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車圈可謂是熱鬧非凡,長城「吹燈」,比亞迪「捉鬼」,讓整個行業吵成了一鍋粥。
事情還要從2023年4月11日說起,長城汽車向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遞交舉報材料,舉報比亞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採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2023年5月25日,長城汽車發布聲明公開了此事。比亞迪則回應稱,長城送檢的車輛不符合國標要求的送檢狀態,其檢測報告無效。
如今到了2025年5月,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再次提及常壓油箱事件,稱「吹滅別人的燈,要看是什麼燈,如果是鬼燈一定把它吹滅了」。而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則連發三文,先是稱「狗可以咬人,但人不能咬狗」,接著發了「鬼吹燈」「鍾馗捉鬼」的內容,疑似回懟。
這一場「戰爭」為何會爆發呢?從市場競爭角度來看,長城汽車旗下魏牌和哈弗品牌主推的插電式混動車型,與比亞迪的DM-i車型存在著明顯的競爭關係。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日益火爆的當下,每一個市場份額都至關重要,雙方在產品層面存在直接的利益衝突。
從行業發展角度講,汽車行業正處於向新能源轉型的關鍵時期,各方都在爭奪行業標準的話語權和技術的制高點。長城舉報比亞迪排放問題,若屬實,可能會影響行業對於常壓油箱技術路線的看法;若不屬實,也可能會讓長城面臨聲譽風險。
對於消費者而言,大家關心的是自己的權益是否會受到影響。如果比亞迪的產品真的排放不達標,那麼消費者可能會面臨車輛環保性能不佳等問題;而如果長城是惡意舉報,也會讓消費者對整個行業的競爭環境產生擔憂。
車圈的這場大戰,不僅僅是兩個企業之間的事情,更關乎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走向。究竟是長城為了行業健康發展勇敢「吹燈」,還是比亞迪遭遇了不正當競爭需要「捉鬼」,我們期待相關部門的調查結果能夠早日給出答案,還車圈一個清朗的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