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國內車市競爭愈發激烈,高性價比、個性化已經成為強化實力的核心屬性,大部分車企也都在跟隨市場需求的轉變積極創新著。除了運動與時尚元素的追逐外,越野風設計也逐漸有了發展成為熱門的潛力。2024年5月北京BJ30的上市就是不錯的例子,緊湊型SUV身份附加輕越野屬性,再加上9.99萬-13.69萬元的指導價,普通家庭拿下也沒有太大難度。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BJ30的兩款高配車型還提供了油電混合能源支持,能耗高成本問題也得到了更好地解決。本期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售價12.59萬元的北京BJ30 2024款 1.5T DHT魔核電驅標準版的產品實力。
北京BJ30魔核電驅版的車頭設計形象就比較周正,邊框、線條帶有些許柔和化處理痕迹,但主體的方正感並未受到絲毫破壞,從頂蓋延伸、層面銜接,到組件輪廓修飾設計,都展示出了充裕的硬派氣息,設計風格明顯與普通家用類型不同。組件映襯背景色多使用黑色元素,比對個性化痕迹更重的選色設計還是挺能突出區域分化效果的,設計感更多偏向條理性,連帶底部黑色飾層的分界效果也在朝向越野風發展。
側面設計以車窗邊框、黑色底飾為核心,延續了黑色佔比提升的修飾操作,A柱的黑色覆蓋更顯別緻,通過車頂選色覆蓋比對,構成了半懸浮式車頂形象。主體結構未曾發生改變,就連立體元素也不曾運用,僅靠色彩分化就帶來了不錯的風格轉向。設計思路雖說不是創新型風格,但美化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也能從視覺效果略帶頂部下壓修飾,更顯車身的多元化。尾部設計主要集中在上層區間,利用黑色覆蓋擴張設計分離區域,稍微削弱了外觀的厚重感,而面板設計仍保留了寬大形象,從視覺上給予了輕微的矛盾碰撞之感,效果更顯別緻。
進入車內,北京BJ30魔核電驅版的內飾部分使用了更多輕薄化處理,中控台體足夠寬厚,但前端整體向內凹陷,坡狀斜面完成組件搭載工作。僅下層半橫貫式空調口填充內容,仍有大量的空白區間保留,嵌入斜面的10.25英寸儀錶、14.6英寸中控屏對比大面積的基礎載體,也顯得尺寸稍小了幾分。皮質多功能方向盤設計中規中矩,適配使用的電子擋把側向主駕駛位一些,設計空間留白更多,甚至連按鍵數量都有了明顯的減少,在迎合市場簡約內飾風格上北京BJ30魔核電驅版也做出了不少努力。
北京BJ30魔核電驅版的輔助車用功能也足夠全面,前後雷達、透明影像、全速自適應巡航均為基礎標配,加深應用出現了L2級輔助駕駛,這一設計並非單獨指向性功能,而是代表了車載智能化系統可對轉向控制、車速快慢介入更多自主操控,彰顯出了系統的智能化深度。其他設計也有不少信息顯露,駕駛模式出現雪地、彈射模式設計,普通家用車型可不常見,細枝末節的變化設計也能顯示出款式的不同。
座椅設計覆蓋仿皮材質,形象接近真皮,而造價成本更低,整體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對比輔助應用可能略顯遜色,但車型價位僅有12.59萬元,使用仿皮材質才是常規選擇,而且觸感柔軟,對乘用舒適性也有不錯的增益,除非刻意手指按壓觀察紋路變化,否則還是比較難辨認其身份的。
北京BJ30魔核電驅版的乘坐空間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力,長寬高分別為4730x1910x1790mm,軸距為2820mm,並採用2+3大五座布局。身高176cm的乘員坐入車內測試,前排頭部空間超過1拳,後排頭部降至4指,腿部則有2拳的空間餘量,車型雖然定位於緊湊型SUV,但實際的伸展空間已經靠近中型SUV水準。
北京BJ30魔核電驅版的轉向設計採用電動助力模式,畢竟使用了油電混合能源,加上各種功能的應用提升,雖未形成電池組的獨立儲能應用,但比較過往燃油款式的電瓶儲能能力,還是有一定提升的。助力轉向也可藉此獲得更好的供能效果,並藉助智能化提升敏銳感知應用需求變化,跟隨車速、駕駛模式等不同因素影響,轉向控制助力也可更快隨之響應,駕控車輛的手感更為豐富,給予了更加可觀的可玩性支持。
動力輸出工作已經開始向電驅化傾斜,搭載177Ps總馬力前置單電機,性能數值就有不小的提升,而且電驅動力響應速度更快,輸出效果擁有更大的提升空間。另外搭載1.5T四缸158Ps馬力引擎,同時兼顧驅車與發電應用的工作,經2擋DHT變速器轉化動力,驅動1690kg整備質量的車身綽綽有餘。
寫在後面:
作為輕越野款式設計類型,北京BJ30魔核電驅版的外觀應用元素更多向越野車靠攏,而且功能、性能方面也有不小的提升,但就賣相而言,已經可以吸引到不少年輕人青睞,平價定位也比較親民,選擇用於應對家用需要還是挺值得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