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走進位於京津產業新城京清汽車產業園的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武清),無人駕駛測試車輛穿梭於智慧道路,數字化車間機械臂揮舞如潮。
自生態港(武清)啟動建設以來,已落地斯乾智駕、佩爾哲汽車內飾、久道技術、芳林誠信智能玻璃、安聞汽車、延鋒座椅發泡、金石等汽車產業鏈實體項目7個,總投資5.8億元。一幅「聚點成鏈、聚鏈成群」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圖景正加速呈現。
走進天津吉興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的數字化車間,50秒下線一件的小米SU7專屬隔音墊詮釋著「京津研發、武清轉化」的協同效率。這家2023年落戶武清的企業,首年產值便突破2000萬元,其打造的「智能健康座艙」,產品覆蓋六大系統,成功引領行業風向,量產能力更是全球領先。為了契合汽車整車智能駕駛的發展趨勢,天津吉興不斷進行技術升級。總經理楊賢術表示:「我們現在產品的智能化程度達到了90%左右。小米對我們產能要求非常高,現在,我們生產SU7賽道版行李艙裡面的左右側飾件也可以達到每台份75秒左右。」
相距不遠的延鋒(天津)座椅系統公司,三個生產基地多條生產線火力全開,為客戶定製的智能座椅正在加緊裝配。機械臂的精準舞動記錄著企業從一期到三期的躍遷軌跡——產值從千萬元攀升至6億元。「我們正從『單點突破』轉向『全鏈協同』,四期項目投產後,我們將全力推進座椅總裝項目建設,力爭年產值再創新高。」總經理王岩表示:「我們看中的是武清地處京津冀核心區域的區位優勢,企業將深度融入京津產業新城建設,與武清一起攜手向前。」
在產業協同的浪潮中,生態港(武清)正深度重塑區域經濟地理。園區全力打造「一港兩區兩中心」(一港: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武清);兩區:生態港智慧物流配套區、生態港品質生活配套區;兩中心:產業創新服務中心、智能網聯算力中心)總體布局,形成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引領、整車及高端部件生產供應、服務生態價值三大高地,構建產業發展「四梁八柱」,推進「研發-製造-測試-服務」全鏈條生態成型,加快成為國內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先進位造業集群。
在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的同時,生態港(武清)產教研融合的深度探索也在穩步推進。
近日,中汽零部件與安聞汽車共建「聯合創新實驗室」併入駐生態港(武清)產業創新服務中心,雙方將在汽車零部件通用檢測、新技術研究,特別是智能舒適性、安全系統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今年4月,京清汽車產業園與天津交通職業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建「汽車裝備產教聯合體」等項目,促進園區與學院在技術合作、人才培育、繼續教育等方面不斷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隨著創新要素的加速集聚,生態港(武清)的協同發展藍圖愈發清晰。
「目前,園區已匯聚海納川海拉、保光汽車等龍頭企業,與北京順義、河北廊坊形成的『2小時產業圈』可快速對接小米汽車、理想汽車、北汽新能源等京津冀整車企業。」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透過生態港(武清)的沙盤,可見園區規劃建設的共享檢測中心、無人駕駛測試基地等配套,將加速推動形成「一小時零部件配套圈」。
協同發展的齒輪持續嚙合,生態港(武清)建設的步伐愈發鏗鏘。京清汽車產業園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強化區域協同配合,立足園區產業基礎、載體空間、綜合政策等優勢,積極搶佔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新賽道。「招商引資是今年的『重頭戲』!」京清汽車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始終堅持『走出去、請進來』,落實每月『三個一』目標,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進一步健全專班化惠企服務工作機制,全面提升園區基礎設施和生活配套水平。高效推動生態港(武清)建設,為京津產業新城「新產業之城」蓄勢賦能。」
夜幕下的生態港(武清)
依舊涌動著創新活力
無人駕駛測試區的激光束劃破夜空
中金數據園機櫃的指示燈如繁星閃爍
一幅產業協同長卷
正迎著時代的東風
磅礴展開
END
本文系原創,轉載須註明來源美麗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