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賓士、寶馬、奧迪(簡稱「BBA」)相繼公布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這三家車企業績都出現了明顯下滑,其中奧迪的營業利潤更是暴跌九成。作為一線豪華汽車陣營的BBA,真的賣不動了嗎?長江雲新聞記者帶著問題走訪市場了解情況。
BBA凈利潤跌五成以上 銷售坦言車比以前難賣
從三家車企披露的財報來看,今年第三季度,BBA凈利潤跌五成以上。其中,梅賽德斯-賓士第三季度營收為345.28億歐元,同比下降6.7%;凈利潤為17.19億歐元,同比下降了53.8%。寶馬第三季度營收為324.06億歐元,同比下滑15.7%;凈利潤為4.76億,同比下降多達83.8%。奧迪集團第三季度營收為153.22億歐元,同比下滑5.5%;營業利潤僅為1.06億歐元,暴跌91%。
對營收影響最為直接的就是銷量,這些車企的銷售市場情況如何?近日,長江雲新聞記者走進武漢星隆賓士4s店、武漢恆信漢迪汽車4s店看到,銷售市場不如以往火熱,一些年輕夫婦和長輩一起在店內看車,部分銷售人員陪同講解。然而有50%的銷售人員,站在4s店門口等待新客戶的到來。
「比起以前,現在的車更難賣了。」在武漢恆信漢迪汽車4s店工作四年的銷售人員吳先生說。他還表示,目前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比較多,不少消費者更青睞新能源汽車。據吳先生介紹,奧迪也有一款純電系統的車,但是看這輛車的消費者很少。
與賓士、奧迪4s店同在一條街的,還有理想、小鵬等新能源汽車品牌的4s店。在店內,不少年輕人正在試駕,感受汽車的性能。王小姐是理想汽車的銷售人員,幾年前她也曾賣過BBA燃油車,之所以轉型賣新能源車,她告訴記者:「新能源汽車是一個發展趨勢,是一個時代的改變。」
BBA業績為何集體下滑?
BBA的銷量也呈下滑狀態。賓士1-9月的全球銷量為176.32萬輛,同比下降約2.6%;第三季度銷量約為59.46萬輛,同比下滑3%。寶馬前9個月在全球市場共交付約175.42萬輛寶馬、MINI和勞斯萊斯品牌汽車,同比下降4.5%;第三季度在全球銷量為54.09萬輛,同比下降13%。今年前三季度,奧迪集團共交付了125.14萬輛汽車,同比下滑10.9%;第三季度交付量為40.74萬輛,同比下降16%。
營業利潤下滑、銷量下滑,是不是意味著BBA賣不動了?《機汽》主編婁兵表示,如果單從BBA累計銷量來看,確實是賣得少了。但是BBA的市場需求還在,只不過市場的轉變,讓BBA在銷售市場上出現了下滑的趨勢。
那麼BBA業績下滑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與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激烈有關。中國市場一直是BBA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傳統燃油車的市場需求不斷被擠壓。11月14日,我國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標誌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統計,10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達119.6萬輛,同比增長56.7%,新能源乘用車在國內市場滲透率達52.9%,連續4個月超過50%。
「這也意味著傳統燃油車市場整體萎縮了一半。」婁兵說:「這個競爭激烈主要表現在新能源汽車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尤其是蔚來、理想等新能源汽車產品,對高端燃油車替代的趨勢比較明顯。」
婁兵還認為,BBA業績下滑,還與品牌溢價能力降低有關。「BBA單車價格低了,盈利空間就小了。特別是豪華汽車品牌以前溢價較高,利潤率下滑,導致汽車整體利潤下滑幅度比較大。」
武漢汽車流通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治認為,BBA業績下滑與產品電動智能化轉型有關。「賓士、寶馬的電動化轉型還是基於原來品牌或者車型為基礎。但新興的電動車品牌,不僅在汽車能源方面做出了改變,在智能化、網聯化方面的創新也更適應於當下消費者結構和體驗習慣。」
在這個方面消費者更有直觀體驗。武漢市民夏先生就曾試駕過寶馬iX3。他告訴長江雲新聞記者:「寶馬iX3基本上是在X3原型上改造的,感覺車輛在空間布局上比較緊湊,這不符合我的家庭需求。」他還表示,寶馬電動車因品牌溢價而性價比不高,「我用同樣的錢,甚至可以買到更好的新能源汽車。」
而武漢市民單女士更加關注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試駕後,整體感覺賓士電動車的人機交互和智能駕駛系統,與蔚來、理想的智能產品有一定差距。」
除了電動智能化轉型,王治還認為,BBA整體市場份額減少,也與消費者消費觀念轉變有關。「現在國內消費者購車越來越理性,不再盲目追求豪華品牌,更加追求汽車的性價比和個性化體驗。」
(長江雲新聞記者 謝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