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黃帝內經》,經脈也分陰陽

常聽中醫,增長健康

(199)《黃帝內經》鍛煉可補奇經八脈

經脈也分陰陽

學習中醫有許多方法,可以從中醫最基礎的理論開始,也可以從中醫藥學開始,也可以直接參研《黃帝內經》。但是,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中醫的實質,想獲得最有價值的成效,那麼,認識經絡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經絡理論,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想了解中醫就得了解經絡,想較快地取得效果,也得了解經絡,因此了解和認識經絡是認識中醫的較好途徑。

經絡也有陰陽之分。按人體內外側來分陰陽,以位於人體軀幹背面的和四肢外側的為陽,而以位於前面的和內側的為陰;按人體上下分陰陽,那麼上半身為陽,下半身為陰。

經絡是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運行氣血,協調陰陽,調節人體各部的通路。它是調節人體陰陽平衡最有價值的良藥。

經絡是調節陰陽平衡最有價值的良藥

《靈樞·經脈》:「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國家的發展、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通訊、交通的適度密集與暢通,同樣,對於人體而言,想要獲得健康,想要陰陽平衡,也離不開經絡系統。經絡系統就是身體這個國家所有的交通系統和通訊系統。

雖然人體的經絡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左右的通道。人體的經絡系統是由經脈和絡脈兩大部分共同組成的。

經就是幹線,絡就是旁支。經,有路徑的含義。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它是「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絡,有網路的含義。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

《黃帝內經》中指出,經絡內聯五臟六腑,在外分布於五官綜合系統、四肢百骸,溝通表裡、上下、內外,將人體的各部分連接成有機的、與自然界陰陽密不可分的整體。

經絡也有陰陽之分。按人體內外側來分陰陽,以位於人體軀幹背面的和四肢外側的為陽,而以位於後前面的和內側的為陰;按人體上下分陰陽,那麼上半身為陽,下半身為陰。

經絡可以調整體內陰陽平衡,可以主宰人的生命。生,經絡則通暢;病,經絡則堵塞;死,經絡也就不存在了。從經絡角度來看,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經絡堵塞不通暢了。因此,要調陰陽、治百病先要疏通經絡。

【一日一言】不為良相,必為良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