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步步高,日後出富豪;入門步步低,討飯把食乞」是真的嗎?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話:「入門步步高,日後出富豪;入門步步低,討飯把食乞」。雖然我對這句話思忖了良久,但還是沒有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通過對資料的閱讀,我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的:

這句話來自於《風水學》,意思是說屋宅內須有坡度,一旦有了上坡的坡度,將來家中就會出一位富豪;而一旦有了下坡的坡度,將來家中就會有人變成乞丐,靠乞討為生。

雖然我從查閱資料中弄懂了這句話的意思,但這種說法的根據是什麼我還是沒有弄明白。反正,《風水學》中就是這麼說的,至於說有什麼根據,估計《風水學》也說不出根據來呢!

《風水學》是傳統的相地之術,中國古代稱為堪輿術,是臨場校察地理的一種方法,其目的是用來為建造宮殿、村落、墓地選址的。本來,是不具有任何封建迷信色彩的。

風水學說中比較有名的著作有《青囊經》、《青鳥經》等,而最早的風水學說則出自晉代郭璞所著的《葬書》。

《葬書》中稱:「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這句話就是有關風水的最早的定義。

從這句話里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的「氣」是隨風流動的,如果颳起了風,「氣」就會散掉,不過,散掉的「氣」一旦遇到了河流等水域則會停止;如果有一群人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一座村落),「氣」就不會散掉了。即便是人類活動,「氣」也會停止在有人群的地方。這就是「風水」。

無論這種說法是否科學,最起碼還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而且,沒有蘊含任何迷信色彩,還是非常客觀的。

而到了後來,關於風水的學說已經越來越多,並且,還分成了不同的流派,流派與流派之間的說法也時有衝突,同時,不同流派之間還出現了互相指責的現象。

為了使別的流派相信自己流派的說法才是正確的,各個流派也分別想出了不同的「招數」。比如,隋朝時期的舒綽就用「奇招」「降服」了其他流派。

據稱,吏部侍郎楊恭仁想遷葬祖墳,於是,請來了包括舒綽在內的不同流派的堪輿大師五六個為其選擇最佳的墓地。在選擇墓地時,各個流派的說法是無法統一的,反正,是各說各的正確。在這種情況下,楊恭仁便派手下人前往墓地取「樣土」一份並將其密封起來,然後請各個流派的堪輿大師說出「樣土」的顏色,但只有舒綽準確說出了「樣土」的顏色。在這種情況下,楊恭仁是肯定相信舒綽的。舒綽為使其他流派徹底敗下陣來,便帶領大家來到墓地。在到達墓地後,舒綽指著取土處五尺外的地方說,這處地下的七尺之內埋有稻穀,如果不信可以挖一挖。大家聽舒綽這麼一說,便一齊動手開始挖穴,果然,當穴挖到四尺深時發現了一堆稻穀。於是,所有流派的堪輿大師都被舒綽降服了,同時,舒綽的名聲也從此大震。

不過,這些都是舒綽使用的招數。因為舒綽在早些年的時候就對這塊墓地的具體情況了如指掌,並且,他還知道哪個地方的地下被老鼠挖了洞穴,因此,他肯定說的最准。

通過舒綽堪輿的經過我們就知道有許多風水先生的話是不可信的。他們的做法或說法之所以在某些時候能夠唬住人,僅只是他們使用了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的招數而已。

我國是全世界最相信風水的民族之一,於是,有人這樣問:假如風水真能夠給我們帶來好運的話,怎麼相信了幾千年風水的我們,無論是在科技方面還是在經濟方面都要落後於不相信風水的歐美國家數年,甚至十數年呢?其實,這一問就應當驚醒許多人。

因此,我們千萬別相信「入門步步高,日後出富豪;入門步步低,討飯把食乞」的封建迷信說法。這種說法並不是真的,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