供兒子去上了大學。
上大學期間,王松除了他母親,沒有誰能支持他,他的經濟來源只有母親而已。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他在校園貸了款,課餘時間做各種兼職,一邊學習一邊努力掙生活費。
上大學後的王松,變得很不一樣。他變得很有理想,對生活充滿希望,還經常給母親和妹妹講外邊的美好世界,發誓將來要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放假回來,他仍然選擇回家幫助母親幹活,然後幫助妹妹補習功課。
有一件事對王松震動很大。
那天,王松去了舅舅家,表妹正讀高三,有道題難住了,王松就給表妹輔導數學,這時,舅舅突然從外面回來,看到王松後竟然說:你會不會啊,別把題給講錯了。就你那高考成績,還能教別人嗎?
這句話太傷人了,簡直是殺人於無形。王松尷尬地笑了笑,無奈地從舅舅家出來。
王松再一次發誓:一定要學個小老鼠上燈台,一定要讓別人看得起自己。
於是,王松拚命學習,成績優異,大三時,同學們都在複習考研,他也想考研,而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夠考上。但是想到母親獨自支撐著那個搖搖欲墜的家,就放棄了。還有一次出國留學的機會,他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都是因為沒有錢啊。
王松畢業後在省城某公司當白領,工資很快漲到了1萬多。
王松人生開掛的時刻到了,後來一切都是好消息。他憑自己的努力將大學的貸款還清,母親這幾年在家也累出病了,為了讓母親過上好日子,他在縣城買了個房,把母親接到了城裡,家裡的責任田讓給別人種了。
這個時候,父親也回來了,為了母親,王松也沒有計較,一家人終於過上了好日子。
為了這個家,為了爭口氣,王松至今沒有結婚。他下一步的打算是在省城給父母買一套房子,然後再考慮自己個人的事,畢竟沒有母親的含辛茹苦,就沒有他今天。
王松還是比較有良心的,看到過很多貧困家庭里走出來的大學生,畢業後卻看不起家鄉,看不起親人了。
當下,很多考生可能都面臨同樣的選擇,拿到了高收費的錄取通知書,在彷徨猶豫:這個大學是上,還是不上?
其實很簡單,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可以,覺得自己復讀也沒有意義,那就上民辦本科。如果像王松這樣,家庭實在難以供其讀書,不妨多想幾個路子。
比如如果去讀高收費大學,可以申請貸款入學,然後以大學生身份參軍入伍也是很好的。
大學生參軍可以在部隊考軍校,軍校不花錢,還有生活補助。即使考不上軍校,退伍後也可以繼續上學,退伍費也有個三四十萬,給家庭減輕了負擔。
總之,上不上民辦高校,要根據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先算好經濟賬,再算好學習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