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混動車型呈現出兇猛的增長勢頭。1-9月份,中國車市純電車型累計銷量412萬輛,同比增長18%;插電混動車型銷量220萬輛,同比增長69%;增程式車型銷量81萬輛,同比增長110%。純電車型的銷量更高,但增速已遠遠不及插混和增程車型。
混動車型解決了續航焦慮的痛點,同時具備使用成本低、駕駛平順等優勢,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混動技術也成為當下的熱門競爭賽道。
近日,由寰球汽車集團舉辦的「東風honda強電智混『多快好省』技術解碼」活動在北京成功舉辦。來自產學研各界的業內人士圍繞當下混動技術路線展開深入交流,探討各大混動技術的發展前景。
活動以東風本田強電智混技術為範本,分析了東風本田第四代i-mmd雙電機混合技術在不同場景下的使用表現和優勢。
混動技術大有可為
現階段,一些車企在混動車型助力下,取得了行業領先的銷量成績,如「銷冠」比亞迪,插混車型占其總銷量六成左右。理想、賽力斯也打造出數款增程式爆款車型,並在業績上率先實現扭虧為盈。
混動車型的暢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車企在這一領域展開布局,目前只有蔚來等為數不多的新勢力車企還在堅持純電動路線。
在國家信息中心汽車市場處處長丁燕看來,在電池顛覆性技術出現前,續航焦慮、充電不便、冬季電池衰減及安全性等問題尚存,混動恰好能彌補純電這些短板。預計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混動技術仍有廣闊的市場需求。
伴隨著越來越多車企們入局混動領域,市場迅速「卷」起來了。車企們力爭拿出更好的指標數據,壓競爭對手一頭。在各種眼花繚亂的技術名詞和數據下,消費者選車似乎也變得麻煩起來了,選擇太多,或許也是個「幸福的煩惱」。
在這樣的背景下,寰球汽車集團總裁李鴻武認為,車企們「唯指標論」的現象應該得到深度剖析。「如果忽視了用戶的基本需求,只追求技術上的所謂極致突破與超越,距離真正的產品價值只會越來越遠。」他表示,只有回歸用戶需求,真正創造解決用戶痛點的產品,才是最優解。
東本本田等合資品牌的機遇
從技術路線來看,混動分為並聯式、串聯式以及混聯式,而以本田為代表的混聯式深度融合了前兩者的特點,能夠更好地兼顧油耗和性能。截至目前,本田混動全球銷量也已近500萬,受到消費者們的廣泛歡迎。
東風本田工程師彭寅在活動現場表示,東風本田強電智混技術品牌下的最新技術成果已進化至第四代i-mmd雙電機混合技術,該技術品牌下同時擁有e:hev強電智混(油混)和e:phev強電智混(插混)兩種技術。
據介紹,東風本田的混動系統更加強調電驅動,具備「電驅動為主、發動機為輔」的技術特色。與其他主流品牌相比,第四代i-mmd雙電機混動系統兼顧了更多電驅場景,同時在高速長距離行駛時,擁有更好的性能表現。
此外,東風本田在中國市場建立的良好口碑,也為混動車型加分不少。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買本田買的不只是發動機,買的是品質,買的是可靠性,買的是用戶長久的信任。」
長遠來看,穩定性、可靠性等優勢,也將是東風本田提振其在華市場份額的最有效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