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新能源汽車總是有增程式混動與插電混動的爭議,到底哪種技術更先進呢?
事實上,一些汽車廠商一直在用技術語言誤導消費者,我們今天用最簡單直白的語言來講清楚,不管技術是否先進,作為消費者,你應該如何選擇?
我們看到很多關於增程式與插電混動的爭議,包括大眾汽車CEO曾經與我們國內某造車新勢力在網上的對戰,結果不了了之。
有圈內人士透露說,人家大眾CEO根本就不屑與你爭論了,因為知道你是什麼意思了,說白了就是拿技術術語在繞消費者,讓大家搞不清楚真相,既然都是同行,有什麼必要死掐呢?
其實,增程式與插電混動的爭議,根本就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成本效益問題,無論對於汽車廠商,還是對於消費者來講,都是同樣的邏輯。
所以,我們今天不講技術,只講成本效益。當然,也要用最簡單直白的語言,講一下技術原理,你肯定能聽得懂。
看了今天這篇文章,以後增程式與插電混動,都不用爭論了。
我們簡單來講,增程式就是裝了一台發電機驅動汽車,你仍然可以加汽油,但這個汽油不是用來直接驅動汽車的,而是用來給發電機發電的,再用電來驅動汽車。
插電混動就是同時有汽油發動機和電機兩套驅動系統,既可以串聯,也可以並聯,發動機不僅可以發電,也可以與電機共同驅動車輛,也可以單獨驅動車輛。
所以,增程式汽車就是電動一種工作模式,開起來更像是一輛純電動汽車。
插電混動車型則根據汽車不同的行駛狀態,選擇動力與經濟的最佳結合模式來驅動車輛。
舉例來講,在起步、低速時由電機單獨驅動車輛行駛,急加速或勻速行駛時電機和發動機同時驅動車輛,跑高速時則完全由發動機進行驅動。
那麼,哪一種更先進呢?
日前,中科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理事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在2023年電動汽車百人論壇的演講中表示,增程式就是一種插電混動的簡化模式,技術上插電混動包括增程模式,能適應多種和更加複雜的汽車驅動模式,當然是更先進的。
好像還是沒聽懂是吧?我們來解釋清楚。
我們用白話來講,增程式就是把插電混動的電動、燃油驅動和電油同時驅動這三種驅動模式簡化為電動一種了。
對於汽車廠商來講,當然增程式的技術門檻更低,因為你不用多研究一種技術,更不用研究兩套系統如何並行與配合的技術。技術投入更少,造車時少造一套系統,成本當然也更低。
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講,插電混動用兩套系統配合來驅動汽車,實現動力與經濟性的最佳結合,當然更省油,用車成本更低。
一句話,插混可兼顧車輛性能和經濟性的雙重需求。同時,插電混動用兩套系統,根據車輛的不同行駛狀態進行動力輸出與調節,汽車的動力性能與駕駛感當然也更友好了。
這樣一來,你就能夠理解,國內個別造車新勢力為什麼選擇增程式了吧?因為這是走捷徑啊,不需要太長線的技術投入啊,造車成本低啊,這都是商場的生意經。
你也就知道了,比亞迪為什麼堅持更複雜的插電混動了吧?這不但是對消費者更友好,而且可以堅持長線技術投入,不斷優化技術路線和水準,提升空間也就大得多。
目前,比亞迪的DM-i超級混動技術是其王牌技術之一,已經經過了20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大量車型驗證,也得到了大批消費者的認可。
當然,買車並不是只考慮是什麼驅動模式,可能還有很多其他考量,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單就驅動模式上,增程式與插電混動的爭議可以結束了。