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執教香港到回鄉任教,他說「在外過小日子,回來做大事業」

2022年07月01日19:26:28 教育 1798

6月26日,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港澳台科技工作者圓桌對話在湖南長沙舉辦。

南都記者了解到,此次圓桌對話圍繞加強內地(大陸)與港澳台科技界交流合作,為港澳台科技工作者融入內地(大陸)發展創造條件、提供服務,探索支持建立服務港澳台科技工作者的組織體系等內容交流研討。

香港致公協會理事長、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院長林琿在圓桌對話中表示,鑒於當前國際形勢,我國急需打造雙循環發展的銜接帶和節點,香港科技隊伍是中國科技隊伍中具有高度國際化特色的群體,香港可以成為中國科協國際合作的重要基地。

從執教香港到回鄉任教,林琿經常告訴在海外的朋友,「在外過小日子,回來有機會做大事業。」他說,和自己30多年前出國時相比,內地無論在資源、科研投入方面都非常大。「我們的人才特別是航天人才讓人看得特別高興,一批中青年人都擔任指揮,讓大家很有信心。」

從執教香港到回鄉任教,他說「在外過小日子,回來做大事業」 - 天天要聞

林琿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香港致公協會理事長、香港航天科技集團首席科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國際華人地理信息科學協(CPGIS)創會主席與名譽主席,現任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院長、鄱陽湖濕地與流域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多年來推動香港與內地地理環境技術合作

1980年,林琿畢業於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同年考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陳述彭院士學習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1986年,林琿赴美攻讀博士。1993年林琿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所長。2019年8月,林琿出任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院長。

在香港任教期間,林琿一直推動香港與內地地理環境技術合作。1993年他回國來到香港中文大學時,正值香港中文大學要引進人才創造一流高校。林琿回憶起和當時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的對話,「我說你如果跟中國的一流隊伍都沒有合作,你怎麼到世界一流?」

初到香港中文大學的林琿積極聯繫自己曾就讀的中科院,共同探討合作。在學校和相關部門支持下,香港回歸後不到兩個月,香港中文大學就組建了中國科學院暨香港中文大學地球信息科學聯合實驗室,這也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之後,中國科學院與香港高校建立的第一批聯合研究機構之一。

2000年,林琿又牽頭在香港高校內建立了第一個「國字型大小」科研單位——國家遙感中心香港基地,並建成了由國家科技部與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共同支持的香港衛星遙感地面站。

幾十年來,林琿一直致力於多雲多雨環境遙感、虛擬地理環境、空間綜合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的發展。他告訴記者,我國有85%的自然災害出現在多雲多雨環境下,包括颱風,強降雨、洪水、滑坡、泥石流以及地表沉降等。因此,多雲多雨遙感技術不僅涉及遙感科技的前沿,對我國生態安全、糧食安全以及防災救災具有極為重要的應用價值。

從執教香港到回鄉任教,他說「在外過小日子,回來做大事業」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協要用好香港國際化窗口

「科學這個東西是沒辦法關起門來搞的,我記得很早之前有位院士講過一句話,很幽默,他說『我們叫中科院,不是中關村科學院』,就我們自己幾個人關著門搞不出一流,還是要打開國門,走國際化道路。」林琿告訴記者。

此次中國科協年會舉行的港澳台科技工作者圓桌對話上,林琿在發言中建議,中國科協要用好香港國際化窗口,建立與中國科協有實質性工作聯繫的香港科學技術協會,打造中國香港科技交流與傳播基地。

他稱,香港的基礎科研實力雄厚,在國際科技合作方面具有特殊的優勢:比如,香港與國際上超過160個國家互免簽證,中英雙語的教學與工作環境,便利國際學者隨時互訪和及時舉辦國際學術活動。此外,香港科技人才大多數有海外留學和工作背景,與世界各國的著名高校、先進科研機構、國際頂尖科技企業、國際重要金融機構等有著密切的聯繫,有利於組建國際一流的跨國科研團隊。

同時,香港便利的海關制度有利於國際先進的高新技術的落地。香港可以及時讓內地學者和高新企業及時到港對接相關技術,方便引進國際先進科技,也有利於內地科技企業對接國際同行。香港政府的低稅率政策可以吸引國際科技企業總部的落戶,方便中國科技企業和高校通過香港參與國際科技企業的研發計劃。

「鑒於當前國際形勢,我國急需打造雙循環發展的銜接帶和節點。中國科協應該發揮好自身特色與優勢,用好具有國際化優勢和高層人才優勢的香港,拓寬香港科技隊伍融入國家科技發展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發展的途徑,夯實香港科技事業融入祖國的科技事業的社會基礎。」

在外過小日子,回來有機會做大事業

2019年,林琿回到了家鄉江西,現任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院長,同時他也是鄱陽湖濕地與流域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之前媒體總問我『放棄海外待遇回國』之類的問題,我說千萬別說這個了,我沒有放棄什麼,回家不需要理由,很多在海外的人損失了親情,我覺得他們比我損失太多了。」回來之後,他也經常跟海外的朋友講,「我說在外面過小日子,回來有機會做大事業。」

林琿的一個切身體會是,和自己30多年前出國的時候比,內地現在無論是科技經費還是科研投入都非常大。「我們的人才特別是航天讓人看得特別高興,一批中青年人都擔任指揮,整個趨勢看得讓大家很有信心。」

不過他也從自己和身邊人的親身經歷中感到,要讓全世界優秀人才都願意到中國來,配套方面還要跟上。

比如,一些從海外回來的科學家,雖然被作為高端人才引進了內地,但生活保障上的細節還需要提升,比如提供醫保。林琿稱,沿海地區開放程度更高,比如廣東就做得比較好,會提供五險一金等類似保障舉措,為外籍專家解決後顧之憂。但內地因為經驗不足,所以這方面會有所欠缺。

在科研項目方面,林琿表示,中國並不缺資源,但同時一些小圈子文化在科技界也存在,這也是一些外籍專家或者港澳台科技人員來到內地之後感到有些水土不服的地方。他也建議,如果未來在資金使用、選拔機制和評估機制方面更加公平合理,科技事業必將取得更大進展。

林琿說,不是每一個人回來都會那麼順利,所以他現在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助很多回國、回內地來的年輕人,幫他們對接一些國家和地方資源,幫助他們克服水土不服問題,也包括怎樣尋找發展機遇。現在國家有很多需求,科研人員不能光等著,要自己主動爭取,主動作為。

「從親身體會來說,我覺得在這邊不光可以陪伴家人,做事業也可以做得更大,這還是很吸引人的。」他說。

采寫:南都記者 王凡 發自湖南長沙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  合肥市2024年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實施細則「出爐」 - 天天要聞

​ 合肥市2024年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實施細則「出爐」

大皖新聞訊   6月11日,合肥市教育局公布2024年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實施細則。據悉,從2024年起,經過遴選程序,每年確定一批普通高中特色學校和特色項目,部分體育、藝術特色學校和特色項目可以面向全市招生。2025年開始,逐步將校園籃球、手球等項目納入全市招生範圍。   具體招生項目如下具體細則為,體育類招生:單項項...
如何培養出有真正競爭力的學霸? - 天天要聞

如何培養出有真正競爭力的學霸?

本號三網同步發小某書,公ZHONG號,同名——科斯的自留地公主號上每次最先發文,有喜歡的可以關注最近大家經常在群里討論問題1:就是什麼樣的孩子在幼升小階段能看出來是否聰明?問題2:小學階段看著門門A+優秀的孩子,為何到了初中甚至高中就泯然眾
2024年法考客觀題考試6月14日起網上報名 - 天天要聞

2024年法考客觀題考試6月14日起網上報名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記者齊琪)司法部11日發布2024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公告,明確客觀題考試網上報名時間為6月14日至6月30日,客觀題考試時間為9月21日、22日,主觀題考試時間為10月20日。根據公告,2024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客觀題考試實行網上報名,報名人員應當在規定期限登錄司法部官網,按照網上報名要求、...
廣言快評 | 人生如曠野 道路千萬條 - 天天要聞

廣言快評 | 人生如曠野 道路千萬條

卷合筆落,「刀劍」歸鞘,2024年高考落下帷幕。向每一位通過高考歷練、為夢想拼搏的你表示祝賀!高考是一場「成年禮」,也是一個「分水嶺」。高考過後,莘莘學子揮別同窗好友、告別中學校園,從此奔赴各自精彩的人生舞台。
師生同心 張家界旅遊學校這樣為高考學子加油助威 - 天天要聞

師生同心 張家界旅遊學校這樣為高考學子加油助威

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余天亮 庹光明 黃穗 陳生平 報道2024年是實施高考綜合改革後的「首考」之年,為用心用情做好高考組織保障工作,全力以赴實現「平安高考」目標,張家界旅遊學校高度重視高考期間的各項安排部署,成立了專門的高考工作領導小組,制
七年前,他左腿扎滿鋼針 如今,獲全省「新時代好少年」! - 天天要聞

七年前,他左腿扎滿鋼針 如今,獲全省「新時代好少年」!

每天清晨,在高台縣西街小學的操場上,有一個奮力向前奔跑的身影,他的速度很慢,而且略顯蹣跚。「加油!再堅持一下,我可以跑得更快更穩……」他邊跑邊給自己打氣,他就是高台縣西街小學五年級2班的孫興源。孫興源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左小腿因患有先
一級造價工程師師拿證心得! - 天天要聞

一級造價工程師師拿證心得!

基於您提供的學習經驗總結,我嘗試用不同的表達方式重述了您的分享:管理:對於工程管理這門課程,我推薦蔣老師,她的授課風格細膩,非常適合初學者。我在學習經濟章節時遇到了困難,聽過幾位老師的課程後仍然感到困惑,最終是通過蔣老師的講解才讓我徹底掌握
知知早新聞 | 貴陽義務教育入學登記報名今天開始;貴馬賽道路線圖公布;端午國內1.1億人次出遊 - 天天要聞

知知早新聞 | 貴陽義務教育入學登記報名今天開始;貴馬賽道路線圖公布;端午國內1.1億人次出遊

貴陽義務教育入學登記報名今天開始貴陽端午假期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206%2024貴陽馬拉松賽賽道路線圖已公布端午節假期國內旅遊出遊1.1億人次早上好!每天3分鐘知貴陽 看天下今日關注今天(6月11日),貴陽市2024年義務教育入學網上登記報名正式開始。填報時間為6月11日至6月20日,在此期間,學生和家長可進行登記。詳情&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