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後幾天,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進行了三場「2024理想AI Talk」,以視頻直播的方式跟廣大車友和網友講述理想汽車的願景和目標。在第二場的末尾,當主持人問李想同學,如果他設定的條件和目標都達到了,會成為一家像蘋果一樣的公司嗎?李想同學連續說了兩個「一定會的!」
理想汽車與蘋果的類比:高端定位與垂直整合
理想汽車主打家庭用戶市場,通過增程式電動車(EREV)解決里程焦慮,其產品(如L9、L8、L7、L6)在外觀、功能和智能化設計上高度統一,類似蘋果的「同一核心功能、差異化定價」策略。例如,L8與L9定位高端,他們的設計相似度極高,僅通過配置調整區分價格,類似於iPhone Pro與Pro Max的關係。
此外,理想在車內屏幕技術上的創新(如雙層串聯OLED屏幕)與蘋果對顯示技術的追求相似,均強調用戶體驗的極致化。
蘋果的競爭力源於軟硬體一體化生態,而理想汽車也在逐步構建自研的智能駕駛和座艙生態。其AD Max系統集成高精地圖,整合眾多感測器,並引入更先進的晶元(如NVIDIA Drive Thor)提升自動駕駛能力。但相比蘋果的垂直整合能力,理想在核心晶元、操作系統等領域的自主研發仍顯不足,更多依賴外部合作(如高通晶元)。
蘋果的護城河在於品牌溢價和生態粘性,而理想汽車面臨的市場競爭更激烈。例如,賽力斯與華為合作的問界系列在智能化、配置和價格上形成直接競爭。
賽力斯和華為的合作是否如三星和谷歌安卓的組合
賽力斯與華為的合作類似於三星早期與谷歌的安卓聯盟。華為提供智能駕駛全套技術(包括HarmonyOS座艙、途靈底盤、DriveONE電驅等),而賽力斯負責整車硬體生產製造以及服務,這種分工使其快速推出問界系列並實現銷量爆發。
三星的優勢在於全產業鏈覆蓋(晶元、屏幕、存儲等),而賽力斯目前主要聚焦新能源汽車,沒有採用全產業鏈整合模式,更多是開放合作模式。其與寧德時代的電池合作、重慶政府的支持,顯示了一定的產業鏈整合潛力。
三星通過多價位產品覆蓋全球市場,而賽力斯目前以豪華高端車型為主(如問界M9、M7、M5)。未來若華為擴大合作範圍,賽力斯的獨特性可能被稀釋,類似三星面臨中國手機品牌的挑戰。
路徑相似但挑戰各異
理想汽車有望在高端市場接近蘋果的生態模式,但需突破技術自主性並做到行業數一數二。其單一配置策略雖強化了品牌一致性,但可能限制細分市場需求。
賽力斯更接近三星的「開放合作+製造優勢」路徑,但需提升品牌獨立性,其與華為的深度綁定既是優勢也是風險,需在技術合作中保持自主創新空間,做出1+1>2的增量價值。
理想汽車和賽力斯是2024年中國豪華新能源市場自主品牌的銷量的前兩名,今年都要出海,讓我們拭目以待。
#問界# #問界M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