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的都有了,升級四缸機,續航增加,理想L7值得入手嗎?

國慶前夕,理想突然發布發布L7和L8兩款新車,尤其是33.98萬起售的L7尤其是受關注,用近段時間最火的車來形容也並不為過,不妨一起回顧一下這段日子理想是如何站到話題頂端的?

理想代替特斯拉成功「上位」的這一波三折還要從理想L9的發布說起,在今年7月份,理想L9以45.98萬元的價格正式上市,代表這個新勢力品牌正式進軍40萬以上的高端市場。這在大多數新勢力都開始拔高產品價格上限的當下,其實並不算罕見。

但理想後續的操作開始魔幻了起來。在L9正式上市之後,代替理想ONE的理想L8開始浮出水面。首先,這對理想ONE用戶來說著實是不小的衝擊,畢竟系列的終結基本也就代表著二手殘值率的降低,當然不光是老用戶,二手車商們也被捎帶手收割了一波。

而在理想L8正式發布後,已經預訂L9的用戶臉上開始有點掛不住。對於理想L8,幾乎可以認為是縱向尺寸少了十幾公分,從動力系統配置到座艙內科技水準均沒有太多的改變,而差價卻達到了10萬。

全是韭菜?不,還有一款

那麼如果你以為買了理想L8就算是撿漏,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在L8之後,還有一台理想L7,在理想今年發布的如此多款新車中,L7還能算得上是「厚道」的那個。

對於理想L7,某種意義上你可以將其理解為L8的5座版,兩種配置的車型價格分別為33.98萬和37.98萬,能比理想L8門檻還能再低一些。當然,價格是一回事,產品力行不行又是另一回事。首先從造型層面來說,L7和L8、L9等並沒有太多的區別,比大眾的套娃玩得還簡單粗暴一些,理想高端車型上才有的辨識度以及領先的設計在其上都能找到對應的表達。

座艙部分也是一樣,前排的雙大尺寸屏幕和後排的大彩電都有配備,L9上比較值得一看的電動腳托也出現在了這台大5座SUV上。其餘的座艙內部如座椅純平放倒、大尺寸的行李艙空間等也能為這款SUV適應多元化需求提供一定的屬性加成,如果對第三排沒有太強烈的需求,L7還是相當之「香」的。

動力照搬?理想這波有些懶

最後,能讓筆者「吹」一波理想L7的重點,在於理想這次著實有點「懶」,「懶」到直接讓這三台車共用同一套動力總成,甚至同一套輔助駕駛方案。

動力上,理想L7搭載的是L9和L8同款的1.5T增程器+330kW電機的驅動方案,電池部分也套用了理想L8的42.8kWh電池組,CLTC純電續航可以達到210km。另外底盤部分的可調懸掛和前雙叉臂後五連桿的方案也一併平移,無疑為L7增添了不少看點。

輔助駕駛部分也是一樣,理想L7搭載的AD Max輔助駕駛系統也有激光雷達加持,也能達到L2級別的表現。當然硬體上的雙英偉達Orin-X晶元也沒有缺席,508 TOPS的算力相當強悍,也提升了L7的競爭實力。

品車識味:

其實在筆者看來,理想無奈在主打不同市場的三款車上應用了同款的配置甚至是同款的設計,可以看做是研發能力和技術儲備有限的一種表象,不然其完全可以在三款產品上加入更多的差異化屬性以服務不同的消費群體。不過,這樣一來對消費者算是一種利好,畢竟有性價比高的車型可以買,怎麼看都是一種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