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疫情影響,汽車行業的產銷出現大幅下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在介紹最新車市情況時表示。
3月12日下午,中汽協發布最新產銷數據:2020年1~2月,汽車產銷分別為204.8萬輛和223.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5.8%和42.0%,降幅環比擴大幅度超20%。其中,2月汽車產銷分別為28.5萬輛和31.0萬輛,環比下降均為83.9%,同比分別下降79.8%和79.1%。
記者注意到,中汽協監測的15家車企集團中,僅一汽集團在過去兩個月中的銷量呈現正增長。
「生產端,企業因復工進度慢、零部件供應等問題導致產出水平低;消費端,產品消費停滯,市場需求受到嚴重抑制,對上半年的汽車市場將產生重大影響。」許海東告訴記者。許海東等中汽協相關負責人還表示,2月車市銷量降幅觸底。
2020年車市整體下降幅度或超過年初預測。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促進汽車產業穩健發展,需要改善相關政策和消費環境,比如,限購地區指標提高供應量,支持好產品購置稅減半等。
2月銷量下滑八成
從細分市場上看,乘用車2月銷量22.4萬輛,環比下降86.1%,同比下降81.7%,高於汽車產銷總體降幅。1~2月銷量為183.1萬輛,同比下降43.6%,降幅環比擴大23%。
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整車銷量降幅中也是重災區,產銷環比和同比降幅均超過70%。中汽協數據顯示,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萬輛和1.3萬輛,環比分別下降77.3%和72.4%,同比分別下降82.9%和75.2%。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4萬輛和6.0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3.8%和59.5%,降幅均環比擴大。
略有意外的是,中國品牌乘用車2月銷量同比下降77.6%至11.8萬輛,但市場佔有率提高近10個百分點至52.6%。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告訴記者:「2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提升,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湖北省內,自主品牌車企數量佔比不大;面對疫情,自主品牌在生產經營策略方面與外資品牌不同,想盡一切辦法促進企業復工復產。」
不過,陳士華還表示,特殊時期,不能拿單月市場的數據判斷以後的趨勢,自主品牌不能盲目樂觀,今後市場競爭加劇,自主品牌的壓力仍遠大於外資品牌。
整體上,自主品牌市場佔有率仍在下滑:1~2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72.1萬輛,同比下降47%,市場份額為39.4%,同比下降2.5個百分點。
中汽協提供的數據顯示,1~2月中國品牌汽車銷量前15名企業集團中,僅一汽集團銷量增長15.8%,上汽、廣汽、長安、北汽、比亞迪等車企銷量降幅最低至24.6%,最高至55.5%。
1~2月,汽車銷量排名前10位的企業集團上汽、一汽、東風、廣汽、北汽、長安、吉利、長城、奇瑞、華晨,銷量合計為204.0萬輛,同比下降40.6%,與上年同期相比,10家企業銷量均呈較快下降。
第三季度車市會恢復正常
許海東表示,按照疫情的發展,2月車市就是觸底。
「3月會有所回升。」陳士華告訴記者,監測的重點企業中,3月前10天的銷量降幅與2月相比大幅收窄,預計3月下旬降幅會進一步收窄。
中汽協預測2020年全年車市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
許海東表示,受疫情影響,車市一季度下滑嚴重,二季度加速調整,在疫情可控、消費需求恢復的情況下,第三季度車市會恢復正常。
截止到3月11日,中汽協調研統計的23家整車企復工率超過90%,員工返崗率為77%,其中,長安、奇瑞、吉利、江淮、華晨、重汽、宇通、金龍陝汽等18家已全部復工。
針對車市整體波動幅度,中汽協曾在年初預測2020年汽車銷量增長率為負2%,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車市雪上加霜,整體降幅可能進一步加大。
全國乘聯會日前表示,如果國家層面沒有強力的刺激政策,2020年車市的負增長幅度可能進一步加大至8%。
師建華告訴記者,促進汽車產業穩健發展,需要改善相關政策和消費環境,比如,限購地區指標提高供應量,支撐好產品購置稅減半等。
據記者了解,針對刺激消費的政策,中汽協向相關部門提出了多項建議,包括: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解禁新能源汽車限購;將個人購車支出納入個人所得稅轉向附加扣除;調整小排量(1.6L級以下)乘用車購置稅率,出台汽車下鄉促進消費政策;實施國三排放車輛置換購置稅減免;加大汽車金融支持;提高整車出口增值稅退稅稅率,促進整車進口;促進二手車流通消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