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區紅光街道思源社區:校地合作攜手並進 科普實踐碩果累累
周安才
「我志願成為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志願者,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服從安排,協同合作,服務社會,奉獻真誠。用手把愛相牽,用心把愛傳承,促進校地精神文明建設,為校地和諧社會做出應有貢獻……」7月1日上午,郫都區紅光街道思源社區與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2022年暑期「三下鄉夏令營」舉行隆重宣誓儀式。
近年來,郫都區紅光街道思源社區在校地共建合作中,積極對接轄區大中小學校教學培養需求,簽署校地合作協議,完善實踐教學基地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科學制定實習實踐培養措施,搭建高校學生從「象牙塔」到社會過渡銜接的「練兵」平台,先後與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西華大學、成都工貿學院等10多所高校、中小學校和廠礦企業、醫院,建立合作關係,開展了50餘場「健康知識」、「居民建檔」、「三下鄉」、「支教支學支醫」和「農業科普教育實踐」等活動。
據悉,大中小學生們,在社區提供的近30000平米的農業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里,通過自己的勞動,親手栽種了高粱、小麥、玉米、水稻、紅薯、土豆、油菜、蕎麥等農作物,培育了黃瓜、南瓜、苦瓜、冬瓜、絲瓜、西瓜和茄子、辣椒、黃豆、豌豆、胡豆、豇豆、西紅柿、花生、白菜、向日葵等瓜果、蔬菜30餘種,種植了艾草、菖蒲、車前草、蒲公英等中藥材10餘種,養殖了雞、鴨和魚類等養殖業。目前,社區基地綠油油的莊家長勢喜人,青悠悠的瓜果滿園飄香,三角梅、紫荊花、荷花等植物花開正艷,一派豐收的景象象徵著一批批優秀的高校學生從紅光街道思源社區「農業科普教育實踐」活動基地,走上各自的工作崗位和人生舞台,將為祖國的各項建設事業奉獻力量。
在採訪中,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況敬晶科長講到:「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在這「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今天,我們來到紅光街道思源社區,開展2022年暑期「三下鄉志願服務」活動,是校地雙方在教學、人才、實踐崗位等方面實現資源互補的最好方式,是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校地教學與實踐、校地人才共建共享的最佳途徑,同時也是學生通過農業科普教育實踐,在提高農業科普知識和工作能力的同時,也更加明確了自己對未來的職業規劃。
思源社區黨委書記葉永成告訴筆者,近年來,社區按照區委區政府、街道黨工委的指示要求,堅持以「校地共建」為契機,緊緊圍繞「以共建促黨建,以共建促和諧,以共建促合作,,以共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與轄區各大中小學建立了校地合作溝通機制,社區與高校形成了互帶互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合作理念,構建了「黨群齊抓共管、校地共駐共建、文化共融共享」的「三聯動」工作機制,努力構建了黨建引領社區發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