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中,一個人的肢體語言,行為動作,反映出許多問題。
心理上認為,有55%的信息,都是通過肢體與行為表達出來的。
比如:面部表情,行為習慣,肢體的動作,吃飯時的姿態和習慣等。
這些與日常息息相關的行為,無不在暴露一個人的性格和內心想法。
那麼,通過一個人吃飯的行為與姿態,如何判斷這個人的性格呢?
-01
吃飯的形式與性格分析
在吃飯的時候,你更喜歡跟家人在一起吃還是獨自進食?
你喜歡在熱鬧的場合吃飯,還是偏向於安靜且人少的場合吃飯?
第一:獨自進食的行為
性格:喜歡安靜,享受獨處
這類人並不是性格孤僻,也不完全是性格內向,而是他們的生活習慣偏向於安靜。
性格安靜,不喜歡吵鬧,只願意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在工作中,他們做事情一絲不苟,能夠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任務;雖然不會有太大的亮點,但很少會出現錯誤。
做任何事情,他們都不會著急,習慣規劃而不是草率做出決定。
一般來說,這類人更喜歡獨處。
無論是下班回到家裡還是周末休息的時間,他們都喜歡獨自一人的生活。
即使跟愛人生活在一起,他也會給自己創造一個小酌一杯的機會。
第二:喜歡人多,熱鬧的場合吃飯
性格:性格外向,社交達人,追求新鮮感
這類人無法忍受自己一個人吃飯,他們會感到枯燥無聊。
多數時間,他們都會尋找一個「飯友」。
跟同事,朋友,哪怕是認識沒幾天的人,他都會叫對方一起去吃飯,俗稱「飯搭子友誼」。
他們更願意在人多的地方吃飯,一邊吃飯一邊欣賞人群,觀察人群。
對於這類人而言,他們在社交中往往有著較高的「主動權」,擅長引導他人的溝通,能夠很好地與外界建立情感聯結。
從生活以及感情的角度分析:
他們不願意忍受孤獨,日復一日,千篇一律的生活習慣,會讓他們抓狂。
第三:只喜歡跟家人或親密的人在一起吃飯
性格:缺乏安全感,小心謹慎,保守型人格
對於這類人而言,他們不會輕易地向外界展示自己,對陌生人、陌生的環境,有著較高的防備意識。
在工作和事業中:
他們不願意嘗試新事物,不敢去挑戰,更不會輕易投資,因為他們屬於保守型人格。
在感情和生活中:
他們念舊,重感情,穿了很久的衣服不捨得丟掉,很多小物件即使用不著,他也會收藏起來。
本質上來說,他們的性格里缺乏安全感,渴望跟親密的人有更多的相處時間和機會。
獨自一人時,他謹慎且小心;
跟親密的人在一起,他才能放鬆下來,並且習慣依賴對方。
-02
吃飯的狀態與性格分析
第一:吃飯速度與性格
吃飯速度快的人:
性格大大咧咧,做事情著急。
對於這類人而言,他們做任何事情,都喜歡「搶先完成」,他們是個急性子的人。
比如:跟別人約好出去吃飯,逛街,他能比約定時間提前半個小時。
做事情,他們不管接下來的結果和過程如何,悶頭就去做。
優點是:執行力高,不會拖延。
缺點是:缺少規劃,容易出錯,瞻前不顧後。
菜還沒有上完呢,他們就已經吃飽了;
感情還沒有到一半呢,他們就已經付出大多數熱情與愛意了。
缺少後勁。
吃飯速度慢的人:
享樂型人格,在乎儀式感。
對於吃飯速度慢,細嚼慢咽的人來說,他們會把每一頓飯都當成享受,將每一種美食都製造出一種儀式感。
有點像什麼呢?
吃手抓餅,也要用刀叉。
在外人看來,這種行為有些「裝」。
實際上,只有真正熱愛生活,享受生活,追求儀式感的人才會如此。
別人不懂,才容易被誤解。
第二:吃飯夾菜的習慣與性格
吃飯時,先吃眼前的食物,等大家吃得差不多了再去吃距離自己遠的食物。
這類人,共情能力強,擅長察言觀色。
好處是:
他們是一個很好的朋友,跟他們交朋友,讓你感覺很舒適,因為他很細心,總是在意你的情緒和感受。
壞處是:
常常委屈自己成全別人,太在意別人的情緒和感受,卻忽略了自己的內心想法。
與之對應的人是:
只顧著自己吃,不管周圍的人;既然夠不著遠處的菜,就站起來吃。
這類人的性格,一般比較自私,只在乎自己的感受。
他們不在意社交禮儀,即使家裡來客人,他也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吃飯。
看上去不拘小節,實際上並不利於社交關係。
自私的人,總是很難收穫好感情的。
今日話題:
你是哪種性格的人?
你在乎吃飯的「儀式感」嗎?
(文章配圖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