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誤區和坑在哪兒?銜接啥?

2022年07月01日09:49:18 教育 1327

答案是一定要上。這不是我說的,是我確定過好幾個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得到的答案,並且根據我們教育行業10年的經驗之談。


首先說拼音這一塊,就足夠讓我們家長抓狂,小學2個星期就學完了,過的特別快,所以孩子基礎要打的特別紮實。


如果不相信,可以提前網上買回來一年級教材驗證下。這個在二胎家長那裡也得到了很多印證,所以幼小銜接,是二胎媽媽的選擇。


這裡補充一個誤區,幼小銜接不僅是知識,還有能力培養,習慣培養三個部分,拼音屬於知識範疇。因為拼音基本家長自己不會教,因為跟我們之前學的也不一樣,即使教孩子,也沒方法,有方法,容易破壞親子關係。

知識方面拼音說完了,很多人會杠。孩子學校也學也教,就是快慢的問題,一個學期追趕別人,三年級之前都不重要,代表不了什麼。


如果大家都不報幼小銜接都不學,那麼完全沒問題,現在是小學老師默認你已經學過已經會了,這是普遍性的問題,也是教改的方向。


這是宏觀,到微觀咱們每一個孩子的個體,有考慮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嗎?是能趕上了,這是遲早就需要付出的時間就是早晚的問題,破壞的是孩子的自信心。多出來的時間閱讀不好嗎?當然如果吸收能力特強,家長特別用心,那就不用報,問題是咱們是不是那一類孩子和家長。


數學其實比較好解決,孩子都能接受,差別不大,大在閱讀理解,數學思維,做題速度,三年級前確實看不出來,但刷題訓練速度是破壞一些思考力的。


其次就是識字閱讀和書寫,識字不是學習刻意練習一條路,可以通過閱讀加可以練習加興趣做到,日常生活場景處處都是學習的地方,不存在超前學習,古詩詞積累一樣的。書寫當然不建議太早,但大班下學期知道規範書寫是打好基礎的關鍵。閱讀習慣沒培養起來,小學要解決習慣問題,能力問題,當然越早培養越好了。


英語更不用說,2-6歲語言發展關鍵期。這時候學習事半功倍,科學方法。節省未來學習時間。

知識說完了,說能力,能力裡面專註力、表達力,能做住,聽指令,跟小朋友互動交往。這些是小學課堂和幼兒園時間不同,上課形式不同導致的。知識量不同導致的,首先這些能力是可以訓練的。


最後是習慣,孩子早睡早起作息習慣,握筆坐姿習慣、運動習慣、獨立刷牙、整理書包、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時間習慣,避免家長寫作業盯著,催、逼、吼,這些如何解決,都是提前建立起來的,逐步適應,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兒,有主人翁意識。這一點確實家長需要花費時間和心力的。


再來總結下,幼小銜接一定要上,不僅是知識,還有能力和習慣,知識部分差別主要在於拼音,差距在閱讀。


幼小銜接班到底要怎麼選?短期還是長期,寒暑假暑假還是全日制?全日制如何選?如何避坑。很多家長知道重要,把孩子找一個短期幼小銜接培訓機構,交給暑期班就完了。


請問暑假一個多月能把拼音聽說讀寫全部解決嗎?孩子能吸收多少,紮實不?再說拼音最容易出問題的是前鼻韻母、後鼻韻母整體認讀部分和應用部分,光學習都要花很多時間呢。


但是事實是上了比不上好,上全日制幼小銜接比寒假班、暑期班或者短期幼小銜接培訓班要好,學的紮實。好多家長,幼兒園純玩,自己教,或者幼兒園教一部分,學校學一部分。


短期培訓解決的是孩子的知識問題,解決不了孩子能力和習慣的問題。問題又來了,有一類全日制幼小銜接班,全天都在學習幼小銜接內容,家長看孩子底子確實很紮實,書寫、生字、拼音完全沒問題,寫字作業特別多,但是孩子戶外活動時間少、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習,幼兒園科學、藝術、社會、健康實踐活動很少,上課是小學化模式,這就是超前學習,孩子到了一年級二年級厭學的多,從小寫的太多了,過早小學化了。


這點可以從農村郊區或者很多私立幼兒園看出來,跟很多園長交流,她們都知道孩子要玩中學,不能小學化,但如果不教,家長就不選,幼兒園就沒生源,公辦幼兒園也是如此。劇場效應,前排人站起來了,後面的人也都站起來了。


解決的辦法要麼找一個全日制幼小銜接幼兒園,即能解決孩子知識問題,也能解決能力和習慣培養的部分問題,當然家長配合不可或缺,因為大部分時間在幼兒園,但這類全日制幼小銜接班少,而且家長信息不對稱,甄別難。

再來說一個目前業內的統計結果,一般上幼小銜接全日制的大部分是二胎家庭要麼就是幼小銜接上吃過虧的要麼就是受過益的,確實兩極分化。


一般一胎家庭要麼旁邊有有經驗的帶要麼有高人指路。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誤區和坑在哪兒?銜接啥? - 天天要聞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2024年高考落幕:嶄新開始 無限可能 - 天天要聞

2024年高考落幕:嶄新開始 無限可能

隨著北京、海南等地最後一場考試的交卷鈴聲響起,2024年全國高考落下帷幕。記者在多地考點採訪,感受考生們蓬勃的朝氣和向上的精神。揮別高考這場「成人禮」,他們迎來嶄新的開始,懷揣夢想再出發。
北京高考結束,家長定製超大「向日葵」、創意橫幅「花式」接考生 - 天天要聞

北京高考結束,家長定製超大「向日葵」、創意橫幅「花式」接考生

新京報訊(記者 徐彥琳 蘇季)「你看那個走出來的人是不是他呀?」「你看看他表情怎麼樣啊?」「表情看起來還不錯。」……6月10日是北京高考的是最後一天。下午5點,最後一門考試科目地理考試正式結束。記者在多個考點看到,距離考試結束還有半小時左右,家長們就已陸續到達考點外,準備迎接即將走出考場的考生們。6月10日...
高考收官 北京166名考生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居民身份證 - 天天要聞

高考收官 北京166名考生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居民身份證

6月1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警方獲悉,自5月31日以來,這條綠色通道全天候、全時段為全市6.7萬考生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共加急制發居民身份證166件。據北京警方介紹,自5月31日以來,這條綠色通道全天候、全時段為全市6.7萬考生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共加急制發居民身份證166件,接待考生或家長到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和基層...
浙江高考結束,26日左右出成績!家長感慨,接送16年終於結束了!一大批頂尖學霸明天繼續比拼 - 天天要聞

浙江高考結束,26日左右出成績!家長感慨,接送16年終於結束了!一大批頂尖學霸明天繼續比拼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今天16:30,2024年浙江高考結束!記者來到杭州高級中學和杭州市源清中學考點外,和家長們一起見證這個難忘的歡樂時刻。很多家長手裡都捧著向日葵花束,準備送給孩子。有位媽媽拉出橫幅,祝女兒「渡劫成功」,吸引了眾多家長圍觀。還有位家長拎著最新款的手機和電腦,要獎勵女兒信守承諾。有家長拉橫幅祝...
厲懷遠的端午節:帶侄女,陪父母,和家裡人熱烈的打成一片! - 天天要聞

厲懷遠的端午節:帶侄女,陪父母,和家裡人熱烈的打成一片!

厲懷遠的端午節:帶侄女,陪父母,和家裡人熱烈的打成一片!和父母失散了33年,找回親生父母后的第一個端午節,厲懷遠選擇帶著兒子媳婦,回唐山去陪伴爸爸媽媽。#頭條首發大賽#​一開始,怕被家裡人拒絕,不安的回家,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爸媽,哥嫂,
唐尚珺回應第16次高考:服從調劑 - 天天要聞

唐尚珺回應第16次高考:服從調劑

6月7日到9日,唐尚珺在廣西防城港市迎來了人生中的第16次高考。在此之前,他以堅持復讀考清華而出名,曾被西南政法大學、吉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名校錄取,因故未上。2023年7月,當他決定去華中師範大學念師範類專業時,又因未選擇
過萬的志願填報服務:是圓夢還是販賣焦慮? - 天天要聞

過萬的志願填報服務:是圓夢還是販賣焦慮?

作者:胥愛明近日,標價11999元的高考志願填報服務引發熱議。而據媒體報道,這還並非最昂貴的選項。張雪峰旗下的峰學蔚來,還為2024年的考生推出了價值17999元的圓夢卡,該服務包含四次專業填報諮詢、志願規劃視頻等內容。
追夢16年,自覺考清華無望,35歲的唐尚珺終於認命了! - 天天要聞

追夢16年,自覺考清華無望,35歲的唐尚珺終於認命了!

在高考的行列里,最牛的釘子戶可能就是唐尚珺。#頭條創作挑戰賽#​果不其然如大家所料,2024年高考他又來了!這已經是他第16次參加高考!16年來他執著於一個夢想,考入心儀的清華大學,努力奔跑在這條路上,從學渣到學霸人生不斷蛻變,卻始終沒有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