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撞上限寬墩致車損人傷,車主質疑汽車未預警、氣囊未彈開 特斯拉回應

近日,紅星新聞接到爆料,1月18日18點49時許,胡女士(化名)一家四口坐著特斯拉model3,由南通返滬途經瀋海高速涵洞下的海亞路東側時,撞到右側的限寬墩,造成車輛報廢,坐在後排的胡女士頸椎受傷。事後,傷者就氣囊無一彈開、未發出危險警示、未乾預方向盤等安全性能討說法。

胡女士收到的特斯拉工作人員發給她的《結算單》顯示,經檢查,車輛右前葉子板位置遭受撞擊,右前副駕駛無人員,車輛正面未受衝擊,後台查看安全氣囊系統未見異常。上海康橋特斯拉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涉事車輛系全損而非報廢,特斯拉車輛的碰撞感測器有固定的安裝部位和一定的探測範圍,事發時撞擊部位影響的範圍是不會觸發氣囊。並提醒車輛提供的是「輔助駕駛」階段,客戶開車需提高注意力,並佩戴安全帶以提高安全保障。

客戶向特斯拉索賠:

質疑安全氣囊未彈出

此次事故中受傷的胡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1月18日,她的女兒開著特斯拉model3從南通返滬,當時車上坐著胡女士一家四口。胡女士記得,事發前這輛新能源汽車車速挺快,大概以80多公里/小時前進。18點49時許,汽車開至瀋海高速涵洞下的海亞路東側時,司機沒有注意到右側的限寬墩,突然撞了上去,坐在後排(副駕駛後面)的乘客胡女士當時沒有系安全帶,在事故中頸椎受傷,當場昏迷,被送往醫院住院多日。除胡女士外車上其他三人都是皮外傷,副駕駛的乘客手機被撞變形。車輛在事故中破壞嚴重,保險公司認定車輛全損。2月13日,胡女士頸部裝好頸託病情才趨於穩定,至今都在養傷。

胡女士家屬出示的醫院相關診療資料顯示,出院診斷病情包括「頸椎骨折」「頭皮裂傷」等情況。家屬出示的車輛註冊登記信息顯示,此次事故車輛出廠日期在2019年2月,註冊登記時間在同年4月。胡女士提到,這輛車是在2019年在上海的特斯拉一直營店購買。

胡女士家屬出示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顯示,胡女士的女兒駕駛車輛時不慎撞到限寬石墩,造成車輛受損,乘客胡女士受傷,胡女士女兒負全部責任。胡女士家屬出示的與保險公司的《機動車輛全損協議書》顯示,胡女士和保險公司雙方協商同意,對保險車輛作全損處理。

事發後,胡女士聯繫特斯拉直營店,就事發時車輛氣囊無一彈開、未發出危險警示、未乾預方向盤等安全性能討個說法。胡女士認為,特斯拉的車輛存在安全性能問題,應該賠償她財產損失和醫療費、誤工費等損失。

胡女士稱,她聯絡上海康橋特斯拉中心,上海康橋特斯拉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告知她,這次事故中沒有觸發安全氣囊彈出,「是因為撞擊點沒到那個點」,事故中汽車的安全性能不存在問題,特斯拉對此不負責任。

胡女士稱,特斯拉至今未提供事發時汽車的後調數據給他們。胡女士表示對特斯拉一方的說法不認可。

胡女士還向記者出示了兩份上海康橋特斯拉中心工作人員發給她的《結算單》,兩份《結算單》均顯示事發當日車輛右側發生撞擊,車輛後排有乘客未系安全帶,後排乘客受傷,客戶對車輛發生碰撞未觸發氣囊客戶產生質疑,需要查看情況。

胡女士出示的聊天記錄顯示,她收到第一份《結算單》後,告知工作人員車輛上有4個人,分別坐在主駕駛位、副駕駛位、主駕駛和副駕駛後位。胡女士出示的她先後收到的兩份《結算單》均顯示,特斯拉維修服務的回復均一致,都提到「右前副駕駛無人員」,她覺得特斯拉的工作人員不負責任。

紅星新聞記者看到,《結算單》特斯拉維修服務的具體回復如下:

經檢查,車輛右前葉子板位置遭受撞擊,右前副駕駛無人員,車輛正面未受衝擊,後台查看安全氣囊系統未見異常。結合使用手冊說明:氣囊如何工作,當感測器探測到超出展開閾值的衝擊力後,氣囊將充氣。這些閾值旨在及時為氣囊預測撞擊嚴重程度,協助保護車上乘客。氣囊瞬間強力膨脹,伴有一聲巨響。膨脹的氣囊以及座椅安全帶可限制駕乘者的活動,減少受傷風險。在被追尾、側翻、側面碰撞、大力制動或駛過顛簸路段、路面坑窪等情形下,前氣囊通常不會膨脹。

同樣,在諸如輕微正面碰撞、鑽撞或與路燈或樁柱等狹窄物體輕微碰撞等所有正面碰撞情形下,前氣囊可能不會膨脹。即使氣囊未膨脹,車輛仍可能發生嚴重的表面損壞;反之,相對較小的結構損壞也可能導致氣囊膨脹。因此,車輛碰撞後的外觀並不代表前氣囊應該或不應該膨脹。 

《結算單》內容

特斯拉方面回應:

撞擊角度決定氣囊是否彈出,系安全帶更重要

紅星新聞記者查詢特斯拉車主使用手冊了解到,特斯拉model3車內氣囊按位置劃分,分為前氣囊、座椅側氣囊、簾式氣囊。無論乘坐位置是否設有氣囊,車內所有駕乘人員,包括駕駛員本人,應始終佩戴座椅安全帶,以便在發生碰撞時,將重傷或死亡風險降至最低。

紅星新聞記者就胡女士反映的情況,致電上海康橋特斯拉中心,該中心工作人員林先生表示,客戶胡女士反饋的情況已形成《結算單》給她。經技術核查,事故車輛右前側大燈位置以較高速度撞擊限寬墩,但碰撞角度未達到氣囊感測器觸發閾值,同時強調安全帶未系狀態可能加劇車內人員受傷風險。因車輛的事發的相關數據情況不對客戶和對外公開,如果客戶認為還有爭議,可以走司法途徑,特斯拉會積極配合。

林先生表示,「當時撞的是右前角,連a柱的上端都沒有發現很明顯的、很嚴重的變形。其實整個車身的結構沒有太大的形變,a柱下端的右前輪,受到了嚴重撞擊之後後移。但因為輪子卸力的原因,其實車身的下邊a柱這邊稍微有一點變形,但撞擊的這個部位影響的範圍是不會觸發氣囊的,因為我們的氣囊感測器更多是在側門上面。」

林先生還提到,車輛的其他保險帶、座位感測器等,在事故發生時運行正常,後排受傷客戶當時未佩戴安全帶。林先生強調,撞擊角度對氣囊是否彈出至關重要,「它的車速雖快,但受撞擊角度影響,整個車廂內沒有發生形變,前排座椅的人系了安全帶基本上沒受多大的傷。」

「相對而言起保障作用更多的是安全帶。氣囊只是在安全帶的作用下,做一個保護措施,防止受到更重的撞擊。如果你安全帶不戴的話,就算炸了氣囊,也一樣可能避免不了傷害,甚至會因為氣囊是炸開,可能會更重。」林先生認為安全帶在車輛安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林先生還提到,此次事故中,駕駛者可能車速快未及時發現限寬石墩,後碰撞發生。儘管特斯拉的「輔助駕駛」功能不斷升級,但目前只能叫「輔助駕駛」,而非「自動駕駛」。還需要客戶在開車的時候集中注意力,不要過分依賴車輛的自身功能。

對於為何車輛定「全損」的情況下,氣囊仍未展開,林先生表示,「全損」是一個汽車保險賠償的概念。保險公司會根據車輛的殘值評估和損失情況,決定是否進行全損賠付,以及賠付的具體金額。「全損」和「報廢」不能劃等號。

紅星新聞記者 陳卿媛 王語琤  

編輯 包程立 責編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