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人生哲學,是一命二運三風水/積德讀書名相神?要倒過來讀

有一句話,涵蓋著我們每一個人一生的方方面面,密切關聯著每一個人的人生幸福。有人奉為人生哲學,有人斥之為玄學迷信,千百年來飽受爭議!這句話就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

人生哲學

所謂的【命】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每個人看似是赤裸裸地來到人世,實際上都帶著一串數字降生,那就是出生的年月日時。古人用天乾和地支來表示每一個時間,年月日時四個時間各有一個天乾和一個地支兩個字,總共就有八個字,也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四柱八字。

古人認為天干地支顯示了大自然運行規律,是時空互動(時間與方位),陰陽作用的結果。(地球繞太陽公轉為年,月亮繞太陽公轉為月,地球自轉為日)

所以古人說「人秉天地之氣而生」,【命】即先天定數。每個人的命都不盡相同,有人是富二代有人是放牛娃,有人敗盡萬貫家財,有人草根逆襲白手起家。但有一點是每個人都一樣的,那就是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

所謂的運是後天的,就是一個人從出生到老去的過程。【命】是先天定數,【運】就是後天的變數;【命】是空間的理念,那麼【運】就是時間的運行。

「運氣」一詞最早出現於東漢思想家王充的著作《論衡》中,這個唯物主義者在《論衡.命祿篇》中把一個人人生的幸運或者不幸,歸結為命運。

運是在四柱的月柱所衍生而成,二者緊密聯繫所以才有命運一說。為什麼有的人一生順遂,幸福美滿?而有的人波折坎坷,不得善終?因為運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去改善的。

人與自然

所謂風水古稱「堪輿」,「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金山銀山不如青山綠水」,風水被很多人視為迷信,但客觀地說,風水其實就是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

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風水:就是我們自己個人的人文風水,也就是要提高自己的素質、德行、技能甚至儀錶,人文風水就體現在你的日常待人/接物/處事之中,所以我們每天都要保持微笑。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就是你吸引好人好事的好風水。

積德行善

所謂的陰德就是別人不知道的功德。很多人做善事故意讓人看見,希望獲得回報。這是陽德,實質上是等價交換。有句古話叫「有心為善,老天其善不賞」。積德是不求回報的,言、行、識一體的,也就是語言行為及心態、發念的踐行。

「陽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陽善是做好事讓人們知道,得到大家的稱讚而享有盛名,但因為你已經享受了「名聲」,也就消耗了福報。

宋朝司馬光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所以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莫以善小而不為,每天減少使用一點薄膜袋,節約一點生活用水,多一點低碳生活習慣,也是積德。

知識改變命運

讀書就是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在社會日新月異的今天,只要你停下學習馬上就會被淘汰。學習的積累就是財富的積累。不但要學習技能,更要學習認知,技能能讓你在某個領域或者階層做得更好,而認知才能幫助你衝破人生束縛、更上一層台階。

「知識改變命運」。

名字是唯一從你出生後就一直跟隨你直到老去的,真正的「你不離我不棄」、榮辱與共。每天都在代表著你和周圍事物進行交集互動。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人的姓名絕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社交需要而產生的簡單符號,伴隨著文字的出現,姓名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體系。

古人把起名叫做「命名」,是人生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在今天,姓名已經成為每一個人在龐大社會體系中的精準坐標,記錄著我們的綜合信息,寄託著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和願景,承載著我們每一個人生而為人的意義。

相由心生

所謂的【相】指一個人的儀錶,在傳統文化中包括面相、手相、骨相等。古代西方也有相關的理論,如文藝複習時代的《論人類的面相》、十九世紀義大利犯罪學家隆布羅索著書《犯罪的人》,更是明確的指出了罪犯的面相是有一定的規律的。

【相】不是一成不變而是相對變化的。是一個人最重要的人文風水,「相由心生」,通過正念、積德、學習、從而收穫一個好的相,好的人生。

敬畏生命

所謂敬神並不是大家普遍認為的求神拜佛,惡人更不可能妄圖以求神拜佛躲過應有的懲罰。

人首先要有一顆敬畏之心,敬畏天地倫常,遵守法律法規,敬畏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更高能量。法律是一種束縛,敬畏是高階的自律。

最基本的敬神是敬愛你身邊的人:也就是父母、家人、親朋。百善孝為先,很難想像,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的人,會有怎樣的善果。

如果我們通過學習,了解了自己的命,掌握了自己運,懂得行善積德,調整自己的環境和心態,敬愛自己敬愛身邊的人,讓自己全身都充滿了正能量,貴人都會被你吸引。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真正貴人不是巴結來的,一定是被你磁場吸引的,通過學習調整,你也一定會知道怎麼擇業怎麼養生,知道往後的人生應該怎麼走。

百善孝為先

一命二運三風水

四積陰德五讀書

六名七相八敬神

九交貴人十擇業。

順著看就像是「認命」,其實你如果反過來讀,也許就是改變命運的哲學,改變命運的答案。

改變命運,先改變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