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韓國電池佔全球80%市場,歐洲爭奪戰一觸即發

2021年02月08日21:24:03 汽車 1122

隨著新能源汽車時代到來,鋰電池作為新的汽車動力來源,就變的非常重要。但是作為汽車廠商來說,目前很少有汽車公司能夠獨立研發電池。因此就催生了很多電池供應商。

目前全球的電池供應商,都集中在了中日韓三個國家,中國的CATL,韓國的LG,三星SDI,SK Innovation和日本的松下,佔據了主導地位。歐洲的電池開發和生產企業反而很少,瑞典的North Volt算是規模較大了,而英國的British Volt甚至還是初創公司。

中國,韓國電池佔全球80%市場,歐洲爭奪戰一觸即發 - 天天要聞

【1】歐洲新能源汽車由於政策原因銷量增長迅速

2020年,歐洲市場的電動貨車銷量激增。以德國為例,售出190,000輛,增長3.1倍,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2%增加到7.4%。法國和英國的電動貨車銷量也超過了一年100,000輛,市場份額達到了10%。在這三個國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長了4%,達到6%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柴油車的份額下降了4個百分點。現在柴油車在德國佔有率為28%,在法國為31%。

這都是歐盟從2020年到2021年分階段實施新的二氧化碳(CO2)排放法規的影響。如果未達到減排目標,將被處以巨額罰款,因此汽車製造商將不斷投資電動汽車,以節省大量資金。

此外,英國和法國設定了禁止銷售內燃機車(例如柴油車)的時間表,這也是一項積極的環境政策。此外,擴大購買電動貨車的補貼作為對「抗疫」的經濟對策也發揮了作用。在德國,補貼最高提高到了9000歐元。

結果,2020年12月電池電動汽車的份額大幅增加,其中德國為14%,法國為11%,英國為17%。設定在2025年和2030年禁止銷售汽油汽車目標的國家,是挪威和荷蘭,在12月分別佔據了67%和69%的電池電動汽車份額。

中國,韓國電池佔全球80%市場,歐洲爭奪戰一觸即發 - 天天要聞

【2】中國,韓國電池廠商,開始爭奪歐洲市場

隨著歐洲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對亞洲電池公司的依賴也更大了。其實歐盟各個國家都想擺脫亞洲電池公司的過度依賴,實現電池的自給自足。

英國初創企業Britishvolt將於今年夏天開始建設,投資額為26億英鎊,並在英國東北部的Bliss港口建造一座巨型工廠,目標是到2023年完工。該工廠將分三個階段建設,計划到2027年每年至少生產300,000鋰離子電池。到2027年,將僱用3,000名員工,包括相關產業在內,將創造8,000名員工的就業機會。

目前,韓國和中國約佔全球電動汽車電池,鋰離子電池產量的80%,但預計歐洲未來的市場份額將增加。在歐洲,韓國公司目前提前運營工廠包括了LG Chem,SK Innovation和三星SDI。都在擴大現有工廠或推廣新工廠。

Northvolt在瑞典和德國設有生產廠,而中國電池公司CATL在德國建廠,特斯拉在德國柏林附近建電動汽車和電池廠。

中國,韓國電池佔全球80%市場,歐洲爭奪戰一觸即發 - 天天要聞

【3】韓國,中國,歐洲電池公司產能計劃

韓國公司領先於歐洲的電池生產。 LG Chem,三星SDI和SK Innovation等韓國電池製造商在歐洲都有廣泛布局。LG Chem的波蘭工廠和三星SDI的工廠早在2018年開始運營,產能增加到65GW。 SK Innovation計劃於2020年在匈牙利建成該工廠,匈牙利的工廠產能為3GWH,並計劃在2023年之前將其產能提高至23GWh,但在一月底,匈牙利的第三家工廠也宣布了建設計劃。然後將增加到125GWh,這比最初的目標100GWh更大。韓國企業的所有目標值完成後,將達到193 GWh。

此外,中國的S-Volt蜂巢能源正在德國建立工廠,目標是到2023年在德國生產24GWh,德國的CATL在2022年之前生產14GWh,在德國Parasys Energy的目標是到202年生產10GWh電池。總計為48GWh。

瑞典的Northvolt於2021年宣布了歐洲公司的電池工廠計劃,並宣布到2024年將建設一座產能為32 GWh的工廠。到2023年,挪威的初創公司Freyr將達到43 GWh,到2023年英國的初創企業British Volt.30 GWh。法國PSA集團將在2023年與Saft共同建設24GWh,在2023年Belka共同建設16GWh。到2024年由大眾汽車公司和Northbolt共同建設16GWh。總計為161 GWh。

這些韓國,歐洲和中國公司的生產設施全部建成後,到2025年將達到402GWh。

引起關注的特斯拉宣布計劃在德國柏林建立一個千兆工廠,以立即生產100GWh的產能,長期目標是250GWh。

中國,韓國電池佔全球80%市場,歐洲爭奪戰一觸即發 - 天天要聞

【4】電池廠商的積極性,與歐洲國家退出內燃機的政策息息相關

電氣化最快的英國政府於2020年11月宣布,將在2030年之前禁止銷售汽油和柴油車輛的新車。 2020年2月,決定將原定的2040年目標移至更快的2035年。

英國首相約翰遜提出了10項措施,包括電氣化和促進可再生能源,這被稱為「綠色工業革命」,到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零。它計劃投資120億英鎊,創造25萬個就業機會。

到2020年,在英國售出的新車數量約為160萬輛。其中,電動貨車的份額從上年的1.6%上升至6.6%。隨著政府在2030年禁止銷售汽油和柴油車輛,預計這一比例將進一步提高。

自2019年以來,法國和德國一直在政府層面共同開發和投資電動汽車電池。為了開發電動汽車電池,兩國共同投資了5至60億歐元。該項目的名稱為「空中客車電池」,以歐洲主要國家聯合開發的飛機製造商「空中客車」的名字命名。在接下來的四年中,它設定了在德國和法國建造一個生產工廠的目標,每個工廠僱用約1500名員工。

新工廠生產使用電解液的電池,並計劃在2025-26年開始生產全固態電池。德國和法國的汽車和能源領域的35家公司已表示有意向該項目捐款40億歐元。

中國,韓國電池佔全球80%市場,歐洲爭奪戰一觸即發 - 天天要聞

【5】歐盟想實現電池的自給自足

歐盟歐洲委員會批准了一項價值29億歐元(合35億美元)的項目,公眾支持特斯拉和寶馬,以支持電動汽車電池的生產。該項目是繼2017年為支持電池行業而啟動的``歐洲電池聯盟''之後,預計將運行到2028年。不僅是特斯拉和寶馬,還有FCA Group和Sunlight Systems等42家公司都將參與該項目。通過這種方式,歐盟有望在2025年實現電池自給自足。

英國和歐盟在2020年底達成了一項自由貿易協定(FTA),儘管在2021年達成了免關稅協議,但有一項原產地規則,其中不包括從海外進口大量原材料的免關稅產品。如果非英國製造的零件比例超過整車中使用零件的45%,則不徵收關稅,乘用車最高可徵收10%的關稅。

為響應這一原產地規則,英國和歐盟為電池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確定了分階段的寬限期。到2023年底,高達60%的海上零件將不徵收關稅,從2024年到2026年底,將徵收高達55%的關稅。

到2020年,英國的汽車產量為920,000輛,比上年下降29%。這是自1984年生產90萬輛汽車以來的最低水平。除了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外,還有疫情的影響。

中國,韓國電池佔全球80%市場,歐洲爭奪戰一觸即發 - 天天要聞

英國汽車業因脫歐而在2020年表現最差,這不僅是英國面臨的問題。 2020年,英國的發動機產量下降了27%,其中不可避免地影響了61%的出口。需要注意的是,在這種情況下電池戰爭將加速改變行業格局。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從賽道傳奇到新能源先鋒:MG 的百年轉身,藏著中國汽車的破局密碼 - 天天要聞

從賽道傳奇到新能源先鋒:MG 的百年轉身,藏著中國汽車的破局密碼

當一輛汽車的時速指針衝破 410.5km/h,時間定格在 1959 年 ——MG EX181 用這個至今仍讓人咋舌的數字,在跑車史刻下了 「英倫速度傳奇」 的印記。66 年後的 2025 年,101 歲的 MG 站在電動化浪潮的十字路口,以 「All in 新能源」 的決絕姿態,宣告開啟第二個百年。這場轉型絕非簡單的動力形式迭代,而是一場關於 「駕駛樂...
相信它一定會成為你家庭出行的最佳夥伴 - 天天要聞

相信它一定會成為你家庭出行的最佳夥伴

家人們,今天必須給大家好好分享我試駕W後的真實感受,這一趟試駕直接刷新了我對大五座SUV的認知!當我第一眼看到W,就被它那極具德系風範的外觀所震撼。硬朗的車身線條如同雕刻般剛勁有力,寬大的進氣格柵搭配犀利的大燈組,宛如一頭蓄勢待發的猛獸,散
舒適實用性更是讓人稱讚 - 天天要聞

舒適實用性更是讓人稱讚

家人們,最近我去試駕了W,這一趟體驗下來,我就一個想法:必須把它推薦給大家!它的「德系品質」與「全能大五座」,真不是吹的!剛走近W,它那硬朗大氣的外觀就吸引了我。線條流暢,造型霸氣,滿滿的德系車風格,一看就是品質之選。打開車門,坐進主駕駛位
路虎攬勝發布全新大膽Logo,為首款電動汽車鋪路 - 天天要聞

路虎攬勝發布全新大膽Logo,為首款電動汽車鋪路

IT之家 7 月 9 日消息,據外媒 Autocar 今日報道,在捷豹路虎即將推出首款電動汽車之際,路虎攬勝的新 logo 在近期面向投資者的演示中亮相。其以兩枚「R」字母構成,延續了品牌一貫的極簡、寬體字體設計。這是自 1970 年推出首
十年老友,優雅依舊,12萬拿下雷克薩斯ES混動! - 天天要聞

十年老友,優雅依舊,12萬拿下雷克薩斯ES混動!

2012年7月28日,雷克薩斯宣布2013款ES系列正式上市,作為第六代車型,全新ES基於豐田全新的GA-K平台打造,採用了「Keen Motion」設計理念,並首次應用主動懸架控制系統。動力上依舊搭載2.0L、2.5L以及2.5L混動三種
十年Panamera S,如今只要零頭價,圓你保時捷夢! - 天天要聞

十年Panamera S,如今只要零頭價,圓你保時捷夢!

2009年,當第一代保時捷Panamera在中國上市的時候,就註定它會是一款不平凡的車型。作為保時捷進軍四門跑車市場的「門票」,同時也是品牌旗下最具爭議的一款車型,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出現完美填補了保時捷在四門跑車市場的空白。
智駕出事故,有車企願意全額賠了? - 天天要聞

智駕出事故,有車企願意全額賠了?

「用輔助駕駛出了事故,誰負責?」在過去,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法律上是車主,網路上是車企,現實中是無盡的推拉扯皮。但現在,比亞迪乾脆利落地給了個答案:用智能泊車出了事,比亞迪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