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S7搶了小米SU7的訂單?詳細對比這兩款車型,誰更值得買?

2024年04月22日15:35:18 汽車 1639

最近,華為智選奇瑞合作的首款車型智界S7重新發布,在網上引起了不少人的熱議,甚至有新聞報道稱,智界S7搶了小米SU7的訂單。那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這兩款車型,看誰更值得買。

智界S7搶了小米SU7的訂單?詳細對比這兩款車型,誰更值得買? - 天天要聞

首先,從價格上來看,智界S7的售價區間為24.98萬元至34.98萬元,而小米SU7的售價則相對更為親民,從21.59萬元起,最高配版也僅為29.99萬元。因此,在價格方面,小米SU7無疑更具有競爭力。

智界S7搶了小米SU7的訂單?詳細對比這兩款車型,誰更值得買? - 天天要聞

在動力與續航方面,智界S7提供了多種電池和動力配置,最長續航里程可達855km。小米SU7同樣不甘示弱,其Max版配備了101kWh的麒麟電池,續航能力也能達到800km,並且支持800V超充技術,15分鐘即可補能510km,這在長途旅行或緊急情況下無疑是一大優勢。

智界S7搶了小米SU7的訂單?詳細對比這兩款車型,誰更值得買? - 天天要聞

智能駕駛是當下電動汽車的一大賣點。智界S7配備了HUAWEI ADS高階版智駕系統,並搭載了激光雷達,支持多種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小米SU7在智能駕駛方面同樣表現出色,其xiaomi Pilot智能駕駛系統也配備了激光雷達和高達508TOPS的算力晶元,支持城市領航功能。兩者在智能駕駛技術上可謂不相上下。

智界S7搶了小米SU7的訂單?詳細對比這兩款車型,誰更值得買? - 天天要聞

在舒適性配置上,智界S7的頂配版Max RS配備了CDC可變阻尼、空氣懸架Brembo制動系統等高級配置,大大提升了操控性和乘坐舒適性。小米SU7在舒適性方面也毫不遜色,其Max版包括了56寸HUD、電吸門等高價值配置,同時採用了前雙叉臂後五連桿獨立懸架,以及CDC減振器+空氣彈簧等高級底盤配置,提供了出色的駕駛體驗。

智界S7搶了小米SU7的訂單?詳細對比這兩款車型,誰更值得買? - 天天要聞

綜合來看,智界S7和小米SU7都是優秀的電動汽車選擇。智界S7在動力和續航方面表現突出,同時擁有出色的智能駕駛和舒適性配置。而小米SU7則在價格和快速充電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同時智能駕駛和舒適性配置也不容小覷。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國補價相差不到600元,一文看懂一加Ace5至尊版和Ace5競速版咋選 - 天天要聞

國補價相差不到600元,一文看懂一加Ace5至尊版和Ace5競速版咋選

官宣預熱已久的一加Ace5至尊版和Ace5競速版日前正式發布,那麼在發布會上被陳都靈稱之為「啥都靈」的該一加至尊系列新機,該咋選呢?畢竟根據發布會上官方公布的消息看,這兩款新機國補後的售價僅相差不到600元。那麼,在外觀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我們就從性能、續航、屏幕與影像等關鍵點,來為感興趣的小夥伴解讀兩款新機怎麼...
第四代吉利博越L究竟值不值得購買? - 天天要聞

第四代吉利博越L究竟值不值得購買?

目前國產品牌的緊湊型SUV競爭比較激烈,那麼第四代吉利博越L上市它究竟值不值得大家購買呢?小編就借來這台第四代吉利博越L 2025款 第四代 1.5TD DCT 山河進行實測,對這台車的表現進行逐一分享希望對你的購車帶來一些幫助。
賺300億但欠了5000億,比亞迪真是下一個「恆大」嗎? - 天天要聞

賺300億但欠了5000億,比亞迪真是下一個「恆大」嗎?

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方便討論和分享,為了回饋您的支持,我將每日更新優質內容。文 | 卿羽飛編輯 | 卿羽飛自從恆大爆了以後,無論哪個產業的企業,如果被人調侃為恆大,那不用說,估計是離破產不遠了。可你敢想像嗎?
家用SUV里的「六邊形戰士」?唐DM-i智駕版和途觀L Pro誰做到了 - 天天要聞

家用SUV里的「六邊形戰士」?唐DM-i智駕版和途觀L Pro誰做到了

20萬級的家用SUV市場,一度被譽為中國車市最卷的細分市場,從燃油到純電、從插混到增程,可選的車型眼花繚亂。只不過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到底誰才是這一細分領域的「六邊形戰士」?我們找來了兩款熱門車型,分別為大眾途觀L Pro以及比亞迪唐DM-
第130萬輛,下線!別克君越樹立新里程碑 - 天天要聞

第130萬輛,下線!別克君越樹立新里程碑

5月26日,上汽通用別克君越第130萬車在上海金橋工廠正式下線。28年前,在同一個地方,第一輛別克新世紀駛出生產線,是最先出現在中國市場的中高端轎車之一。這樣的高端豪華轎車對國內消費者只是一個陌生的符號,當年解放日報還刊登過廣告專門介紹「『
引領人機交互超過20年,為什麼說寶馬是HUD技術進化的引領者 - 天天要聞

引領人機交互超過20年,為什麼說寶馬是HUD技術進化的引領者

近期,擁有更大顯示面積和更震撼觀感的「全景顯示」成為了車圈熱議的焦點。而提起「全景顯示」,就不得不提寶馬。2003年,當大多數車企還在研究如何優化儀錶盤時,寶馬便成為首個在量產車上引入平視顯示技術的歐洲製造商。來到2021年,寶馬就為B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